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宇
摘要:消防部門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消防安全宣傳工作,但在我國農村仍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著重分析我國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進一步提出有針對性的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工作的建議和對策,以供相關交流和實踐活動參考。
關鍵詞:我國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工作
一、相關背景、目的、意義
長久以來,我國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工作一直都落后于國家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關部門一直以“安全第一”為目標理念,但各種小火亡人的火災事故也接連發(fā)生,我國農村所面臨的消防安全形勢已非常嚴峻,而目前我國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工作的研究卻仍然處于初期階段。
在農村消防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的現(xiàn)狀下,我國諸多研究者都開始對農村消防安全弊端進行關注,其一般都是從安全應急、公共管理之類層面作為切入點。若想對我國農村消防安全現(xiàn)狀做出必要的改善,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群眾利益觀,堅持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完善消防安全宣傳工作,并由此來提升我國農村的消防自防自救能力。
二、現(xiàn)行農村消防安全體制
政府部門一直積極推動消防安全工作制度規(guī)范化,并在數十年實踐中逐漸構建起了覆蓋全國的整套農村消防安全法制體系。但盡管如此,這套制度也還存在著不足,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工作也難脫此例,因此更應提高認識、認清形勢,以體現(xiàn)消防安全為責任,進一步規(guī)范工作。
三、農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自從中共十八大開始,政府進一步提高對社會安全防控體系“立體化”的重視,并進一步完善創(chuàng)新方面的部署。明確要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一要求作出牢固把握,農村消防安全問題是公共安全系統(tǒng)中必不可缺的內容,所以相關力量要有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切實履行職責,扎實做好火災防控工作,是歷史的必然、現(xiàn)實的選擇、未來的方向。
四、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主體人員、專業(yè)人員缺乏。截至今日,農村消防宣傳教育這一方面的活動一般都依賴于基層消防監(jiān)督機構所開展的宣傳活動。目前,我國農村地區(qū)消防宣傳教育機制依然不夠完善,一方面宣傳制度缺乏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專職消防宣傳從業(yè)者。
(二)村組織自主重視不足。為數不少的農村組織、農村干部的消防安全意識較為單薄,文化水平低,火災防控知識、經驗不足,故而極少能真正意義上樹立農村消防安全工作的責任意識;花精力推進農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農村干部少之又少,由此使農村消防工作監(jiān)管不力,消防法律法規(guī)得不到充分落實。
(三)農村日常人員組成的現(xiàn)狀。我國農村主要人口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相對消防安全意識和火災防控、逃生能力較低。而老人在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方面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農村消防組織也成了空架子,這也導致我國農村消防安全意識和能力的普遍不足。
(四)實際風土人情、地域文化。在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qū),消防安全工作一直都處于被遺忘的狀態(tài),也有很多農村地區(qū)由于經濟條件、社會風俗等方面的影響,導致亂堆亂放的雜物、取暖用的柴草成了火災誘發(fā)因素。
五、完善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工作的對策
(一)建立統(tǒng)一的領導管理體系。依據“事權一致”“法制統(tǒng)一”這兩個原則,以推進消防安全水平為責任,積極推動消防安全工作程序化,對有關農村消防安全領導管理體系這一方面的規(guī)章、法規(guī)、法律之類進行徹底梳理,全面改進立法授權沖突問題,將行業(yè)管理色彩明顯的權限歸口于相應的行業(yè)主管部門。
(二)提升社會消防自治程度。首先,明確農村消防安全法制建設這一體系中各社會單位的地位,形成相應的農村消防安全法制建設體系。其次,借助行政委托等辦法,將諸如火災隱患的整改督促權之類,授予或委托給村民委員會、農村派出所等組織和機構,由此來減少執(zhí)法壓力,提升農村組織的消防安全自治能力和火災防控管理能力。
(三)引導并鼓勵社會力量關注重視。應對社會力量作出必要的鼓勵,使之能深入參與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培訓這一方面的活動。對現(xiàn)代網絡傳媒技術具備的監(jiān)督作用和宣傳教育作用加以充分發(fā)揮,建立群眾反饋的相關工作機制,并向社會及時公布相對應的措施和結果。
六、如何進行農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及培訓
(一)講究“三化”工作
第一,講究“人性化”的思想教育。不斷豐富村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要對村民的喜聞樂見加以考慮,在形式角度上的受歡迎程度予以考慮,借助“人性化”宣傳對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的感染力、吸引力予以提升。
第二,講究“多樣化”的教育方式。首先,應以“教育和培訓先導”定位為前提,后者是村民自防自救水平的一個重要提升途徑所在,為此應有效地結合自學和集中教育培訓,制定教育培訓計劃,健全宣傳教育培訓制度。其次,應講究“超前引導”,即在各個實際工作環(huán)節(jié)中滲透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以體現(xiàn)其保證、激勵、引路作用,進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的習慣性氛圍。
第三,講究“規(guī)范化”的保障機制。作為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的后勤保障,同樣是提升村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的重要領域,保證后勤的高度穩(wěn)定,其關鍵就在于機制保障。
(二)有效避免“三傾向”行為
首先要避免“虛化傾向”,即努力講究貼近教育和培訓,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體現(xiàn)出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的實效性。其次是避免“泛化傾向”,對村民所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實思想需要予以努力適應,在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中展示出“針對性”的所在。最后是避免“老化傾向”,即動態(tài)地對新時期新要求做出努力適應,以創(chuàng)新來對村民的新期待做出規(guī)劃。
(三)突出“三結合”內容
第一,在農村建設整體發(fā)展的推進中結合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首先便是調動農村基層組織中的村民主動性、積極性,使其可以真正顯露才華,在農村基層組織快速發(fā)展過程中作出應有貢獻。第二,在村民取得現(xiàn)實利益中結合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即對利益這一最現(xiàn)實的問題加以關注,方可獲得村民的共鳴和衷心擁護。第三,在村委會管理的過程中結合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在村民日常管理教育活動中貫穿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方面的工作,以免出現(xiàn)缺乏對象性、針對性的“空工作”。
(四)做到“三到位”組織
首先是機構到位。成立村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層面的相應機構,定期開展活動,對其中一系列問題予以研究解決。其次是措施到位。建立健全相應的考核評價、獎懲激勵等機制,鼓勵村民,熱情引導其投入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的學習中。最后是領導到位。根據村民隊伍任務需要和實際工作性質、特點,結合工作責任制予以建立健全相關組織、制度,明確相應的領導工作職責,提升組織力度。
七、結語
通過分析得出如下幾個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培訓工作的“切入點”:
一是要保證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及培訓活動的經常性,求真務實,對村民的實際需要有所了解,適應不同的情形和狀況,并在這一過程中開展適合本地民情和實際情況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及培訓工作;
二是對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者的素質加以培養(yǎng),提高工作質量,使之能和村民群體多交流并以此融入農村基層組織,從而以“大環(huán)境”來感染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者;
三是提升宣傳培訓工作者的經常性教育及保障。協(xié)調推進,做好宣傳工作的相關教育,借助于現(xiàn)實典例開展教育,使之在與村民交流與服務的過程中形成為人民服務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同時切實做好工作者相應的后勤保障工作。
綜上所述,針對村民的各種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的首要內容在于找準問題根源、抓住村民思想并與村民群體實際情況相結合,經常性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保證村民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形成長久良好的農村消防安全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