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嬌
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是教育部舉行的面向公眾宣傳學前教育的活動。從2012年起,教育部每年將5月20至6月20日定為全國教育宣傳月,面向全社會普及科學育兒知識,營造有利于幼兒健康成長的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推進學前教育科學發(fā)展。
今年是第十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也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之南》頒布的十周年,也是全國砥礪奮進推動學前教育跨越式發(fā)展、推進科學保教取得重大進展的十年。“砥礪十年奠基未來”之宣傳片要點內(nèi)容有三:其一,聚焦學前教育十年砥礪奮進之路,系統(tǒng)回顧了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fā)展的重大成果和輝煌成就;其二,宣傳了推進幼兒園科學保教取得的新實踐和新經(jīng)驗,全面展現(xiàn)新時代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guī)范發(fā)展的新面貌;其三,講述了學前教育故事,突出了人民的獲得感,突出了教師和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突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以小見大地反映了學前教育改革發(fā)展成效。
作為幼兒園教師和學前孩子家長雙重身份的我,看了《砥礪十年奠基未來》這個學前教育宣傳片,真的是學到了不少鮮活的東西,可謂長知識了。同時,我也由此進行了自我反思,整理一下關于觀看宣傳片的心得,以及育兒方面我個人的某些主觀的難登大雅之堂的感悟感想,在這里和眾多讀者朋友們交流、共勉。
一、優(yōu)秀的孩子和優(yōu)質的父母相關聯(lián)。
言傳身教須落實于實際行動。父母要求孩子在各個方面優(yōu)秀,那父母自身也是否做到了“優(yōu)秀”二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想法很美好,但我認為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家長自己要先變“鳳凰”。家長自身晨不起、夜不寐、身不建、習不學,成天玩弄手機,吸煙、嗜酒、網(wǎng)游、麻將等不良愛好一大堆,家長對自己都沒有要求,那又憑什么要求孩子“優(yōu)秀”,孩子到底憑什么“優(yōu)秀”。簡而言之,毋庸置疑優(yōu)質的父母更容易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父母必須給予孩子積極的影響力,必須真正做好言傳身教。
二、于經(jīng)典繪本閱讀中,家長和孩子共生長。
很多繪本,不僅是孩子們的福音,對家長也是有幫助的。
記得幾年前我看過《阿虎開竅了》這個繪本,它通過簡單的插圖和情節(jié)講述了阿虎從什么都不會到后來開竅了的故事。阿虎寶寶不會寫字、不會畫畫、不會說話,連吃飯也邋里邋遢,它的爸爸著急,它的媽媽耐心:等等就會了。爸爸依然著急,但是給予阿虎的是默默地陪伴和耐心地等待,并沒有施加壓力和打擾,也并沒有更改它的生活方式。隨著時間推移,阿虎慢慢長大,終于有一天,阿虎開竅了:它會寫字了,會說話了,會畫畫了,它什么都可以了,它樣樣都很棒,它很有自信,也很有威嚴。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對我是非常有觸動的,很適合親子共讀,它沒有批評,它也沒有教訓,它只是給我們講了個故事。讀完故事的那一刻,我也禁不住反思:育兒這件事情急不得,孩子成長是個慢過程,成長一路上所謂認同、共情、陪伴孩子也都需要。正如著名兒童閱讀專家王林老師說:教育,是一種等待,它符合兒童成長的規(guī)律,等待是更耐心的愛。
三、于豐富的家庭教育刊物中汲取育兒智慧和方法,以及提升家長們的自我段位。
多關注相關家庭育兒刊物,捕捉一些有用的育兒信息,可以對我們家長科學育兒提供指導與借鑒。
在我大學畢業(yè)剛步入向工作崗位的時候,我經(jīng)常抱怨我的父母,總是把自己的不如愿歸咎于他們,總覺得他們不對,對他們牢騷抱怨好比家常便飯。有一天,在一位老師QQ空間看見了一篇相關家教《愛父母五不怨》的文章,讀完文章的那個時候,我明顯感覺到我明白開朗了許多,后來一直都覺得這片文章真的很不錯,也一直記得這篇文章的精髓,我也算是在閱讀中進行了自我教育和改造吧。其《愛父母五不怨》大致講了這五點,即不抱怨父母無能、不抱怨父母啰嗦、不抱怨父母抱怨、不抱怨父母遲緩、不抱怨父母生病。
在我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開始特別關注家庭育兒方面的刊物,某天我網(wǎng)上刷到了《愛子女七不責》這篇相關科學育兒文章,當時我還把文章截屏保存了下來,琢磨與學習。我孩子現(xiàn)在五歲多了,不得不承認這個文章對我育兒有極大的幫助,尤其是在我兇孩子和想揍孩子的時候,所以我不得不感謝這篇文章按捺了我很多時候的壞情緒。其《愛子女七不責》大致講了這七點,即對眾不責、愧疚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疾病不責。
諸如上述案例,不勝列舉。也希望我的分享對大家有用。
四、在運動中釋放孩子的天性與能量,以及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孩子的多元化智能。
讓孩子愛上運動,用運動滋養(yǎng)孩子的心智,讓孩子閃閃發(fā)光。在平日生活中,我們時常遇到在運動中的孩子,他們那不加掩飾的明朗笑容,清亮的眼神,靈動的身體,迎面而來讓人感受到一股蓬勃迸發(fā)的生命力。他們這些幼小的孩子,是在運動中身體和心智都獲得了自由力量的孩子。這大概也是“運動”給人帶來的最直觀的美好的變化吧。我愿意相信:愛運動的孩子,未來人生必定是一番繁盛姿態(tài)!
五、親近大自然,關注環(huán)境,豐富孩子的認知。
原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師,她的教益無窮無盡。”是的,大自然就是一部活教材,是一個真實、豐富、美麗的知識寶庫。大自然蘊含的信息是豐富生動的,而孩子的知覺需要足夠的刺激,也只有大自然的聲、光、色、形、體才能滿足孩子知覺的發(fā)展需要。
親近大自然是培養(yǎng)孩子健康情感的需要。孩子是充滿靈性的,他們天生就能與自然界的動植物“交流”。清新的空氣,明媚的陽光,優(yōu)美的野花,清淙的流水,輕盈的微風……都是孩子美育的最佳素材,有助于打開孩子們的感官。孩子們在大自然中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玩耍,感受大自然千姿百態(tài)的和諧美麗,可以發(fā)展孩子們的感受力,從而豐富孩子們的情感,升華孩子們的靈性。
我們說“砥礪十年奠基未來”,“砥礪”兩個字在漢語詞典里就是“磨刀石”,一個人舍不舍得下自己的最寶貴的東西,比如說時間、自由、健康等放在這個“磨刀石”上去磨,如果敢,就有進步的可能,那也是在挑戰(zhàn)不可能。說到最后:十年回首,如沐春風;十年展望,未來可期!讓我們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砥礪前行;讓我們共同祝福和翹首企盼我們偉大祖國學前教育事業(yè)乘風破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