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海英
我對蓮花有一種天然的情愫。每年的夏天,無論天氣有多炎熱,我是一定要到我所居住的城市公園的池塘邊去看蓮花的。
我要去看蓮花,還因為蓮花像凌動的仙子一樣,常年開在我的心間,讓我念念不忘,時時心生蓮香。
想到蓮花,自然想到綠水清揚,想到高貴圣潔,自然想到那些寫蓮花的文人墨客。其中,我最容易想到的,是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話,成了古今形容人們品行圣潔的專用語言。
同樣寫蓮花的還有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想必西湖的美景,也是離不開蓮花的。
其實,我心里暗暗喜歡的還是《采蓮賦》里的詩句:“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辈恢覟槭裁磳Α恫缮徺x》獨愛一些,或許是因為“蓮子清如水”,或許是因為那個不知名的采蓮人,讓我沉浸在“過人頭”的聯(lián)想里,那是一幅多么美的圖畫啊!
記得上中學時,班上很多同學都怕背課文。可對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知怎回事,全班每個同學都能倒背如流:“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看來,大家對蓮花的愛,也融入了背課文的熱情當中。
或許是學生時代,我多讀了一些關(guān)于蓮花的文章,讓現(xiàn)在的我,對蓮花仍念念不忘。其實,我每年夏天去看蓮花的那個池塘,也就占地一畝(約666.67平方米)多,開到最盛時,也就幾百株蓮。池塘雖小,可并不影響它們風姿綽約地占據(jù)著一方水域。那是蓮花的世界,我站在池塘邊,一眼看過去,世界仿佛只剩下荷葉和蓮花。它們就像女子的倩影,頂著尖尖的頭角,顯現(xiàn)出青春的風骨和面容。它們靜靜地開在那里,拒絕紛爭和喧嘩,獨自開著美好,長久觀賞它們,你的一顆躁動的心,也會慢慢變得美好起來。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其實,愛什么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在我的心中,蓮花更像是一葉小船,使煩躁的我,回歸平靜。我想,蓮花也是有靈性的,而蓮子的苦澀,也似乎在昭示著,在所有美好事物的背后,都有一顆苦澀的心。這顆心,在默默地支撐著美若天仙的蓮花,并讓它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苦悶和煩惱,都會歷經(jīng)苦澀而彷徨的青春,但無論我們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心生蓮香,不抱怨,不埋怨,相信未來也必將會像蓮花一樣,開出美好,開出芬芳!
(編輯 吳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