青辰
朱鈺升學宴
2021年8月30日上午,單手單腳的朱偉明已在家中忙碌了兩個多小時,伴隨拐杖與地面的敲擊聲,一個行李箱已被他塞得滿滿當當。女兒朱鈺大學開學在即,朱偉明一直忙著給她準備要帶的東西,過程中不讓家人插手幫忙,這個飽含著愛的行李箱,他想親自為女兒填滿。
1980年的一天,剛滿3歲的朱偉明獨自在路邊玩耍時被途經(jīng)的汽車軋傷了右手右腳。為了保住性命,朱偉明的父母無奈之下在截肢手術(shù)書上簽了字,從此朱偉明少了右胳膊和右腿。
朱偉明成為小朋友們眼中的異類,再沒有人主動喊他一起玩耍。有回他偷偷溜到百貨大樓玩耍,下臺階時拄著拐杖的手不小心一滑,整個人“一骨碌”滾到樓梯拐角處。朱偉明坐在地上抱著摔傷的腿疼得齜牙咧嘴。來來往往的人圍攏上來,有人關(guān)切地詢問:“小朋友,你怎么一個人出來呢?要不要我們送你去醫(yī)院?”突然人群中有個聲音響起:“瞧這孩子,只剩一只胳膊和一條腿都不老實,還到處亂跑!”聽到這樣的責難,小偉明有點懵了。自尊心強的他咬唇噘嘴,抹干眼淚,倔強地掙扎著站起來。
“身體雖然殘疾,思想一定要健全。”在父母的鼓勵和幫助下,朱偉明進入了特教學校。朱偉明小學畢業(yè)那年。學校附近建起了一個游泳池。一天,小偉明偷偷跑進泳池里游泳。隨意撲騰了幾下后,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挺有游泳天賦,僅憑一只胳膊和一條腿就掌握了平衡。水中的他擺脫拐杖束縛后,化身成自由的魚兒,這讓他感到從未有過的輕松自在。
碰巧,湖南省青少年運動協(xié)會長沙隊的隊員也在游泳池里訓練。教練觀察了一陣后,認定朱偉明是個游泳的好苗子。他就這樣誤打誤撞進入了長沙市殘疾人游泳隊。
因為左邊的手腳殘缺,朱偉明在訓練時遇到了一個難題:受力不均勻,游著游著就會偏離賽道。為了糾正自己的動作,朱偉明泡在泳池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復練習,時間一久,各個關(guān)節(jié)部位開始紅腫、疼痛。但他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從市隊到省隊,朱偉明屢屢獲獎,最后被選拔到國家隊。1991年開始練習仰泳,5年后,19歲的朱偉明脫穎而出,代表中國出征亞特蘭大殘奧會,一舉拿下S6級100米仰泳比賽的金牌。做游泳選手的十余年里,朱偉明共贏得了三十余枚獎牌。
2000年,退役后的朱偉明成為長沙市殯葬事業(yè)管理處職工,與性情溫和的劉明霞結(jié)婚。不久,兩人生下了一個健康漂亮的女兒,夫妻倆視若珍寶,取名“朱鈺”,希望女兒擁有如美玉般高潔的品質(zhì)。
“爸爸,我兩邊都有胳膊和腿,你怎么只有一邊?。俊敝焘暷暧讜r十分不解父親與眾不同的身體。朱偉明逗她:“我右邊的胳膊和腿被車輪吃掉了?!薄败囕営譀]長嘴,怎么能把你胳膊和腿吃掉呢?”越發(fā)不解的朱鈺窮追不舍,朱偉明便給她講自己小時候遭遇車禍的經(jīng)歷,末了叮囑道:“鈺兒,千萬不要在路邊玩耍,車來車往很危險哦。”
也有不懂事的小孩嘲笑朱鈺有個“怪物”父親,朱偉明知道后,替女兒抹干眼淚,安慰她:“爸爸雖然身體殘疾,但是自食其力,一點都不比別人的爸爸差。鈺兒要和爸爸一樣爭氣,不要因為別人的嘲諷小看自己!”淚眼婆娑的朱鈺點了點頭。
朱鈺5歲那年,記者到家中采訪。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朱偉明將退役前獲得的獎牌拿了出來,一旁的朱鈺像發(fā)現(xiàn)寶藏一樣,連聲驚呼。
朱鈺
尤其是那枚殘奧會金牌,朱鈺既好奇又羨慕:“爸爸,你是怎么打敗那么多人獲得這枚金牌的呀?”“到亞特蘭大參加比賽時,我看到其他國家的選手殘疾程度都不如自己嚴重時,嚇了一跳。心想,別人在身體上明顯占據(jù)優(yōu)勢,我怎么能游得過他們呢?教練看出我心里犯怯,就給我打氣,叫我不要怕,說我一定能行。我靜下心來一想,高手過招拼的就是心理。我就提醒自己,沒什么好怕的,專注比賽,和自己較量,爭取游出最好的成績來。結(jié)果,我心無旁騖地游,游成了第一名!”朱鈺聽得津津有味,無限崇拜地說:“爸爸,你好厲害!”
2008年北京殘奧會時,朱偉明作為長沙第一棒火炬手,在妻子的陪伴下,坐在輪椅上開啟了殘奧會火炬在長沙的傳遞??吹礁赣H舉起熊熊燃燒的火炬,朱鈺心中無比自豪。
朱鈺喜歡畫畫,她對父親說:“每當畫畫時,我就感覺周圍其他的聲音都消失了,心里特別平靜。”女兒對畫畫的描述與自己游泳時的情形相似,他決定讓女兒跟隨湖南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的老師學畫畫。
每逢寒暑假或周末,朱偉明就騎著特制的三輪車帶女兒外出寫生。朱偉明腿腳不便,別人一小時就能到達的地方,他們可能需要兩三個小時,但這一點都不影響父女倆的興致。
小學六年級下學期,十一中提前到朱鈺班上招生,朱鈺悄悄報名,交了美術(shù)作品。朱偉明直到接到十一中的錄取電話,才知道女兒做了什么。他既生氣女兒的自作主張,更為女兒的前途擔心。朱偉明對女兒說:“爸爸希望你能考進稻田中學重點班,去十一中的事就算了!”朱鈺一聽急了。劉明霞勸解丈夫:“她想學什么就讓她學吧,如果真的去稻田,她不好好學,你也一樣頭疼!”
朱偉明和妻子一起打聽后得知十一中是一所以藝術(shù)特長見長的中學,才松了一口氣。朱鈺順利進入十一中學習美術(shù)。
2018年湖南省舉辦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時,退役18年的朱偉明已是41歲高齡,但他毅然重新投身比賽。同場競技的運動員都比他小很多,連妻子都感到不可思議,反復問他:“老朱,你真要去參賽嗎?”朱偉明態(tài)度很肯定也十分淡定,不善言辭的他其實想通過自己這一舉動告訴剛上高中的女兒:“高中三年很苦很累,希望你和爸爸一樣無懼無畏、勇往直前。”
高二暑假,朱鈺要到杭州進行為期九個月的集訓。集訓期間,朱鈺早上8點開始上課,晚上11點才下課,有時還有課后作業(yè)。朱偉明有次凌晨兩點看到女兒發(fā)朋友圈:我今天就跟你杠上了,看我畫不畫得完!女兒用起功來像“拼命三郎”,朱偉明很心疼;看到女兒身上那股鍥而不舍的勁頭,他又似乎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甚感欣慰。
高三首次??贾焘暟l(fā)揮失常,她一個人躲在家里哭。朱偉明沒有勸說,也不和女兒講大道理,他邊打開手機播放輕音樂邊說:“鈺兒,你先聽聽音樂,讓大腦休息休息!”接著他拿出獎牌與女兒說這些獎牌背后的故事。每一塊獎牌都來之不易,所有的成功都是靠努力鋪墊出來的。聽完爸爸的故事,朱鈺豁然開朗。
2021年7月底,郵遞員送來錄取通知書,朱鈺考上了清華大學美術(shù)學院。
女兒到大學報到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朱偉明在欣喜自豪之余,涌生出不舍和擔心。臨行前,他把自己最后一次參加運動會獲得的紀念品——一只鴨子,鄭重地放進了女兒的行李箱。在他心里,這是一只能變成白天鵝的“丑小鴨”,它見證了自己作為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它也會繼續(xù)見證女兒的美好時刻。他希望這只鴨子能陪伴求學的女兒,更希望女兒像這只丑小鴨一樣沉潛蓄勢,實現(xiàn)人生理想。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