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維偉,吳王聰,鄭芬芬
(江蘇科技大學 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鎮(zhèn)江 212100)
近年來,熒光納米材料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倍受科研人員關注,尤其是以鎘系為代表的量子點已廣泛用于太陽能電池、LEDs、傳感器、藥學及生物醫(yī)學成像等研究領域,但其自身的高毒性限制了其應用[1-5].因此,尋求低毒性的可替代量子點已成為研究的重中之重.最近,硅量子點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穩(wěn)定性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關注[6].通常,硅量子點的可控制備大體分為兩種:“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7-8].“自上而下”法是采用大尺寸的硅作為前驅體,通過對其表面進行刻蝕,得到納米級硅熒光材料;“自下而上”法則是采用化學制備法,將小分子的硅烷作為反應前驅體,通過化學成核反應,得到納米級硅熒光材料.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合成方法,如激光降解法、等離子法等[9].“自上而下”法由于表面多為疏水基團(如硅-氫鍵),導致其在水溶液中分散性較差,且量子產(chǎn)率較低,需要進一步改性其表面基團.“自下而上”法,由于采用硅烷化試劑,缺少長波熒光發(fā)色基團,所以合成的硅量子點通常為短波長熒光(400~500 nm),雖熒光量子產(chǎn)率較“自上而下”法有了大幅提升,但其量子產(chǎn)率通常也不超過20%.因此,尋求一種新的方法來提升硅量子的熒光量子產(chǎn)率和水分散性能.對于硅量子點在生物醫(yī)學及其相關領域的應用尤為重要.最近,何耀教授課題組通過檸檬酸鈉與硅烷化試劑“一鍋法”制備了熒光有機硅點,其熒光量子產(chǎn)率到達20%~25%左右[8,10-11].受此啟發(fā),文中將帶有發(fā)色基團的染料與硅烷化試劑“一鍋法”進行反應,合成了具有高熒光的有機硅點,其熒光量子產(chǎn)率高達80%以上,而且制備的有機硅點在紫外燈照射下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性能.
冷凍干燥機(FD-1-50)、暗箱式四用紫外分析儀(ZF-1)、熒光光譜儀(F-7000日立,日本)、紫外吸收光譜 (日立,日本)、X射線粉末衍射儀(XRD-6000x島洋,日本)、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 650).
孟加拉玫瑰紅(RB, 阿拉丁試劑公司)、KH-550硅烷偶聯(lián)劑(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利用一鍋水熱合成法制備有機硅點:稱取100 mg孟加拉玫瑰紅染料,溶解于10 mL的去離子水,再加入4 mL KH-550硅烷偶聯(lián)劑.待充分溶解,將混合物置于高溫耐壓管中密封,轉移至磁力攪拌器加熱,溫度設置在160 ℃,反應4 h.在反應結束冷卻至室溫后,將生成的有機硅點溶液收集裝在透析袋(500 Da)中,在去離子水環(huán)境中透析24 h,以除去未反應試劑.樣品透析后有少部分沉淀,可用離心機高速離心(轉速9 000 r/min,10 min)去除,保留上清液.將上清液進行冷凍干燥,獲得粉紅色固體,并在4 ℃下儲存以供使用.
將上述透析后的熒光有機硅點取0.02 mL,加去離子水稀釋50倍待測試,以相同濃度的孟加拉玫瑰紅作為對比試樣.測定其紫外-可見光吸收光譜以及熒光光譜.
配置一系列pH值為2、4、6、7、8、10、12的磷酸緩沖溶液(10 mL),分別取1 mL稀釋后的有機硅點溶液加入,靜置10 min后,測定其熒光強度.
分別取孟加拉玫瑰紅溶液和有機硅點原溶液2 mL,稀釋50倍之后,取1 mL置于玻璃管中.先分別測量出兩種溶液的熒光強度,然后放入暗箱,在302 nm波長紫外光下進行輻射,每隔20 min對其進行熒光強度檢測,重復此步驟測量9次熒光強度(180 min).
合成制備好的有機硅點,通過冷凍干燥獲得其粉末樣品,利用XRD粉末衍射來測試其結構,由圖1可知,有機硅點的XRD衍射峰呈現(xiàn)出無定型結構,在22°左右具有一個比較寬的饅頭峰,表明該有機硅點具有非常小的粒徑,這點與后面的TEM圖相符合[12].而玫瑰紅原料的XRD在10°~40°之間呈現(xiàn)出多個峰,這一點與有機硅點區(qū)別較大.圖2為HRTEM表征的有機硅點的尺寸和形貌,由圖中可知,有機硅點的呈現(xiàn)出良好的單分散形態(tài).其平均粒徑為5 nm.
圖1 有機硅點和染料的X-射線粉末衍射光譜Fig.1 XRD spectra of organosilica nanodots and bengal rose powder
圖2 有機硅點的HRTEM高分辨圖Fig.2 HRTEM image of the organosilica nanodots
圖3為反應前后溶液的數(shù)碼照片,左邊為反應后的照片,右邊為反應前照片,反應前溶液呈粉紅色,反應后溶液呈現(xiàn)出橘色,由此可知,反應前軀液在高溫下(160 ℃)發(fā)生了反應.
圖3 反應前后溶液的數(shù)碼照片F(xiàn)ig.3 Digital photographs of the organosilica nanodots
在紫外燈照射下(圖4),反應后的有機硅點溶液展示出強烈的熒光,而未反應的溶液則幾乎沒有熒光.進一步說明生成了所需要的有機硅點.
圖4 在紫外燈下,有機硅點反應前后的熒光照片F(xiàn)ig.4 Fluorescence photographs of the organosilica nanodot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action
圖5為稀釋后的有機硅點溶液和相同濃度的玫瑰紅染料的紫外吸收光譜,由圖可知,玫瑰紅染料在550 nm左右有一個強的吸收峰,而有機硅點在525 nm左右具有強的吸收峰,表明生成有機硅點之后,其紫外吸收峰發(fā)生了藍移.在468 nm光激發(fā)下,其熒光峰出現(xiàn)在535 nm處(圖5(b)),與紫外吸收相對應.相比于有機硅點強的熒光發(fā)射峰,染料的熒光強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圖5 有機硅點和玫瑰紅染料的紫外可見 光吸收光譜和熒光光譜圖Fig.5 UV-vis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organosilica nanodots and rose red dye
進一步通過紅外光譜對制備的有機硅點進行結構表征(圖6).發(fā)現(xiàn)其相比于反應前的前驅體,有機硅點紅外光譜在33 500 cm-1左右,一些小峰消失了,這主要歸結于羧基和氨基發(fā)生了縮合反應.此外,還通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技術(XPS)對其成分進行了表征,結果表明,該有機硅點含有的元素成分包括C、Si、O、N等(圖7).
圖6 有機硅點和玫瑰紅染料的紅外光譜圖Fig.6 FTIR spectra of organosilica nanodots and Rose red dye
圖7 有機硅點的XPS總圖Fig.7 XPS Spectra of organosilica nanodots
通過測定不同pH條件下的有機硅點的熒光強度,獲得對應的熒光譜圖(圖8).從圖中可以看出,pH=2時,硅量子點的熒光強度大大降低,說明強酸性條件對硅量子點的熒光強度有猝滅作用;而在pH=4至pH=12的范圍內(圖9),有機硅點的熒光強度變化不明顯,說明在此pH范圍范圍內,有機硅點受酸堿性的干擾很小,可以穩(wěn)定存在.
圖8 不同pH值環(huán)境下的熒光發(fā)射光譜Fig.8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at different pH values of the organosilica nanodots
圖9 在不同pH值環(huán)境下的熒光發(fā)射光譜強度的變化Fig.9 Changes of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l intensity under different pH values
為了了解所合成的有機硅點的抗光漂白性能,測定了有機硅點溶液隨輻射時間變化的熒光強度(圖10),在302 nm光輻射下,間隔20 min測量.由圖10可知,隨著輻照時間增長,有機硅點溶液在初次經(jīng)過紫外光的照射后,熒光強度略有下降,此后隨輻射時間增長而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這說明有機硅點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性能.
圖10 有機硅點溶液隨輻射時間變化的熒光強度Fig.10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measured of the organosilica nanodots at intervals of 20 minutes at 302 nm
如圖11,將不同濃度的有機硅點加入HeLa細胞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24、48 h.有機硅點濃度分別為25、50、100、250、500 ug·mL-1.由圖11可知,有機硅點具有經(jīng)過24、48 h共孵育培養(yǎng)后仍具有良好活性,隨著有機硅點濃度的升高,細胞活性略有下降.這說明由本實驗合成的有機硅點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圖11 HeLa細胞在不同有機硅點溶液濃度下 分別孵育24 h和48 h的細胞活性Fig.11 Cell viability of HeLa cells incubated for 24 hours and 48 hour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organosilica nanodots solution
將有機硅點用PBS溶液配制成1 000 ug·mL-1的溶液,取1 mL添加到HeLa細胞培養(yǎng)皿中,孵育2 h,洗滌3次后,放置在熒光共聚焦顯微鏡下進行細胞成像,圖12為有機硅點用于細胞成像,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有機硅點能夠很好地用于細胞成像.
圖12 HeLa細胞在不同濃度有機硅點溶液下分別 孵育24 h和48 h的細胞成像Fig.12 Fluorescence images of HeLa cells after adding 1 mL(1 mg/mL) organic silicon dots to cell culture medium
文中通過一鍋水熱法合成出具有良好分散性的高熒光、低毒性有機硅點.
(1) 合成的有機硅點平均直徑為5 nm,熒光量子產(chǎn)率為80%左右.
(2) 制備的有機硅點在pH為4~12的范圍內具有良好的熒光穩(wěn)定性,同時,所合成的硅量子點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光漂白性能.
(3) MTT實驗表明該有機硅點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能夠很好地應用于生物細胞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