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棟
摘 要:本文根據對福特“T”型汽車的研發(fā)過程的研究,闡述該車在研發(fā)過程中,如何從產品的初步構想到最終實現產品研發(fā)成功的,以及實現產品研發(fā)成功的要素。
關鍵詞:產品研發(fā) 工藝 質量 汽車工業(yè)化
Design Masters Consid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d Motor R&D
Liu Dong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Ford "T" car, this article explains how the car is developed from the initial idea of the product to the final realization of the successful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he elements of the successful product development.
Key words:product development, technology, quality, automotive industrialization
1 引言
我們常常感嘆國外知名品牌的產品外形美觀、質量可靠、性能優(yōu)異,國人也常常采購性能優(yōu)異的產品來研究學習,但研發(fā)出來的產品仍與這些產品有較大差距。那么這些性能優(yōu)異的產品到底是怎么研發(fā)出來的,這些設計大師到底是怎樣煉成的,這就是本文研究的課題。
20世紀最偉大的設計大師之一亨利·福特經過多年的研究,在1908年設計出深受大眾歡迎的“T”型汽車,并在之后的19年里保持著當時世界汽車的銷量冠軍,在1927年5月該車型停產時,累計制造了1500萬輛,成為汽車史上的一個典范。讓我們看看亨利·福特是怎樣進行“T”型汽車研發(fā)的,看看設計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2 夢想
亨利·福特從小酷愛機械,13歲時在路上看見一個用蒸汽機驅動的車輛,萌發(fā)了設計無馬馬車的想法。在后來多年的研究中,福特發(fā)現內燃機更適合做汽車的動力源。十九世紀90年代到二十世紀初,在人們認為汽車只是一種運動,它的故障率高,而且沒有合適道路的情況下,福特身邊就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底特律最優(yōu)秀的專業(yè)技術人才,這群人后來被稱為福特的技術夢之隊,他們的夢想是制造“人民汽車”,一種質量可靠,價格低廉,能給大多數普通人使用的交通工具。
3 學習和積累
1879年初中畢業(yè)的福特來到底特律,開始尋找他無馬馬車的夢想。經過幾年的學徒生活,福特學習了很多機器制造的專業(yè)技能,他多次嘗試設計制造蒸汽機都歸于失敗,他認識到自己在專業(yè)知識和對蒸汽機的認知的不足。1882年福特回到家鄉(xiāng),成為西屋公司的地區(qū)代表,負責該公司蒸汽機的售后服務,晚上他在商業(yè)大學學習機械設計和一些商業(yè)課程。1890年奧托內燃機在底特律展示,福特認識到內燃機更適合做汽車的動力源,因為內燃機需要電氣系統,而福特對電不了解,所以他決定去愛迪生照明公司工作,學習電氣知識。1893年的平安夜,福特在自家的廚房完成了他的第一臺汽油發(fā)動機的測試。1896年在自家后院完成了他第一輛汽車的發(fā)明。福特成功后仍然保持著兩種習慣,讀書和研究其它品牌的汽車,福特有個很大的書房,里面有大量藏書,他閱讀領域很廣,但最主要的還是關于汽車的;在他的車庫里停放了許多其它品牌的汽車,他經常在車庫里拆解研究汽車,這個習慣在福特家族形成了一個傳統,影響著他的兒子和孫子,福特的兒子和孫子憑借對汽車的認知,把林肯打造成世界頂級豪車。
4 執(zhí)著的完美主義者
福特的天賦、執(zhí)著和完美主義使他設計的汽車越來越好,而且他總能想出辦法解決各種各樣的難題。他是個行動力很強的人,即便是睡覺時想到的好主意,他都會立刻記錄下來,第二天就來實施。在他發(fā)明第一輛汽車最初的幾年間,福特對他設計的汽車進行了多輪的改進,性能越來越好,贏得多次汽車比賽的冠軍,1906年初福特推出四缸、雙座“N”型汽車,整車重量僅1050磅,結構簡單,結實耐用,性能優(yōu)異,僅賣500美元(當時汽車的平均價格是2137美元),當年售出8500輛,成為行業(yè)銷售冠軍。1907年福特在“N”型車的基礎上開發(fā)低價五座車,為了使20馬力4缸發(fā)動機能驅動兩個成人和三個孩子五口之家的汽車,福特對整車各系統都進行了改進,提高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和傳動系統效率,為減輕自重首次嘗試采用釩鋼。1908年10月福特“T”型汽車發(fā)布,5座整車重量1200磅,售價850美元。
5 質量必須跨越的障礙
早在1899年一些底特律商人投資福特成立底特律汽車公司,福特擔任機械主管,在公司成立之初,福特對工人的組裝質量很不滿意,常常讓工人把裝好的汽車拆掉重裝。雖然當時福特的設計才能非常卓越,但他對車輛的生產和質量控制還存在認知不足。由于環(huán)境、生產、質量的多種原因,公司經營狀況非常困難。最終公司任命亨利·利蘭取代福特擔任機械主管。亨利·利蘭在南北戰(zhàn)爭時期為北方軍提供槍械的工廠工作,是槍械制造和質量控制專家,他發(fā)明的零件加工方法可將零件的公差降到1/100000英寸,這種方法加工的工件是檢具——專用量規(guī),利蘭用這種檢具控制汽車關鍵零部件的質量,他是將互換性原理運用到汽車制造上的踐行者,是凱迪拉克和林肯汽車品牌的締造者。雖然福特和他的技術夢之隊與亨利·利蘭在工作上只有幾個月的交集,但他們也初步掌握了這種產品質量控制的方法。在福特汽車公司成立后,福特將這種質量控制方法運用到汽車生產中,并在制造過程中又研發(fā)了大量的專用工檢具,用于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在這種質量控制下的“T”型汽車,經受住俄羅斯的極寒、濕熱的南美雨林、崎嶇的山路等各種嚴苛的道路環(huán)境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