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華
摘要:高考政治“意義”類試題,一般鏈接當前社會熱點,多數是黨和國家做出的重大決定,采取的重要行動或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從命題形式來看,此類題目的設問往往以“經濟、政治、哲學和文化”的意義或對經濟發(fā)展、政治進步和文化生活有什么影響,這是每年高考文綜卷必考的題型,而很多考生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往往不知道應該如何才能言之有理、答之有理,結果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答了一大篇,得分一點點。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提高答題效果,提高得分率,我對高考意義類試題進行了歸納整理,先提供給大家以便提高復習效果。
關鍵詞:“意義”類試題;思路;步驟
一、解題原則
(一)明確范圍。明確回答的是一種還是全部意義(經濟、政治還是文化意義)。
(二)注意主體。注意題干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市場”“人民代表大會”“公民”還是“人民”等。
(三)分辨答題方向。分辨對誰產生意義,對誰起作用。
(四)要注意“意義”與“影響”類的區(qū)別。影響包括有利和不利兩類。
(五)意義類要遵循由小到大,由微觀到宏觀,由直接到間接,做到思路清晰。
(六)一定要緊扣材料,聯系實際,概況提煉觀點,體現時代性。
二、意義類非選擇題分類
(一)措施指向型
此類試題設問中有著明確的措施,要求依據措施,分析措施實施所產生的意義。解答此類試題一般遵循“一定二聯三結合”。一定,即明確措施對應的知識范圍。二聯,明確與措施相關聯的知識。三結合,即強調知識與材料的結合,抽取正確答案。
(2014西安一模)例1 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起,我國糧食總體轉為凈進口。2013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一個國家只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握經濟社會發(fā)展這個大局。
結合材料,從經濟生活角度簡要說明保障糧食安全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意義。
解析:此題考查保障糧食安全的經濟意義。解答此題遵循“一定二聯三結合”的策略。一定,確定知識范圍。保障糧食安全,屬于宏觀調控的范疇。二聯,把握關聯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梢粤⒆愫暧^調控去分析對糧食安全的維護、糧食供給和價格的調整、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農村經濟發(fā)展等角度來分析。
答案:(1)有利于穩(wěn)定國內糧食價格,抑制通貨膨脹,保持經濟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2)有利于防范經濟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3)有利于調節(jié)資源配置,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
(二)材料體現類
此類試題將具體意義隱含于材料之中,通過材料表述凸顯出來。所以解答此類試題要遵循“一審核、二抽取、三確定”的答題思路。一審核,即審讀設問,明確設問指向。二抽取,即依據設問抽取材料有效信息。三確定,依據材料信息確定知識方向。
例2(2014南陽二模)? 2014年Z市全面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門大力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廣泛開展“讀書月”“市民讀書論壇”等活動,打響“好人好報”品牌;弘揚“胸懷理想、艱苦奮斗、開放兼容、勇立潮頭”的新時期z市人精神,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加強普法工作,壯大志愿者隊伍,推進平安和諧社區(qū)建設。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Z市市委、市政府啟動一系列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的意義。
解析:此題考查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的意義。解答此題堅持“一審核、二抽取、三確定”的答題思路。一審核,審讀設問,要求結合材料,分析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的意義。二抽取,閱讀材料,明確有效信息。材料主要涉及的信息有“讀書月”民族精神、普法教育。三確定,讀書月可以立足文化與人的關系來分析,道德模范克制思想道德建設的意義;弘揚民族精神,可見民族精神的意義;通過普法教育可見精神文明建設。
答案:(1)建設學習型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之一。思想道德建設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是億萬人民參加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參考文獻:
[1]淺談高中政治主觀題的答題技巧[J].靳彩霞.新課程(下),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