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賽男 白琳琳
(北京航天總醫(yī)院,北京,100050)
2型糖尿病常見于中老年群體當中,病程相對較為漫長,常伴有糖尿病足、心腦血管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多種并發(fā)癥[1]。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病后如不及時進行護理治療,很容易使患者情緒波動,失去治療信心,降低治療依從性,不僅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同時也會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因此探尋有效護理干預措施成為臨床關注重點[2]。優(yōu)質護理干預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疾病認知等各個方面加以積極干預,護理內容更具全面性、系統(tǒng)性及科學性,有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本文選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航天總醫(y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航天總醫(y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2例。對照組中男42例,女30例,年齡54~82歲,平均年齡(68.3±3.5)歲;觀察組中男40例,女32例,年齡53~81歲,平均年齡(67.4±3.3)歲。研究期間,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措施。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患者診斷符合國家醫(yī)學會所頒發(fā)的關于2型糖尿病標準;2)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調查。
1.3 排除標準 1)未獲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同意;2)排除嚴重精神異常患者。
1.4 護理方法
1.4.1 對照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干預措施。
1.4.2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 1)心理護理干預:患者由于自身疾病關系,易產生失眠、頭痛等諸多不適癥狀,同時,焦慮、抑郁、緊張等不良情緒會表現(xiàn)異常明顯,此時,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內心想法,并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進而降低患者不良心理,增強其治療信心,提升護理依從性[3-4];2)健康教育:為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2型糖尿病病理原因、治療方式、用藥過程中注意事項、院內外護理方式等相關知識,使其對自身疾病具有一定了解,提升其院內外自我管理能力,充分了解該疾病臨床特征、表現(xiàn),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與不良反應,提升其自我監(jiān)測能力[5-6];3)睡眠護理:定期為病房進行清潔與消毒,保證通風性能良好,適宜溫濕度,禁止在病房中出現(xiàn)劇烈或分貝較高語言與聲音,降低患者受外界聲音刺激,告知患者在睡前不可使用刺激類事物與導致其興奮類飲品,禁止劇烈活動存在,為其播放適宜音樂或佩戴眼罩促進患者入眠,若患者入睡十分困難可給予其適當安神藥物幫助其提升睡眠質量,糾正患者臥床時間、睡眠體位與睡眠時間,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與生活習慣。
1.5 觀察指標 1)采用PSQI量表分析比較2組患者睡眠質量;2)對2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礙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并將2組患者通過護理后,F(xiàn)BG、2 hPG血糖以及睡眠時間進行比較分析。
2.1 2組患者FBG、2 hPG水平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FBG、2 hPG評分均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2.2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 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優(yōu)質護理進行干預可明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緩解患者抑郁情緒,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及睡眠質量,但本研究納入樣本量有限,研究結果有無代表性仍需臨床多渠道、多中心選擇樣本,以增加樣本量施行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