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云
臨邑縣地處魯北平原重要交通位置,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數量逐年增加,截至目前,臨邑縣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有9.5萬余輛,其中重點管控的重型柴油車4200余輛,移動污染源廢氣排放已成為影響全縣空氣質量的主要來源之一。2020年10月份,德州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臨邑分局移動源管理科成立以來,科長楊玉成帶領全體人員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為改善空氣質量而奮戰(zhàn)。
聯(lián)合執(zhí)法,嚴查超標車輛
德州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臨邑分局、縣交通運輸局、縣交警大隊組成聯(lián)合執(zhí)法組,建立常態(tài)化路檢路查工作機制,每月檢測至少200輛,一年有2400余輛檢測任務。重型柴油車檢測,需要3個人協(xié)同配合。一人負責負責車輛信息登記,查閱駕駛證,查找車輛信息銘牌,有的銘牌被油污掩蓋就拿抹布清理干凈;一人負責進入駕駛室踩油門,由于駕駛室離地面有一米半到兩米高,需要爬三至四級臺階,有些車輛車況老舊,爬起來更是困難;一人負責插監(jiān)測管,大部分柴油車排氣口在車頭下方,需要趴下身子鉆到車底下。一個檢測過程中需踩3次油門,每踩一腳油門,排氣管里出來的灰塵和臭氣伴隨著高溫煙氣撲面而來,令人窒息。
每次開展聯(lián)合檢查,都是科室人員全體出動,夏日的太陽火辣辣的,一天下來,楊玉成、張勇和馮建國三名同事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數遍,胳膊、臉、脖子都起了黑斑。
勤勤懇懇,切實為民辦事
為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監(jiān)管,今年3月份臨邑縣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此項工作主要由臨邑分局移動源管理科牽頭。每天,楊玉成帶領科室人員到鄉(xiāng)鎮(zhèn)(街道)對非移動機械進行集中審核。審核前,車主需要自己在手機小程序申報,有的嫌麻煩不愿自己弄,有的說車輛銘牌或發(fā)動機銘牌找不到了無法填報,有的填報的資料錯誤連篇,有的甚至口頭和肢體威脅,但楊玉成他們依然耐心講解,疏導車主情緒,讓車主配合工作。
楊玉成像老師現場輔導學生一樣,將車主集中起來,一遍遍大聲講解怎樣填報車輛信息,怎樣查找發(fā)動機銘牌,怎樣拍攝車輛照片,怎樣對車進行噴碼,一天下來嗓子喊啞了。有的車主年齡大了就是聽不明白,楊玉成就手把手教,實在不行,拿車主的手機幫著注冊。為讓群眾少跑路,減少等待時間,楊玉成他們總是放棄中午和下班休息時間,直到現場車輛全部審核完畢才收工。
耐心解答,24h在線服務
為做好群眾服務,楊玉成每天要接聽很多群眾的咨詢電話,無論是周末節(jié)假日,還是夜間凌晨,他都會第一時間接聽并耐心解答。每次去鄉(xiāng)鎮(zhèn)、工地或企業(yè)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審核時,他總是帶上2個充電寶,手機才能勉強維持一天。每天完成現場工作后,他總是習慣回到單位,把一天審核的車輛信息進行核對,并匯總上傳系統(tǒng),等所有工作完成夜已經很深了。
堅守崗位,生活工作難兩全
一直戰(zhàn)斗在移動源管理工作一線的他,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大女兒今年上大二,小女兒剛剛四歲,他沒有時間陪大女兒聊聊夢想,也沒有時間給小女兒講睡前故事。因為工作緊張繁忙,楊玉成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工作中度過,平時經常加班加點不說,節(jié)假日里也總是把時間交給了工作,因此很少與家人相處。上班去的早,小女兒還沒睡醒,下班夜深了,小女兒睡著了,白天想孩子的時候最多發(fā)個視頻,匆匆聊幾句趕緊又掛了。
每次接到工作通知后,楊玉成總是不提條件,不講理由,堅決完成任務。部分超標車輛經常借助夜色的掩蓋通行,聯(lián)合執(zhí)法每每在夜間開展,他在克服家庭困難的同時,毅然選擇了繼續(xù)戰(zhàn)斗在工作最前線。自擔任科長以來,幾乎每天出現在現場一線,幾個月下來,瘦了20余斤,黑了2圈,回到家孩子都和他不親近了。
成績斐然,繼續(xù)砥礪前行
自開展“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以來,楊玉成帶領科室人員對12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共進行了4輪摸排,審核非道路移動機械2600余輛,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在OBD(車載診斷遠程在線監(jiān)控設備)安裝項目期間,因為時間緊、任務重,移動源管理科全體人員齊上陣。通過“五加二”“白加黑”、24小時輪流值守的工作方式,完成OBD安裝527輛,超額完成國家和省部署任務。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移動源管理科環(huán)保衛(wèi)士的默默付出,任勞任怨。在臨邑分局黨組領導下,他們將繼續(xù)初心不變、砥礪前行,為全縣環(huán)境質量改善做出更大貢獻。
(本文來源于德州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臨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