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鋒 杜祝遙
(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西安 710302)
工程中綜合管廊是為了工程后續(xù)的方便提高使用率的走廊。一般情況下綜合型建筑管廊結構,包括頂板、兩個側墻和底板[1-3]。頂板的中部間隔設有若干個通風槽,通風槽的內部安裝風扇,頂板內部的兩側均嵌接橫向加強鋼筋和豎向加強鋼筋,頂板底端的兩側均間隔設有若干個第一固定柱,頂板底端的兩側均固定設有斗形水泥支撐塊,斗形水泥支撐塊的內部嵌接若干個支撐鋼筋,頂板底端的兩側均固定設有側墻[4-5]。該結構通過頂板內部設置的橫向加強鋼筋和豎向加強鋼筋,可以大幅度加強頂板的結構強度,增強頂板的抗壓能力。斗形水泥支撐塊和內部支撐鋼筋,配合支撐柱可以減少頂板對側墻的壓力,避免側墻傾倒、斷裂,進一步提高頂板的穩(wěn)定性[6-8]。但是這種通用結構設置多個第一固定柱,占用空間較大,管廊的使用存在不便,不便于推廣實施[9-10]。
管廊主體的內部側壁固定設置立柱,立柱對管廊主體的側墻壁有支撐作用。立柱的頂部連接在第一支撐桿和第三支撐桿的底部,第一支撐桿的頂部連接在管廊主體頂部。第三支撐桿的頂部與第二支撐桿底部固定連接,第二支撐桿的頂部連接管廊主體的頂部。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和第三支撐桿對管廊主體具有支撐作用。
管廊主體的頂部下壓第二支撐桿和第一支撐桿,第一支撐桿下壓立柱,第二支撐桿下壓第三支撐桿,使立柱承受下壓和向外側的壓力,管廊主體承受向上和向外的推力,抵消管廊主體外部環(huán)境產生的向內壓力,使管廊主體更穩(wěn)定。
管廊主體的頂部設置鼓風組件用以凈化內部氣體。第二支撐桿、第一支撐桿的頂部和管廊主體的頂部間設置墊板,增大了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與管廊主體頂部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小了管廊主體頂部所受的壓強,避免了管廊主體頂部損壞,提高了結構的安全性。
鼓風組件包括風扇筒和風扇,風扇筒的內底部固定安裝風扇,風扇筒的頂部設置濾網(wǎng)。濾網(wǎng)的設置能夠避免雜物等污染物進入風扇筒內部造成風扇損壞。在風扇的作用下,空氣從風扇筒進入管廊主體內部進行換氣,保持管廊主體內部空氣的清潔。風扇筒為漏斗狀結構,便于空氣更快進入管廊主體內部。濾網(wǎng)的頂部設置防污罩,避免雜物落在濾網(wǎng)上造成濾網(wǎng)堵塞。濾網(wǎng)上轉動設置扇葉,扇葉的底部固設有刮片,刮片底部與濾網(wǎng)上表面接觸??諝膺M入風扇筒內部,氣流帶動扇葉轉動,使刮片在濾網(wǎng)上表面轉動,將濾網(wǎng)上的雜物撥入排污筒內部。刮片和扇葉的設置避免了輕飄的雜物繞過防污罩落入濾網(wǎng)造成濾網(wǎng)堵塞,使換氣更流暢。
與傳統(tǒng)的管廊相比,實現(xiàn)了管廊結構的結構簡單、支撐穩(wěn)定、空間利用率高、安全性高、空氣流動順暢、便于推廣實施的優(yōu)點。
一種綜合型管廊結構,包括管廊主體和鼓風組件。管廊主體的內部側壁固定設置有立柱,立柱對管廊主體的側墻壁有支撐作用。立柱的頂部連接在第一支撐桿和第三支撐桿的底部,第一支撐桿的頂部連接在管廊主體頂部。第三支撐桿的頂部與第二支撐桿底部固定連接,第二支撐桿的頂部連接在管廊主體的頂部。
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和第三支撐桿對管廊主體具有支撐作用。管廊主體的頂部下壓第二支撐桿和第一支撐桿,第一支撐桿下壓立柱,第二支撐桿下壓第三支撐桿,使立柱承受下壓和向外側的壓力,使管廊主體承受向上和向外的推力,抵消管廊主體外部環(huán)境產生的向內壓力,使管廊主體更穩(wěn)定。第二支撐桿、第一支撐桿的頂部和管廊主體的頂部之間設置墊板,墊板的設置增大了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與管廊主體頂部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小了管廊主體頂部所受的壓強,避免了管廊主體頂部損壞,提高了結構的安全性。
主體的頂部下壓第二支撐桿和第一支撐桿,第一支撐桿下壓立柱,第二支撐桿下壓第三支撐桿,使立柱承受下壓和向外側的壓力,使管廊主體承受向上和向外的推力,抵消管廊主體外部環(huán)境產生的向內壓力,使管廊主體更穩(wěn)定。
在風扇的作用下,空氣從風扇筒進入管廊的主體內部換氣,保持管廊主體內部空氣的清潔。濾網(wǎng)的設置便于雜物等污染物進入風扇筒內部造成風扇損壞。防污罩的設置避免雜物落在濾網(wǎng)上造成濾網(wǎng)堵塞。落在防污罩上的雜物落入排污筒內部,最后從排污口排出。
綜合型管廊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綜合型管廊結構
鼓風組件如圖2所示。
圖2 鼓風組件
鼓風組件的內部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鼓風組件的內部結構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對工程結構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不僅要求其具有工程功能,對其產生的能源環(huán)境問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受人們關注。
針對地下工程而言,建造時消耗了大量的環(huán)境資源,也會在修建過程中排放出對人體有損壞的氣體以及廢物,對環(huán)境也造成嚴重破壞。
針對傳統(tǒng)支護結構而言,一般對原狀土進行破壞,挖掘出管廊結構的基礎,對基礎進行處理,然后澆筑混凝土,不僅破壞了原本的結構環(huán)境,還在澆筑混凝土時對大氣、人體等產生有害影響。本文綜合管廊采用整體安裝施工,提高安全性,避免水土流失,起到保護當?shù)氐沫h(huán)境的作用,此管廊結構還可以利用成綠化設施,在其上部進行覆蓋。
本文基于市政工程建設技術領域提出了一種改進的綜合型管廊結構,該結構主體的內部側壁固定設置立柱,立柱對管廊主體的側墻壁具有支撐作用。立柱的頂部連接在第一支撐桿和第三支撐桿的底部,第一支撐桿的頂部連接在管廊主體頂部。第三支撐桿的頂部與第二支撐桿底部固定連接,第二支撐桿的頂部連接在管廊主體的頂部。管廊主體的頂部下壓第二支撐桿和第一支撐桿,使立柱承受下壓和向外側的壓力,使管廊主體承受向上和向外的推力,抵消管廊主體向內壓力,使管廊主體更穩(wěn)定。管廊主體的頂部設置有鼓風組件。達到在運行過程中支撐穩(wěn)定,管廊內部空間大,使用安全性能高,能夠使管廊內部空氣自由流動,具有推廣實施的優(yōu)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