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干旱地區(qū)排鹽暗管優(yōu)化布局關鍵參數研究

        2021-10-12 10:52:48錢穎志黃介生伍靖偉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21年14期
        關鍵詞:暗管含鹽量脫鹽

        錢穎志,朱 焱※,黃介生,伍靖偉,敖 暢,何 帥

        (1.武漢大學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72;2.新疆農墾科學院,石河子 832000)

        0 引 言

        土壤鹽堿化是影響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1-2],新疆作為典型的干旱地區(qū),也飽受土壤鹽堿化的困擾[3]。近些年,為了改良鹽堿化土壤,暗管在干旱地區(qū)得到廣泛使用[4]。干旱地區(qū)暗管主要用處是在非生育期配合淋洗排除土壤中的鹽分,從而達到加速土壤脫鹽的效果[5-6]。暗管起初用于降雨豐富、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qū),用于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降低地下水位,以及加速排除地表積水,防止作物產量受到澇漬的影響[7]。對于排水的暗管布局,已有關于暗管排水效率和暗管埋深以及間距之間關系的理論公式[8-10],也有基于這些理論開發(fā)的數值模型,如 DRAINMOD[11],可用于指導這些地區(qū)的暗管布局[12-13]。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基于試驗,研究了排水暗管的合理布局。陳誠等[14]提出了考慮多目標的暗管埋深間距參數,并對比了濱海區(qū)暗管布置“淺密型”與“深寬型”的優(yōu)缺點;Jafari-Talukolaee等[15]監(jiān)測了不同埋深和間距暗管條件下的地下水位、暗管流量及作物產量,并基于試驗數據給出了適用于伊朗北部的合適布局參數。干旱地區(qū)氣候、土壤及水文條件與濕潤地區(qū)不同,沿海地區(qū)排水暗管的布局參數是否適用于干旱地區(qū)也有待考證。針對這個問題,許多學者開展了不同暗管間距或埋深的田間試驗研究。蘇挺[16]開展了不同埋深的暗管排鹽田間試驗,試驗證明暗管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鹽量,且當暗管埋深在1.5 m時脫鹽效果最好;楊玉輝等[17]針對高地下水位的膜下滴灌農田開展田間暗管試驗,并推薦了20 m作為暗管合理間距。盡管已有不少關于暗管排鹽工程布局的試驗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大多考慮因素和水平較少,不能綜合考慮不同暗管布局參數對于土壤脫鹽的影響;此外,目前的研究結論大多基于當地自然條件得出,對于自然條件存在差異的其他地區(qū),已有的結論不一定具有適用性,Sreenivas等[18]指出,對于排鹽暗管合理布局參數的選取,結合當地自然條件開展實地調研和試驗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所關注研究區(qū)域位于新疆自治區(qū)焉耆盆地,當地具有干旱地區(qū)的典型氣候特征,降水少,蒸發(fā)大[19],同時由于其位于盆地,靠近博斯騰湖,與許多干旱地區(qū)不同,該地地下水位較高,埋深常年位于3 m以內。在這樣的氣候和水文地質條件下,當地農業(yè)發(fā)展受到土壤鹽堿化的嚴重威脅。因此,有必要在研究區(qū)域開展考慮多因素、多水平不同暗管布局參數的暗管排鹽試驗,研究不同暗管布局參數對于土壤脫鹽的影響。

        對于干旱地區(qū),暗管通常配合非生育期的淋洗進行排鹽。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淋洗定額下,土壤脫鹽效果及作物產量明顯不同[20-21]。在布置暗管條件下,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淋洗定額下,脫鹽率也會明顯不同[22]。但是關于布設暗管特別是不同布局參數的暗管條件下,淋洗定額對土壤脫鹽的影響以及淋洗定額與暗管布局參數對于土壤脫鹽的影響是否有交互作用仍缺乏研究,此外綜合考慮各暗管布局參數以及淋洗定額的影響,建立能夠指導干旱地區(qū)暗管布局及淋洗定額選取的經驗公式是很有意義的。因此,有必要針對具有不同布局參數的暗管開展不同淋洗定額的淋洗試驗,研究暗管排水排鹽條件下淋洗定額對土壤脫鹽的影響。

        基于上述問題,本文在研究區(qū)域開展了淋洗條件下的暗管排水排鹽試驗,研究暗管布局參數中影響土壤脫鹽的顯著因素,對比不同淋洗定額下,相同暗管布局的暗管排水排鹽量與脫鹽率的差異,并在前述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擬合得到脫鹽率經驗公式,以期為干旱地區(qū)暗管合理布局選擇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試驗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焉耆盆地中心 27團 10連,地處北緯 41°54'、東經 86°27',海拔1 052 m,屬霍拉山溝口的開都河古沖洪積扇與開都河中下游沖積平原的緩變區(qū)。平均氣溫8.4 ℃,無霜期175 d,最大凍土深度95 cm。年平均降水量73.1 mm,年平均蒸發(fā)量1 890.1 mm,2018和2020年試驗所在月份(10—11月)月平均蒸發(fā)量分別為47.2和47.0 mm,降水量分別為14.5和0 mm。需要說明的是,2019年該地塊淋洗通過在玉米生育期最后一次灌水施加額外灌水定額完成,且灌溉期間,田間作物尚未完全成熟和收獲,地表覆膜也未揭除,而2018和2020年冬灌時作物已經收獲,地表為裸地。由于2019年淋洗方式以及上邊界條件與2018和2020年差別較大,因此本文未分析其試驗結果。研究區(qū)域土壤以粉砂土為主,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分別約占50%、30%和20%。2018年和2020年試驗前試驗地地下水位分別為2.3和3.0 m,土壤0~40 cm平均含鹽量分別為11.23和11.32 g/kg。研究區(qū)域主要作物為玉米,棉花,番茄,色素椒等。

        1.2 試驗設計及取樣測試方案

        試驗在一塊長約720 m、寬約86 m的試驗田開展。試驗設計考慮的暗管布局參數有間距、埋深和管徑,每個變量設置 3個水平,其中,暗管埋深和間距主要根據已有文獻中推薦的暗管埋深和間距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設置[16,18],暗管管徑采用當地暗管生產廠家的常用管徑。各個參數(變量)和水平之間采用正交試驗設計進行組合,共 9個處理,各處理編號及具體暗管布局參數如表1所示(暗管坡降均為2‰)。每個試驗處理包括3根暗管,其中左右 2根暗管作為保護暗管,中間暗管為監(jiān)測取樣暗管。各個處理共用 1條排水溝,排水溝深約2 m,各個小區(qū)沿暗管方向長度為86 m。各個試驗處理、排水溝及農渠空間位置如圖1所示。

        表1 各試驗處理暗管布局參數Table 1 Subsurface drainage pipe layout parameters of each experimental treatment

        淋洗試驗共進行2 a(2018和2020年),灌溉方式為淹灌。試驗期淋洗由當地農戶根據實際來水量控制灌水時長,通過在支渠監(jiān)測流量過程,在灌水時間內求和計算得到總灌水量,并在整個試驗田上進行平均得到灌水定額。經監(jiān)測,2018和2020年淋洗定額分別為490和288 mm。2020年試驗是在2018年基礎上進行的,但是經過接近2 a生育期施肥引入的鹽分以及土壤在強烈蒸發(fā)下的返鹽作用,試驗期土壤表層含鹽量初始值均在10 g/kg左右,差別不大,且本文分析的主要指標脫鹽率為去除了初始含鹽量影響的均一化指標,因此不考慮 2018年試驗對2020年試驗的累加影響。

        試驗淋洗用水來自上游河流,通過灌區(qū)支渠輸送至田間。經監(jiān)測,2018和 2020年灌水電導率分別為 0.33和0.36μS/cm,折合礦化度分別約為0.44 和0.48 g/L,2 a灌水電導率差別不大,因此不考慮不同年份灌溉水礦化度不同對于試驗結果的影響。結合灌水定額可知,2018和 2020年由于灌水引入田間的鹽分分別約為 215和138 g/m2,該數值遠小于灌水前土壤剖面2 m以內土壤鹽分質量(約為 19 600 g/m2),因此不考慮灌溉水鹽分對土壤鹽分結果的影響。

        為研究土壤水鹽含量變化,在灌溉前和排水過程結束后,分別進行土壤取樣。2018年試驗灌水前后取樣日期分別為10月11日和11月16日,2020年試驗灌水前后取樣日期分別為10月25日和11月13日。2 a取樣時間差異主要由于灌水量不同造成,2018年灌水量(490 mm)明顯大于2020年(288 mm),因此取樣間隔較長。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的試驗中,試驗后期(進入11月后)氣溫較低,大約為5 ℃,日蒸發(fā)量很小,因此不考慮取樣時間間隔造成的土壤水鹽運移影響。而試驗前期,地表存在積水層,水面蒸發(fā)主要影響地表積水層的厚度,此時,土壤水鹽主要是在淹灌水層的作用下向下運移,因此不考慮水面蒸發(fā)對水鹽運移的直接影響。關于水面蒸發(fā)對積水層厚度的影響,通過折減考慮。具體方法為基于田間觀測得到的淹灌水層存在時間長度結合氣象數據中日蒸發(fā)量,計算積水層存在期間的總蒸發(fā)水量,再用監(jiān)測得到灌水定額減去水面蒸發(fā)量,即為折減后的灌水定額,折減后2018和2020年灌水定額分別為466和273 mm。

        土壤樣品通過土鉆取樣得到,取樣深度為2 m(若地下水淺于2 m則取到地下水位深度為止)。豎直方向上每 20 cm取一次樣,平面上在距離暗管不同位置設置 3個土壤取樣點(寬度方向位于田塊中央),以客觀反映土壤脫鹽效果。不同暗管間距對應的土壤取樣的具體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暗管間距土壤取樣點位置Table 2 Soil sampling position with different subsurface pipe spacing

        土壤質量含水率通過烘干法[23]測得,土壤體積含水率通過質量含水率乘以土壤容重獲得。其中,土壤容重通過開挖土壤剖面并利用環(huán)刀取樣獲得,并同時利用激光粒徑分析儀(Mastersizer 2000,英國馬爾文儀器有限公司)測得黏粒、粉粒及砂粒含量,各層容重及顆粒組成如表3所示。對于土壤含鹽量,通過電導率儀(雷磁DDSJ-308F,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測得土壤1:5浸提液電導率(EC1:5),并選取一定數量土樣利用殘渣烘干法[23]測得土壤全鹽量(TDS),率定 EC1:5和TDS關系曲線后,將其余所測得EC1:5轉化為TDS。經率定,試驗所在地TDS和EC1:5關系曲線可以用式(1)來表示

        表3 試驗地土壤容重及顆粒組成Table 3 Soil bulk density and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of experimental position

        式中TDS為土壤全鹽量,g/kg;EC1:5為土壤1:5浸提液電導率,μS/cm。

        為了研究暗管出水流量及鹽分濃度,在暗管排水過程中,對各個處理的中間暗管流量進行監(jiān)測,并對暗管出水進行取樣。暗管出水流量監(jiān)測頻率與暗管出水取樣頻率保持一致,為2~4次/d(排水初期頻率大,后期頻率小)。其中,暗管排水流量通過量筒測體積配合秒表得到,暗管出水水樣通過離心管取得。暗管排水電導率(ECw)通過電導率儀測得,并選取一定數量水樣利用殘渣烘干法[23]測得礦化度(Cw),率定ECw和Cw關系曲線后,將其余所測得ECw轉化為Cw。將暗管排水濃度與暗管排水流量相乘,并在排水時長內求和,得到暗管累積排鹽量。經率定,試驗所在地Cw和ECw關系曲線可以用式(2)來表示

        式中Cw為暗管排水礦化度,g/L;ECw為暗管排水電導率,μS/cm。

        1.3 土壤脫鹽評價指標及分析方法

        為了定量表征土壤脫鹽效果,本文選取脫鹽率作為評價指標。脫鹽率是指研究區(qū)域土壤鹽分的減小值占初始值的比例,它可以評價淋洗和暗管協同作用下土壤層的脫鹽效果,在已有研究中得到廣泛采用[3,24]。土壤脫鹽率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N為脫鹽率,%;S1為土壤鹽分初始值,g/kg;S2為土壤鹽分終值,g/kg。

        由于土壤脫鹽率與所選土壤深度有關,因此在計算前,需要指定土壤深度。本試驗將土壤深度選定為80 cm,該深度為當地主要作物的根系最大深度。

        由于本文試驗不同變量不同水平采用正交試驗進行組合,無法通過直接比較不同處理的試驗結果分析顯著影響因素。因此,本文2.4及2.5部分采用正交試驗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和極差分析法[25]分析影響試驗結果的顯著性因素以及試驗結果和影響因素的相關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淋洗前后土壤含水率變化

        2018和2020 年各處理試驗前后土壤剖面含水率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圖中含水率為其相同深度取樣點的平均值。由圖2可知,對于2018年試驗,灌水前各處理土壤剖面含水率呈現由上到下逐漸增加的趨勢,0~40 cm深度含水率約為0.16 cm3/cm3,180 cm以下含水率接近飽和,約為0.40 cm3/cm3。試驗結束后,各處理土壤剖面含水率仍然呈現由上到下逐漸增加的趨勢,但 0~40 cm含水率明顯增大,約為0.30 cm3/cm3,180 cm以下含水率變化不大,約為0.42 cm3/cm3左右,但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飽和土壤深度明顯上移。由圖3可知,對于2020年試驗,灌水前0~40 cm含水率約為0.13 cm3/cm3,180 cm以下含水率約為0.30 cm3/cm3左右,各處理土壤剖面含水率趨勢與 2018年相似,但整體含水率特別是180 cm處含水率明顯小于2018年(P<0.01),分析原因可能是2020年取樣時間較晚,取樣時地下水位更深(2018年約為2.3 m,而2020年約為3.0 m)。試驗后,土壤0~40 cm含水率約為0.30 cm3/cm3,180 cm處含水率約為0.40 cm3/cm3,趨勢與2018年類似。

        2.2 淋洗前后土壤含鹽量變化

        2018和2020 年各個試驗處理試驗前后土壤剖面含鹽量分別如圖4和圖5所示,圖中含鹽量為其相同深度取樣點的平均值。由圖4可知,對于2018年試驗,灌水前各處理土壤剖面含鹽量呈現上大下小的趨勢,其中不少處理呈現明顯的表聚現象(如A5、A9)。各處理0~40 cm平均含鹽量變化范圍為 6.78~15.68 g/kg,>40~200 cm平均含鹽量變化范圍為2.87~11.27 g/kg。試驗結束后,由于淋洗作用,表層含鹽量明顯減小,各處理土壤剖面含鹽量上大下小的趨勢變?yōu)樯闲∠麓?,各處?~40 cm平均含鹽量變化范圍為2.72~6.12 g/kg,>40~200 cm含鹽量變化范圍為3.88~7.72 g/kg。由圖5可知,對于2020年試驗,灌水前大多處理土壤剖面含鹽量無明顯趨勢,且與 2018年不同,不少處理的土壤含鹽量峰值出現在0.4 m深度位置附近(如A1、A3、A4、A8等),可能是農機在進行作物收獲和去膜時對田間進行了淺耕,導致表層鹽分結晶被翻入0.4 m位置。各處理0~40 cm平均含鹽量變化范圍為4.98~17.66 g/kg,>40~200 cm含鹽量變化范圍為3.74~11.61 g/kg。試驗結束后,由于淋洗作用,各處理表層含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小,但由于淋洗定額小于2018年,因此脫鹽效果不如2018年明顯。各處理土壤剖面含鹽量無明顯趨勢,0~40 cm平均含鹽量變化范圍為1.83~14.60 g/kg,>40~200 cm含鹽量變化范圍為4.14~11.36 g/kg。

        2.3 暗管排水排鹽量

        由于試驗暗管出口設置在排水溝中(圖1),在排水過程中,部分處理(A1、A2、A4)暗管出口處由于排水溝中水位過深,無法進行暗管出流流量監(jiān)測,故而無法分析相同淋洗定額下不同暗管布局參數的暗管出流流量之間的差異,但是仍然可以根據暗管流量和排水電導率隨時間的變化分析暗管出流過程的變化規(guī)律,并通過比較 2 a試驗的暗管累積排水排鹽量的差異,分析淋洗定額對暗管排水排鹽量的影響。2個試驗年份不同處理的暗管流量和排水電導率隨時間變化過程分別如圖6和圖7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圖6和圖7中時間是以開始灌水時刻作為0時刻。各處理不同年份暗管累積排鹽量如圖8所示。

        由圖6可見,各處理的暗管峰值流量變化范圍為38~320 L/h,出流時長變化范圍為245~441 h,但各處理出流過程均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且暗管流量上升過程很迅速,時間短,其中2020年不少處理由于開始出流時間位于晚上(大約為開始灌水100 h后),因此沒能監(jiān)測到暗管出流的上升階段。暗管流量上升速度快而下降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許多淋洗水由大孔隙通過優(yōu)先流的方式直接補給地下水,導致地下水迅速上升,暗管達到峰值流量;在短時間上升到峰值流量后,隨著暗管不斷排水,地下水位不斷降低,暗管流量緩慢減小,直至停止出流,流量下降過程很長的原因是雖然試驗田一側設置有排水溝,但由于田塊寬度較大(86 m),排水溝影響有限,地下水下降主要靠暗管排水,因此地下水下降速度慢。對比同一個處理不同年份的暗管出流過程可以發(fā)現,2020年各處理的暗管排水過程時長和過程流量均小于2018年(A3處理個別時間點除外),從圖8也可以看出,相對于2018年,2020年各處理的暗管累積排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小,主要原因是2020年淋洗定額較小。此外由圖8可見,2020年暗管出流開始時間相對于2018年較晚,分析原因是2020年灌水前地下水位較深,因此地下水上升到暗管埋深位置較晚。

        由圖7可見,不同年份各處理的暗管水流電導率在出流過程中相對平穩(wěn),無明顯變化趨勢,經計算,平均排水電導率為 12.65 mS/cm。僅有部分處理的電導率在暗管剛開始出流及排水過程快結束時存在一定波動,原因是暗管剛開始排水時,排出的水大部分為通過大孔隙滲流到暗管的優(yōu)先流,由于優(yōu)先流在土壤中流速快,淋洗出的鹽分少,所以電導率小,因此此時暗管出流電導偏?。欢敯倒芘潘旖Y束時,暗管流量很小,此時暗管排水水樣的電導率受暗管出口附近淤積的鹽分影響較大,導致部分處理測得的暗管排水末期電導偏大。此外,對比2018和2020年相同處理的暗管排水電導率平均值可以發(fā)現,各處理的暗管排鹽濃度差別不大,但2020年各處理的暗管排鹽平均濃度略大于2018年平均濃度,原因是 2020年各處理的土壤鹽分含量,特別是0.8 m以下的土壤鹽分含量略微大于2018年。由圖8 可見,相對于2018年,2020年各處理的暗管累積排鹽量均明顯下降,這是因為 2020年淋洗定額減小導致各處理的暗管累積排水量明顯下降,而不同淋洗定額下各處理的排鹽濃度差別不大,因此 2020各處理暗管累積排鹽量明顯減小。

        2.4 土壤脫鹽率顯著性影響因素極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根據公式(3)計算2018和2020年各處理脫鹽率,并根據正交試驗極差分析方法,分別分析2018和2020年暗管布局參數對土壤脫鹽率的影響及相關關系,如表4所示。由表4可見,對于2018和2020年,隨著暗管間距減小,土壤脫鹽率逐漸增大(K3>K2>K1),隨著暗管埋深增大,土壤脫鹽率逐漸增大(K3>K2>K1),說明 2018和 2020年80 cm土壤脫鹽率均與暗管間距為負相關關系,與暗管埋深為正相關關系,但對于暗管管徑,2018和2020年K值大小與暗管管徑變化趨勢不一致。2018和2020年土壤脫鹽率在不同暗管埋深下的極差分別為18.35%和14.99%,不同暗管間距下的極差分別為12.11%和10.19%,在不同暗管管徑下的極差分別為3.77%和5.44%,說明暗管埋深和間距均對土壤脫鹽率有一定影響,且暗管埋深對于土壤脫鹽率的影響程度大于暗管間距,而管徑對脫鹽率影響較小。根據極差分析結果,為了達到最大脫鹽率,對于2018年暗管間距、埋深和管徑應分別取為6 m、1.4 m 和160 mm,而對于2020年,暗管間距、埋深和管徑應分別取為6 m、1.4 m 和110 mm,由極差分析結果得到的2 a最優(yōu)暗管布局不完全一致,原因可能是暗管管徑在試驗設計范圍內對土壤脫鹽率的影響無顯著性,導致2 a結果不一致,因此在極差分析的基礎上,仍需要通過方差分析檢驗個試驗因素對土壤脫鹽率影響的顯著性。

        表4 不同暗管布局參數下土壤脫鹽率極差分析Table 4 Range analysis of soil desalinization rate under different subsurface drainage layout parameters

        為了驗證各布局參數對脫鹽率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結合正交試驗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別計算 2018和2020年各影響因素對應F值及顯著性,如表5所示。由表5可見,對于2018和2020年2 a不同淋洗定額的試驗,暗管埋深和暗管間距對80 cm土壤脫鹽率均有顯著影響,這是因為隨著暗管間距減小,單位土體擁有的暗管越多,因此能排出的鹽分越多,而暗管埋深越大,其能夠將地下水降到的位置就越深排出的水分也就越多,與之對應排出的鹽分也就越多。由表5還可以看出,不同淋洗定額試驗下,暗管管徑在試驗設計范圍內均對80 cm土壤脫鹽率無顯著性影響,原因是試驗所設置的暗管管徑水平為常用的 3種暗管直徑,對于常用管徑,最小管徑也能滿足暗管充分排水,因此管徑對80 cm土壤脫鹽率無顯著性影響。這也解釋了前述由極差分析結果得到的2 a最優(yōu)暗管布局不完全一致的原因。

        表5 土壤脫鹽率影響因素F檢驗值Table 5 F-test value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soil desalination rate

        此外,分析表4中2018和2020年各處理脫鹽率數據可以發(fā)現,相對于2018年,2020年由于淋洗定額減小,各個處理脫鹽率顯著減小(P<0.01)。為檢驗淋洗定額與暗管布局參數對于土壤脫鹽率影響是否具有交互作用,利用SPSS計算可得淋洗定額與暗管間距、埋深和管徑對于土壤脫鹽率的交互作用F值分別為0.1、0.8和0.6,均小于臨界值,可見淋洗定額與暗管布局參數對土壤脫鹽率變化無交互影響。

        2.5 脫鹽率經驗公式及其應用

        根據2.4部分研究結果,在試驗條件下,為了達到最大脫鹽率,暗管間距和埋深應分別取為6和1.4 m,而暗管管徑則對土壤脫鹽率無顯著影響,可在90~160 mm范圍內取值。然而該布置參數是基于試驗設置的三個變量三個水平得到的結論,受限于試驗水平數的影響。此外,該布置僅以增加土壤脫鹽率為目標,而未考慮暗管施工費用的影響。在實際工程中,最優(yōu)暗管布置應為在滿足脫鹽目標下的最經濟暗管布局。因此,本部分將基于前述試驗數據和結論,擬合得到土壤脫鹽率與暗管布局參數的定量關系,在此基礎上,考慮暗管施工費用,研究最優(yōu)暗管布局參數。

        根據2.4部分結論,土壤脫鹽率與暗管間距和埋深呈近似負相關和正相關關系,與暗管管徑無顯著關系,且淋洗定額與暗管布局參數對土壤脫鹽率變化無交互影響。因此考慮用如式(4)形式的多元線性方程對脫鹽率(N)進行擬合

        式中L為暗管間距,m;D為暗管埋深,m;I為灌溉定額,m;a、b、c、d為待擬合參數。

        將2018和2020年各處理脫鹽率分別作為率定值和驗證值。經擬合,a、b、c、d分別為-0.8、28、58、-14。將根據試驗結果計算得到的脫鹽率(觀測值)與根據該經驗公式擬合得到的脫鹽率(模擬值)作在 1:1直線附近,如圖9所示。經計算,對于2018年率定值,脫鹽率模擬值與觀測值R2為0.96,RMSE=2.95%,對于2020年驗證值,脫鹽率模擬值與觀測值R2為0.94,RMSE=5.89%,說明率定和驗證的模擬值與觀測值趨勢一致,且誤差均較小,所得經驗公式可以用于指導研究區(qū)域的暗管工程布局。

        以本研究區(qū)域為例,該區(qū)域試驗前土壤0.8 m深度以內平均含鹽量為8.6 g/kg,而新疆地區(qū)棉花的耐鹽閾值可以取為5.5 g/kg[26-27],則目標脫鹽率為36%。為節(jié)約水資源,將灌溉定額設置為300 mm[24],則此時由式(4)得出,暗管合適間距和埋深滿足D=0.03L+1.16。實際工程中,暗管工程造價由土方量及暗管材料費決定,如式(5)所示

        式中L0為待鋪設暗管農田的總寬度;Q、Q1和Q2分別為總費用、土方費用及材料費用,元;q1為土方單價,元/m3;q2為單根暗管價格,元/m;w為暗管施工時開挖溝的寬度, m。

        由公式(5)可見,工程造價與暗管間距呈負相關,即暗管間距越大,工程造價越低。實際施工時,暗管最大埋深取決于當地地下水位、鋪管機最大開挖深度等,對于本研究,冬灌前地下水位位于2 m以下,而試驗所設置最大暗管埋深為1.4 m,因此在試驗研究范圍內,暗管最合適埋深可以取為1.4 m,根據經驗公式,此時暗管間距為8 m,由于暗管管徑在試驗范圍內對土壤脫鹽無顯著性影響,且暗管管徑越大,單價越高,因此為節(jié)約工程造價,暗管管徑可以取為90 mm,此時采用300 mm的淋洗定額進行冬灌,即可以滿足36%的目標脫鹽率。

        3 討 論

        暗管排鹽條件下土壤脫鹽率受到暗管布局參數的影響,根據本文分析結果,暗管管徑在常見的管徑范圍內對于土壤脫鹽率無明顯影響,而管徑較小的暗管成本較低,因此可以選用90 mm的波紋管作為暗管;暗管間距和埋深均對土壤脫鹽率有顯著性影響,脫鹽率與暗管間距和埋深分別呈負相關和線性正相關。除暗管布局參數外,土壤脫鹽率還受到淋洗定額的影響。根據本文分析結果,相同暗管布局參數下,較大淋洗定額對應的土壤脫鹽率顯著高于較小淋洗定額的土壤脫鹽率,但暗管布局參數與淋洗定額對土壤脫鹽率的影響無交互作用。脫鹽率和暗管間距、埋深以及灌水定額近似滿足N=-0.8L+28D+58I-14。對于研究區(qū)域,考慮節(jié)約水資源和節(jié)省工程造價,在目標脫鹽率為 36%條件下,合適暗管埋深為1.4 m,間距為8 m,暗管管徑為90 mm,此時采用300 mm的淋洗定額進行冬灌,即可以滿足脫鹽要求。

        本文推薦的暗管布局參數與陳誠等[14]推薦的 120~150 cm 作為沿海地區(qū)灘涂地區(qū)暗管埋深以及蘇挺[16]推薦的1.5 m適宜埋深作為合適埋深均較為接近,但與楊玉輝等[17]推薦的20 m作為高地下水位的膜下滴灌農田暗管合理間距存在一定差異,分析原因主要是楊玉輝等[17]研究區(qū)域地下水埋深(0.6~1.0 m)明顯小于本文研究區(qū)域(2.0 m以下)。已有研究考慮暗管布局參數不夠全面,本文所推薦的暗管布局是綜合考慮暗管間距、埋深以及管徑三種布局參數對土壤脫鹽影響后得到的結論,且該結論得到了2 a試驗的驗證。本文還證明增加淋洗定額會顯著增加土壤脫鹽率,這與竇旭等[22]的研究結果一致。但已有的這方面研究大多基于同一種暗管布局研究淋洗定額對土壤脫鹽的影響,本文還證明暗管布局參數和淋洗定額對土壤脫鹽率影響無交互作用,并將淋洗定額作為脫鹽率的影響因素,和暗管布局參數一同考慮在擬合得到的脫鹽率經驗公式中??紤]到暗管布局參數也受到土質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不同土質情況下的合適暗管布局參數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此外,本文設置的淋洗定額水平數較少,得到的脫鹽率經驗公式在不同淋洗定額下的模擬效果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4 結 論

        通過布置不同暗管布局參數的暗管排鹽工程,并配合不同淋洗定額進行淋洗試驗,結合試驗數據進行分析,結論如下:

        1)暗管排水過程中,暗管排水流量先迅速增加,后緩慢減小,而暗管排水電導率相對平穩(wěn),其主要與所在土壤剖面含鹽量水平有關,而與淋洗定額及暗管流量無關,且暗管排水和排鹽總量均隨著淋洗定額的減小而減小。

        2)80 cm以上土壤脫鹽率與暗管間距呈顯著負相關,和暗管埋深呈顯著正相關,而和管徑無顯著性關系,和淋洗定額呈顯著負相關,且淋洗定額與暗管布局參數對土壤脫鹽率影響無交互作用。

        3)綜合研究區(qū)脫鹽率經驗公式,考慮節(jié)約水資源和節(jié)省工程造價,在目標脫鹽率為 36%條件下,合適暗管埋深為1.4 m,間距為8 m,管徑為90 mm。此時采用300 mm的淋洗定額進行冬灌,即可以滿足脫鹽要求。

        猜你喜歡
        暗管含鹽量脫鹽
        高鹽廢水綠色脫鹽用于洗滌環(huán)氧樹脂的實驗研究
        含鹽量及含水率對鹽漬土凍脹規(guī)律影響試驗研究*
        鋪設不同反濾層對暗管排水排鹽效果的影響
        農技服務(2022年1期)2022-02-20 10:52:14
        二醋酸纖維素脫鹽膜制備及耐污染性能研究
        能源工程(2021年5期)2021-11-20 05:50:48
        黃河三角洲鹽漬土有機氮組成及氮有效性對土壤含鹽量的響應*
        什么是水的含鹽量?
        南通通州查處暗管偷排企業(yè) 正面調查受阻撓 調取水量來突破
        印染企業(yè)主私設暗管超標排放水污染物移送行政拘留案
        秦陵陪葬坑土遺址安全含鹽量探究
        原油脫鹽脫水操作優(yōu)化分析
        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 国产久色在线拍揄自揄拍| 蜜桃传媒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四虎| а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一区二区丁香婷婷|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日韩欧美| 手机在线免费观看的av|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97免费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久久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三人|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黄片在线观看大全免费视频| 国产黑丝美女办公室激情啪啪 | 黄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91久久国产露脸国语对白|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尤物| 白色橄榄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日产乱码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videosse精子|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网站|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无码精品ⅤA| 开心久久综合婷婷九月|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不卡海量 | 日本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人妻有码av中文幕久久| 亚洲成av人影院| 国产女精品| 日本在线无乱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