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本明
摘要: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不僅要提高小學生的解題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創(chuàng)新能力,文章就小學數學運圖形結合法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圖形結合解題方法
1、圖形結合法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和概念。 比如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在黑板上畫個圓(可以說成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讓學生說說自己吃了其中一份就可以用分數二分之一來表示。這樣既講清楚了分數的產生就是不夠“1”個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分數表示,同時讓學生也明白了分數的意義,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就是分數。將圖形與數字同時呈現的直觀教學方式對于小學生基理解數學基本知識和概念學習來說,比較容易接受和掌握,并且圖形結合的解題方法比較適合更好地輔助學生去理解和掌握數學當中較難理解課題,例如:教師在講“1平方分米與1平方米”面積大小時,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平方分米和一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并標注各自圖形的邊長,讓學生們通過觀察認識現實生活中1平方分米與1平方米的真實大小,在學生的觀念里留下一定的印象,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說圖形結合法能夠更好的輔助教師教學,這種方法能夠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課本當中的概念和一些基本定理。
1.2 圖形結合法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做題效率 華羅庚說,“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充分體現了數學圖形結合的解題思想,數學的圖形結合思想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模型思想、符號意識、幾何思想、推理能力等等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六年級分數乘法應用題“女生有30人,男生人數比女生多三分之一,那么女生人數比男生多幾分之幾?”大部分學生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分之一,這時老師不能急于否定學生答案,因為根據學生以前所學知識“甲數比乙數多多少,反過來就是乙數比甲數少多少”。這時老師就要借助線段圖來給學生講解,女生有30人,男生人數比女生多三分之一,畫一條線段圖來表示女生人數,也就是把女生人數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3份,男生比女生多了1份,也就是4份,實際上女生就比男生少1份,而少的這一份站男生人數的四分之一。通過畫線段圖學生很快就會明白原來是單位“1”發(fā)生了變化。對于此類教法,我們一般稱為幾何直觀教學法。再例如:學生在做統(tǒng)計的題型時,對于比較麻煩的數據和單位因素,可以采用條形圖、柱狀圖、折線圖等比較直觀的統(tǒng)計方式來觀察,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和圖形結合的做題思想。幫助學生對做題方式的掌握,并加以靈活的運用,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素質提高。
圖形結合法在應用題當中的應用 數學應用題通過文字的轉述,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總結成一小段文字,并且讓學生去解答,所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于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的小學生來說,此類應用題文字轉數字的解題關鍵就是圖形結合法,例如:應用題中的分糖果問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糖果看成是一個一個的數字,通過簡單的四則運算,得出分糖果的最終結果,這在解題過程當中也是運用了圖形結合法。因此應用題的解題方法關鍵是在圖形結合法的合理運用,同時加上準確的運算,才能保證數學應用題的順利解題。
依托圖形進行數學思考和想象,使復雜問題簡單化 在講“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面積”時,由于一些學生的空間意識欠缺一些,就難以想象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具體形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先猜測所求的面積原本是什么樣的,然后教師拿出自己的教具:一個正方體、一個長方體,在學生的觀察下,打開正方體和長方體,讓學生在觀察的同時更加直觀的看到面積的六個面分別是怎樣形成的,從而使數學問題變得更加直觀、更具體化以及更具有可操控性。同時也幫助學生理解了從三維立體圖形到二維平面圖形的轉化過程。
圖形結合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有些解題方法是多樣的,不單單只靠一種就能夠滿足,通過圖形結合法可以更好的理解和簡化問題的關鍵所在,能夠更全面、更徹底的思考解題的不足和方式。例如:教師在講多邊形求面積的時候可以用到圖形結合法中“割補”的解題方法,從而使問題變的簡單化,同樣的也不僅僅是一種情況,可以多種情況,教師也可以提問同學的解題思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總結:圖形結合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更加具有優(yōu)勢,也受到廣大教師的推薦,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也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多了解和吸收先進的知識和新型的技術,努力地追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圖形結合法更應加大教育力度。
參考文獻:
[1]數學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張曉.?科技風. 2018(25)
[2]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研究[J]. 曹紅云.?學周刊. 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