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瑞涵 李朝陽 涂漢坤 奉光舉
(華中科技大學 協(xié)和深圳醫(yī)院[南山醫(yī)院] 麻醉科, 廣東 深圳 518000)
患者,男性, 14歲,體重42 kg,身高142 cm,半歲診斷為腦疝、Crouzon綜合征,已行手術治療。因“左耳反復流膿半年”入院,入院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茩z查:舟狀顱,額骨及下頜骨前突明顯,面中部凹陷,上頜骨后縮,鼻根扁平;雙側眼球明顯突出,活動自如,眼瞼閉合不全,眼距寬;牙列不齊,反咬頜。外耳構型未見明顯異常,左側外耳道狹窄,可見膽脂瘤;右側外耳道狹窄,可見耵聹。頭部CT(見圖1A)提示:雙側中耳乳突炎;考慮顱底凹陷;小腦扁桃體位置較低,腦積水。MRI(見圖1B)提示:左側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伴膽脂瘤形成,局部骨質吸收、中斷累及顱內可能;右側外耳道小片軟組織密度影,耵聹可能;鼻咽部軟組織增厚。喉動態(tài)鏡提示:聲帶未見明顯異常。擬全麻下行耳內鏡下左外耳道膽脂瘤取出+外耳道擴大成形術。診斷:①中耳膽脂瘤;②慢性化膿性中耳炎;③Crouzon綜合征。
注:A:頭部CT; B:MRI圖1 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
麻醉前氣道評估:張口呼吸,舌體大,開口度4 cm,頭頸活動度可,甲頦距3 cm,Mallampati分級III級。入室后開放靜脈通路,血壓100/55 mmHg,心率80次/min,血氧飽和度100%。麻醉前準備:4.5~6.5 Fr加強型氣管導管、口咽通氣道、喉罩、可視喉鏡、纖支鏡、氣管切開套件,兩位高年資麻醉醫(yī)師及耳鼻喉科醫(yī)生在場。常規(guī)監(jiān)護包括心電圖、無創(chuàng)血壓、指脈氧飽和度等。麻醉誘導:肩下墊一薄枕,頭后仰;誘導前3 min,利多卡因1 mg/kg靜脈注射;預給氧3 min,丙泊酚 2 mg/kg緩慢推注,確認無面罩通氣困難后,追加順式阿曲庫銨0.2 mg/kg和芬太尼3 μg/kg,充分面罩去氮給氧后置入可視喉鏡,可見聲門,置入6.0#加強型氣管導管。麻醉機控制呼吸,選擇壓力控制模式,參數(shù)設置:氧濃度60%,壓力15 Pa,呼吸頻率15次/min,呼末二氧化碳分壓維持在30~35 mmHg。采用TCI泵注丙泊酚3 μg/mL及瑞芬太尼3 ng/mL維持麻醉。手術開始前予切口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手術總時長85 min,術中平均動脈壓維持在75 mmHg以上,輸入0.9%氯化鈉注射液300 mL,出血5 mL。待所有手術操作結束,吸盡口腔及氣管插管套囊上方的分泌物,停止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待丙泊酚降至2 μg/mL時拔出氣管導管,此時患兒血壓95/55 mmHg,心率75次/min,血氧飽和度100%,面罩通氣5 min后,丙泊酚血漿濃度降至1.2 μg/mL,自主呼吸恢復,自動睜眼。拔出導管10 min后,意識清楚,在呼吸空氣條件下,脈搏氧飽和度>95%,血壓108/60 mmHg,心率90次/min,送麻醉恢復室繼續(xù)觀察。觀察30 min后,視覺模擬疼痛評分0分,Steward評分6分,送回普通病房。
Crouzon綜合征,又稱頜面部骨發(fā)育不良綜合征,發(fā)病率約為1/25 000,是以顱縫早閉、頜面部發(fā)育不全為特征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1,2]。面中部凹陷、上頜骨后縮、下頜骨前突等頜面部骨骼發(fā)育異常造成咽腔狹窄,而腺樣體、扁桃體及其他軟組織病變導致的鼻咽部阻塞,導致下呼吸道狹窄伴上呼吸道梗阻,故本例患者出現(xiàn)張口呼吸。因此,術前充分的氣道評估及困難氣道準備非常重要[3-5]。本例患者術前喉動態(tài)鏡提示可見雙側聲帶,提示氣管插管難度不大,但是考慮Crouzon綜合征的疾病特點,仍按困難氣道進行準備。為保證安全,先預給氧3 min,靜脈注射丙泊酚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誘導,確認無面罩通氣困難后,給予肌肉松弛劑及阿片類藥物,使用可視喉鏡進行氣管插管[6]。
此類患者由于眼球突出[7],術中可能出現(xiàn)眼瞼閉合不全,需注意保護眼球,避免劃傷眼球及暴露性結膜炎、角膜炎等。術中將氧氟沙星眼膏涂于雙眼瞼內,再用無菌敷貼使上下眼瞼閉合并妥善粘貼[8]。
Crouzon綜合征對患者最重要的影響在于顱縫早閉,不同的顱縫早閉可導致不同的頭顱形態(tài)改變,例如尖顱、舟狀顱或短頭畸形[9,10]。當顱骨生長速度不能與腦組織生長速度匹配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顱內高壓,嚴重者可有腦積水,表現(xiàn)為腦室系統(tǒng)擴大。本例患者曾于半歲患腦疝,行手術治療,現(xiàn)患者頭顱CT提示小腦扁桃體位置較低,腦積水。麻醉管理應以維持循環(huán)及顱內壓穩(wěn)定,避免再次發(fā)生腦疝為目標。根據(jù)公式:腦灌注壓=平均動脈壓-顱內壓,為提高腦灌注壓,一方面必須保證平均動脈壓,另一方面需預防顱內壓升高[11]。在本例麻醉中,采用丙泊酚進行全身麻醉,降低腦血流及腦代謝率,盡量避免使用吸入麻醉及氯胺酮等藥物。在誘導前,給予利多卡因減少丙泊酚注射痛以及預防插管時心血管反應。麻醉誘導力求平穩(wěn),靜脈注射丙泊酚使患者入睡后,再予肌肉松弛劑,最后予芬太尼,避免胸壁強直引起嗆咳。術中過度通氣有利于顱內壓的控制,呼末二氧化碳分壓維持在30~35 mmHg,盡量避免呼末二氧化碳分壓太低引起腦缺血。因患者無面罩通氣困難,本團隊在深麻醉下拔管后面罩通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避免患兒嗆咳、躁動,有益于穩(wěn)定顱內壓。
Crouzon綜合征患者的麻醉管理,尤其是氣道管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應關注是否合并其他的并發(fā)癥,如顱內高壓、腦積水等。因此,充分的術前評估和準備、詳細的麻醉計劃以及多學科合作對保障患者安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