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偶然逛到一個省錢小組,網友們五花八門的省錢大法讓我大開眼界——把手機上的購物APP全部刪除,需要買時才下載,買好東西后立馬再卸載;買菜前會關注天氣預報,凡下雨天必定提前買好菜,因天氣不好,菜價會上漲;想吃面包,盡量晚上八點后再去買,因為那時店家通常會打折扣……
越來越多的人嘗到了小成本生活的甜頭。把不必要的開銷節(jié)省下來,培養(yǎng)理性消費習慣,拒絕沖動消費,這其實是一種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提升我們對生活的規(guī)劃和自律。
回看自己,我也是一個樂于省錢的人,除了物質上,精神生活也可以省錢。比如,我熱衷參與微信公眾號的留言送書活動。關注幾個經常送書的公眾號,針對編輯提出的問題,認真作答,常常會被選中,得到贈書。贈送之書大多是剛出版的新書,且風格類型多樣化,對于愛讀書的我來說,無疑是一舉兩得的事,既省下一筆購書費,又拓寬了我的閱讀領域。
上海這座城,文化氛圍特別好,音樂會、話劇、現(xiàn)代舞、脫口秀……各種演出精彩紛呈。從前,我都是自己購票,最差的座位一張票平均需要花費一百元,倘若位置好些,就輕松花掉四五百元。后來發(fā)現(xiàn),也有公眾號平臺免費送票。每次看到福利消息,我都留言參與,成功獲得過多次贈票。獲贈的書籍和戲票是小確幸。只要做個有心人,你會發(fā)現(xiàn)城市里還有很多免費資源可以享用,比如免費的講座、展覽、讀書會……不花一分錢就能享受到繽紛多姿的節(jié)目,何樂而不為?
適當?shù)氖″X,還可以增加內心的安全感。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儲蓄,拿去投資,拿去用在真正需要用的刀刃上,生活將變得從容、篤定而有底氣,畢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摘自《大公報》 陸小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