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 老年醫(yī)學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影響國民身心健康的常見病與高發(fā)病,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老年人糖尿病患病人口迅速增加[1]。糖尿病具有終身性、病因復雜、病程漫長等特點,患者需要長期嚴格執(zhí)行控制飲食、運動干預、血糖控制、用藥、足部護理等行為,需要患者長期堅持自我管理要求。然而在漫長治療過程中患者會逐漸松懈自我管理行為,不認真完成自我管理要求,最終加重病情;因此積極采取措施干預意義重大[2]。文章納入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評價整體護理模式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干預效果,現(xiàn)將本次研究全部內容整理后作以下論述。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間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甲組與乙組,各50例,甲組中男女比例為33∶17,年齡平均為(60.8±4.0)歲,病程時間平均為(6.8±2.1)年。乙組中男女比例為34∶16,年齡平均為(61.5±4.1)歲,病程時間平均為(7.5±2.0)年;研究已上報本單位倫理委員會并獲得批準,以上基線資料對比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生活可自理;無明顯并發(fā)癥;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并自愿被納入組;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合并內分泌疾??;精神異常;不配合研究;合并嚴重并發(fā)癥;中途退出治療。
乙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護士遵醫(yī)囑指導患者正確用藥、解釋藥物常見不良反應與應對措施;為患者普及疾病知識,疏導負性情緒,促進護患友好溝通,教會患者正確測量血糖,強調飲食限制要點,保持健康飲食,進行運動指導。
甲組在乙組基礎上應用整體護理模式:(1) 親身體驗。教會患者換算食物交換份的方法,指導患者通過自己的身高與體質量指數(shù)計算自己每日需要攝入的總熱量,責任護士分步驟為患者解釋注射胰島素的正確方法,鼓勵患者自己設計合理的飲食、運動、用藥、血糖監(jiān)測方案,護士幫助其修正,指導患者每日記錄執(zhí)行情況。(2) 設置分段式目標。護士為患者講解糖尿病質量護理的總目標,即為預防并發(fā)癥、控制血糖穩(wěn)定、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死亡風險。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護士聯(lián)合患者本人共同設計小目標,如指導患者從減少抽煙到完全戒煙等,提高患者信心,促使患者自覺邁進更高的目標。(3)替代式經驗。護士每月組織病友交流會,邀請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促使患者保持面對面溝通,分享治療成功經驗。(4) 行為契約。護士為患者發(fā)放1 份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指導卡片,卡片內容包括用藥、生活方式、預防并發(fā)癥、心理、血糖監(jiān)測等方面的行為準則,護患雙方共同簽字,監(jiān)督患者每日認真遵守并自覺完成自我管理內容。
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為他評量表,包括生理(7 個條目)、心理(6 個條目)、社會關系(3 個條目)和環(huán)境(8 個條目)。生活質量高:80 ~100 分;中等:60 ~79 分;一般:<60 分[3]。自我管理能力評分(ASDSCA) 由11 個條目組成,分別反映飲食、運動、自我監(jiān)測、足部護理四個方面,評分標準:單項最高分7 分、總分最高分為28 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的水平越高[4]。
這次研究中各項與所選取病人相關的數(shù)據(jù)都導入到SPSS 19.0 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 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生存質量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其中甲組干預后生存質量評分高于乙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N=50,± s )單位:分
表1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N=50,± s )單位: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①P <0.05。
生理領域 心理領域 環(huán)境領域 社會關系領域72.58±3.06 74.10±2.65 76.10±2.01 75.36±2.74組別 干預前甲組 乙組 72.80±2.05 74.33±2.50 76.22±2.10 75.55±2.80 t 0.422 0.446 0.292 0.343 P 0.674 0.656 0.771 0.732干預后甲組 81.95±2.11① 83.25±1.90① 85.12±1.30① 88.17±2.30①乙組 77.56±1.90① 78.35±1.47① 80.17±1.68① 82.47±2.66①t 10.933 14.423 16.477 11.462 P <0.001 <0.001 <0.001 <0.001
干預前兩組ASDSCA 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ASDSCA 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其中甲組干預后ASDSCA 評分高于乙組(P<0.05)。見表1。
表2 比較ASDSCA評分(N=50,± s )單位:分
表2 比較ASDSCA評分(N=50,± s )單位: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①P <0.05。
飲食管理 運動管理 血糖監(jiān)測 足部護理組別 干預前甲組 2.90±0.55 1.80±0.46 1.90±0.35 1.20±0.49乙組 2.95±0.50 1.86±0.50 1.96±0.41 1.26±0.45 t 0.476 0.624 0.787 0.638 P 0.635 0.534 0.433 0.525干預后甲組 5.33±0.30① 5.20±0.29① 5.10±0.31① 5.49±0.24①乙組 3.70±0.47① 3.90±0.41① 3.40±0.25① 3.98±0.35①t 20.671 18.304 30.184 25.160 P <0.001 <0.001 <0.001 <0.001
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自我管理是重要內容,對控制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積極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病情需要患者積極主動配合,但老年糖尿病人群因自身文化水平、經濟水平、社會因素等影響導致自我管理水平處于較低水平,因此臨床治療、護理工作中需要采取措施積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5]。
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生存質量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其中甲組干預后生存質量評分高于乙組(P<0.05)。干預前兩組ASDSCA 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ASDSCA 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其中甲組干預后ASDSCA 評分高于乙組(P<0.05)。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甲組給予整體護理干預,護士通過指導患者進行親身體驗,通過患者自身行動,使其獲得自身成功經驗的積累,有助于幫助患者提升自我效能感;護士扮演監(jiān)督與指導角色,向患者授權其進行自我管理,扭轉患者被動接受治療與護理的心態(tài),轉變?yōu)橹鲃优浜现委熍c護理的態(tài)度,促使患者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自我管理過程中,提高患者依從性。護士結合糖尿病治療護理總目標帶領患者共同設置每個階段的小目標,由患者獨立評估可完成度,將總目標分解為若干個易于實現(xiàn)的小目標,當患者每完成1 個小目標時護士及時給予精神、言語鼓勵,提高患者自信心[6]。護士組織病友交流會,促進患者與其他治療成功患者分享經驗,在面對面溝通的前提下觀察他人成功行為與結果,獲得間接式經驗,提高患者實現(xiàn)相同疾病共同目標的自信心,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而控制病情發(fā)展。護士與患者簽訂行為契約,獲得患者自愿承諾進行自我管理,激發(fā)患者自我管理意識與信心,提高自我效能,鼓勵患者積極認真按照要求完成自我管理內容,提高生活質量[7]。
綜上所述,臨床應用整體護理干預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