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達 中國人民解放軍92538部隊
工資、薪金所得是個體基于工作獲得的獎金、薪酬、紅利、補貼等各種雇傭關系下收入。這些收入通常會以月為單位來進行計量,所以在進行個人所得稅的計量環(huán)節(jié),同樣應該以月度為參照來展開[1],具體實施方式:
本期預扣繳稅額=(預扣繳應稅所得額累積數(shù)額ⅹ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減免累計數(shù)額+已預扣稅金累計額)
所得額累計預扣應稅額=累計收入-(免稅總額+減除費總額+專項扣除及附加扣除總額+合法可扣總額+公益支出總額)
單位對職工進行工資及薪金支付時,對于員工的預扣繳稅款應該以“累計預扣法”方式進行計量,同時以月為周期進行納稅手續(xù)的辦理。
在這種操作中,員工的月收入工資基本穩(wěn)定,但是近月繳納個稅額卻出現(xiàn)了上升的情況。這是為了對個人所得稅改革工作進行配合,為了更好地適應個稅制度綜合分類的需求,是立足預扣繳計算方法調(diào)整而形成的正常情況,對利益相關者對個稅改革減稅紅利的享受沒有沖擊。
在改革前,甲同志每個月有3500元費用減除,且不存在專項附加扣除,此時立足公式計量可知:
每月個稅=(15000-3500-2500)×20%-555=1045(元)
全年個稅=1045×12=12540(元)
稅改之后,立足累計預扣法來計量,月度繳納稅款的實際數(shù)額如表1:
結合表1、表2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6月份之后,甲同志因為出現(xiàn)了累計工資增加的情況,所以適用預扣率,從此前的3%增長到了現(xiàn)在的10%,在6月份出現(xiàn)了份額升高的情況,因此近月部分員工整體薪資穩(wěn)定但稅額上升。但是從全年看,年度稅款總量是5280元,相對稅改前,降低了7260元,納稅負擔檢察院了58%。
人和人交往,其實不求過多,交心而已、隨意而已。所謂的君子、小人,不過是一種自我價值上的參照。因此,原諒所有人,包括在我們背后的諸多無中生有、一己之私、道聽途說、不明真相等,當然也包括明火執(zhí)仗的惡意和傷害,自私、不堪與促狹等等。其實人都是有私心的,但背后中傷、當面侮辱、散布流言、歪曲事實,都是始作俑者不自信、不寬容、不強大的緣故。
表1 甲同志2020年全年個稅預扣繳數(shù)據(jù)表
表2 居民崗位收入、稅金預扣繳率數(shù)據(jù)(年度)
這種預繳制度,使用了“逐月類算”的方式,對納稅人月度收入差別等問題實現(xiàn)了全面覆蓋,提高了繳稅額的精準度[2],能夠讓職工從年度匯算清繳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降低了征納雙方的工作壓力。另外,預繳稅額整體上呈現(xiàn)了前低后高的情況,從現(xiàn)金流層面看,“遞延納稅”及貨幣“時間價值”得到了非常好的實現(xiàn),降低整體資金成本。
根據(jù)我國2018年的稅法優(yōu)惠政策:若個體日收入符合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的,則在2021年年底計稅前,可以選擇與綜合所得分別獨立計稅的方式計稅,不進行整體計稅,可以將獎金細分,以月度收入結合換算數(shù)據(jù),計量納稅金額。
從上述的文件中不難得出: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與其他收入轉換,應用路徑為:一是進行獨立計稅,二是與綜合所得相加后計稅。這就為稅收籌劃提供了一定的空間。稅收籌劃最終的目的和訴求是,基于合法要求,最大程度降低納稅者納稅支出。
目前,全年一次性獎金在納稅計量環(huán)節(jié),相對于綜合所得應該分開計稅還是共同計稅?分開計稅,如何確定分界點?這兩個問題是規(guī)劃的核心。
全年一次性獎金工具雖然能夠非常好的對個稅進行管控,讓納稅者減輕負擔,但也存在超額累進稅率的等級臨界,這會造成增加1元收入多繳2000多元,甚至十幾萬元個人所得稅的現(xiàn)象存在,為有效化解這種不合理稅負增加,可以利用稅收盲區(qū)進行納稅規(guī)劃。
南京某公司中,財務人員李某及王某,2020年2月月工資都是6000元,公司給予李某年終獎勵36001元,給予王某年終獎勵36000元。去除保險及公積金部分,他們都沒有立足全年一次性獎金優(yōu)惠工具。
王某應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當月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6000-5000)×3%=30(元)
獎金發(fā)放后王某需要承擔的個稅總額是:
36000/12=3000,適用稅率3%,速算扣除數(shù)為0。
應納個人所得稅:36000×3%=1080(元)
獎金發(fā)放后李某需要承擔的個稅總額是:
36001/12=3000.08,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shù)為210。
應納個人所得稅:36001×10%-210=3390.1(元)
從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方面看,李某收入僅僅增加了1元,但是其要多支付的稅金總額是:2310.1元(3390.1-1080)。此時,可以立足稅收盲區(qū)來展開納稅籌劃操作,以規(guī)避上述情況的存在。
假設員工基礎薪資是3000,其全年一次性獎金為X元,這部分增收恰好可以進行稅金支付,則得到下列公式:
(3000×12+X)×10%-210=3000 ×12×3%+X,解方程得:
X=2566.67
此時無效收入稅收盲區(qū)為36000—38566.67。
假設員工月度工資是12000,其全年一次性獎金為Y,這部分增收恰好可以進行納稅,則得到下列公式:
(12000×12+Y)×20%-1410=(12000×12×10%-210)+Y,解方程得:
Y=16500
此時無效收入的稅收盲區(qū)為144000-160500(144000+16500)。
依據(jù)公式,能夠計量得到不同級別全年一次性獎金間出現(xiàn)的盲區(qū)。單位在此后的年終獎發(fā)放過程中,可以靈活的調(diào)節(jié)獎勵數(shù)額,以規(guī)避盲區(qū)的出現(xiàn),以此實現(xiàn)減稅目的(見表3)。
表3
某公司2020年12月底發(fā)放全年績效獎勵,納稅人甲獲得獎金15萬元。到12月底,在“三險一金”及此獎金外,高管甲的工資薪金總收入為10萬元,每年可以享受子女及贍養(yǎng)老人的專項政策;附加扣除3.6萬元。
1.如果將所有的績效獎勵都應立足一次性獎金工具展開稅額計量:
計算月平均數(shù):150000/12=12500元,適用20%稅率。
計算稅額:150000×20%-210=28590元
工資薪金收入,扣除獎金后計入年度綜合所得,此時稅額=10-6-3.6=0.4萬元。
應納稅額=4000×0.03=120元。此時年度需繳納稅額=28710元。
2.如果所有收入都以綜合所得來進行計稅,年度需繳納稅額=15+10-6-3.6=15.4萬元。
應納稅額=154000×20%-16920=13880元
3.年度績效獎勵中,部分并入當月薪資,部分采用一次性獎金工具計量方式:
假設年度績效獎勵之中36000元以一次性獎金政策來進行計稅:
計算月平均數(shù):36000/12=3000元,適用3%稅率。
一次性獎金稅款=36000×0.03=1080元
除獎金外其他工資薪金收入計入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25-3.6-6-3.6=11.8萬元。
應納稅額=118000×10%-2520=9280元。此時年度需繳納稅額=10360元。
假設年度績效激勵之中144000元以一次性獎金政策來完成個稅計算。
月平均數(shù):144000/12=12000元,適用10%稅率。
一次性獎金稅款=144000×0.1-210=14190元
除獎金外其他工資薪金收入計入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25-14.4-6-3.6=1萬元。
應納稅額=10000×0.03=300元,此時年度需繳納稅額=14490元。
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各種計稅方式最終得到的數(shù)額之間是有差別的,應該按照納稅最低的方案來選擇。
在相同的單位中,有的納稅人采用年終獎獨立計量的方式可以降低納稅額,而有的員工則需要立足合并計稅的方式來降低納稅額,也有人各種方法計算數(shù)值都是一致的。單位在做選擇時就要從全局出發(fā),測算出使全體納稅人應納稅額最小的納稅籌劃方案,以達到整體計稅的目的。
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落地,說明國家政策導向是基于為家庭減輕負擔,納稅人可以有多項扣除項目自主選擇扣除方法[4]。從夫妻關系分析,可以立足家庭整體收入情況設計專項附加扣除計劃:當夫妻雙方有一方收入較高時,選擇高收入的一方扣除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子女教育扣除,可以降低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的稅率。從家庭關系看,納稅人工作后進行的本科以下學歷繼續(xù)教育,可以從家庭中工資高的主體的工資中扣除,可以基于個人綜合所得中進行稅金支付,也可以基于他人所得中進行稅金支付,從而使整個家庭承擔的稅額最少。
總的來說,就工薪階層而言,分析新個人所得稅法中工資與薪金計算及原理可以更好地制定家庭扣除計劃、節(jié)省開支,為家庭稅收籌劃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