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才厚,林萬里,陳穎
(高州市人民醫(yī)院胸外科,廣東 茂名 525200)
肺癌是一種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均較高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發(fā)病率約占85%,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NSCLC患者就診時多為晚期,已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需采取藥物控制病情。NSCLC 患者病情緩解時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下降,而一旦復發(fā),標志物水平又會上升,表明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可對靶向治療效果進行評價[2-3]?;诖耍狙芯窟x取本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評價靶向治療效果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細胞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齡48~60 歲,平均(53.42±4.36)歲。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經(jīng)病理學與細胞學檢查確診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就診前均未接受其他藥物或手術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患有認知障礙,無法溝通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靶向治療,口服吉非替尼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14,規(guī)格:0.25 g/片),每次0.25 g,每天早餐后2 h 服用1 次,連續(xù)服用8~12周,期間如病情惡化或患者對藥物不耐受應立即停止用藥。治療期間僅給予患者營養(yǎng)支持、止痛處理等,禁止實施其他抗癌治療措施。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實體瘤評估標準,腫瘤晚期消失,且未出現(xiàn)新的病灶為完全緩解;病灶大小<50%,未出現(xiàn)新的病灶為部分緩解;病灶大?。?5%,未發(fā)現(xiàn)新病灶為疾病穩(wěn)定;腫瘤變大>50%或發(fā)現(xiàn)新病灶為疾病進展。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②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變化,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 離心15 min,分離血清后檢測CA125、CEA、CA199等血清腫瘤指標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分析 治療后,60 例晚期非小細胞肺患者中完全緩解0 例,部分緩解29 例,疾病穩(wěn)定21 例,疾病進展1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48.33%。
2.2 不同治療效果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 治療后,部分緩解組CA125、CEA、CA199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疾病穩(wěn)定組和疾病進展組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治療效果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x±s)
肺癌起源于支氣管黏膜,是臨床上較常見的肺部原發(fā)性惡性腫瘤,常伴有咳嗽、咯痰、痰中帶血、氣喘、乏力、胸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其病因尚不明確,但長期過度吸煙的人群肺癌發(fā)病率遠高于不吸煙人群[4]。此外,環(huán)境污染和不良飲食習慣均是引發(fā)肺癌的重要因素。肺癌細胞繁殖速度較快,且易發(fā)生遠處轉移,因此,NSCLC 在初次就診時多為晚期,不利于患者遠期生存。靶向治療晚期NSCLC 具有顯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5]。隨著對NSCLC不斷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晚期NSCLC 的靶向治療效果與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密切相關,臨床療效越佳標記物水平越低。因此,在晚期NSCLC 患者靶向治療時可通過對其血清腫瘤標記物檢測結果判斷治療效果[6-7]。本研究結果顯示,60 例晚期非小細胞肺患者治療有效率為48.33%。治療后,部分緩解組CA125、CEA、CA199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疾病穩(wěn)定組和疾病進展組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記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血清腫瘤標記物是指癌基因、抑癌基因、其他腫瘤相關基因異常形成的生物活性物質,具有一定特征性,能反映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分化等[8-9]。CEA是腫瘤中較廣譜的一種標志物,處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組織中,對腺癌敏感度較高;CA125 是一種大分子糖蛋白,來源于體腔上皮細胞,組織發(fā)生病變時其在血清中的水平升高[10];CA199是一種類黏蛋白與糖蛋白成分的腫瘤標志物,具有較好的廣譜性,其在腫瘤患者體內水平會上升,且在肺腺癌患者中水平更高。靶向治療是一種新型治療癌變的手段,藥物進入人體后,能迅速分解成分子量更小的藥物,通過血液循環(huán)直接作用于癌細胞組織,提高藥物利用率,進而提高治療效果,有效降低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11-12]。故晚期NSCLC 患者接受靶向治療后檢測其腫瘤標記物可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判定[13]。
綜上所述,通過檢測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可判定晚期NSCLC患者靶向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