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娟
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yī)院小兒骨科,福建福州350007
隨著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發(fā)生的變化,骨折事件和骨折風險發(fā)生率均呈現(xiàn)出一定的升高趨勢[1]。小兒人群作為特色人群來說,由于年齡較小、骨骼強度不夠、天性好奇愛動,從而導致骨折發(fā)生率水平更高[2-3]。骨折會使患兒出現(xiàn)多種臨床癥狀,如畸形、腫脹、疼痛等,且會導致其活動受限,嚴重影響其生活質(zhì)量及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其正常發(fā)育受到影響。目前臨床對骨折患兒主要采用手術進行治療,對于骨折患兒來講,術后功能鍛煉是一個必須經(jīng)歷的階段,對其骨折愈合具有重要意義,并且會直接影響其今后的正常行為活動[4-5]。鑒于此,該文為探討舒適護理干預方法應用于患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具體臨床效果,方便選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小兒骨折患兒144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比較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小兒骨折患兒144例。隨機將患者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兒72例。研究組72例患兒中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21±1.51)歲。對照組72例患兒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11±1.41)歲。兩組患兒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該研究方案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經(jīng)臨床診斷均確診為下肢骨折;②均符合骨折手術相關手術指證;③患兒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手術前合并感染的患兒;②治療、護理依從性較差的患兒;③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
1.3.1 對照組 該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術后功能鍛煉干預,具體包括:按照統(tǒng)一的護理干預流程,指導患兒和患兒家屬開展骨折術后功能鍛煉。首先,進行床上活動,要求患兒保持仰臥位,小腿自然伸直,緊貼床面,然后對股四頭肌進行舒縮鍛煉和踝關節(jié)的背伸鍛煉,盡量告知家屬幫助患兒保持每次拉伸10 s以上,逐步放松,5次/d。然后,根據(jù)醫(yī)生醫(yī)囑進行適時離床活動,從床邊站立開始,然后試行走,護理工作人員對過程進行保護性的監(jiān)控,如有突發(fā)情況及時應對。
1.3.2 研究組 該文患者給予舒適護理理念指導下的功能鍛煉干預,具體措施在對照組基礎上還包括:①成立舒適護理工作小組。由主管護師、責任護士和相關工作人員組建成立舒適護理工作小組,負責整體護理工作方案的制定,并建立相應的研討、交流和對應的考試機制。②舒適的環(huán)境干預。對患兒住院環(huán)境進行精心布置,可張貼一些術后功能鍛煉的演示圖畫,引起患兒的興趣,方便他們模仿學習。同時,營造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注意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③舒適的心理干預。很多患兒在術后鍛煉的過程中,由于年紀較小,對于疼痛耐受情況不佳,容易在康復鍛煉時出現(xiàn)心理波動甚至是哭鬧等情況。護理人員要及時預測和發(fā)現(xiàn)這類問題,采用語言安慰、動作安撫等方式,舒緩患兒心理情緒,并對患兒的積極表現(xiàn)給予鼓勵和激勵,不斷提升對于功能鍛煉的依從性。護理人員需以良好的態(tài)度面對患兒,與患兒進行親切的交流,一起談論患兒感興趣的話題,取得患兒興奮,使其主動配合功能鍛煉。④針對性的疼痛干預??梢圆捎梦锢矸椒ǜ纳苹純禾弁辞闆r嗎,諸如可以采用冷敷的方式等。同時對于患兒提出的疼痛異常情況給予積極關注,能夠?qū)μ弁搭愋瓦M行科學判斷和鑒別,對于異常情況要避免患兒遭受二次傷害,應及時停止鍛煉并進行相應調(diào)整。指導患兒家屬教會患兒進行呼吸調(diào)節(jié)法,或者可以通過播放音樂、做游戲等方式來分散患兒對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時可以給予藥物鎮(zhèn)痛的方式進行干預。⑤舒適的體位護理。根據(jù)患兒手術情況和具體受傷位置,指導患兒抬高患肢,有效的改善局部血液回流情況,降低肢體可能出現(xiàn)的腫脹。此外,還要注意采用軟墊等材料避免對患兒肢體的壓迫和受力,降低患兒肌肉的緊張程度。⑥飲食護理。患兒飲食應色、香、味俱全,以高維生素、高蛋白質(zhì)為主,并且保證飲食含鈣豐富,不僅能增加患兒食欲,還有利于組織修復及骨骼生長。但是在其同階段飲食也存在很大不同,骨折愈合早期,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多進食果蔬、豆制品等,不能進食肥膩滋補食物。骨折愈合中期,需補充高營養(yǎng),以此來滿足骨痂生長需求,促進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后期,骨痂已經(jīng)生長,并且瘀腫也得以吸收,這時無飲食禁忌,可給予骨湯、雞湯等。⑦功能鍛煉護理。在患兒功能鍛煉期間,護理人員需進行積極協(xié)助,一般在餐后30 min進行,鍛煉前,患兒需排空大小便,并且在訓練期間及時詢問感受。早期進行關節(jié)屈曲活動、肌肉長收縮運動等。同時,讓家屬參與其中,使其掌握鍛煉技巧,進而在患兒出院后能堅持科學鍛煉。
對兩組患兒的關節(jié)功能恢復指標、疼痛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和比較。
疼痛情況采用VAS評分方法:得分范圍0~10分,得分越高說明疼痛程度越嚴重。
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diào)查方法進行統(tǒng)計:由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從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中進行選擇??倽M意=(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兒的關節(jié)活動度和關節(jié)功能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兒的關節(jié)活動度和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組患兒的關節(jié)活動度和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兒的V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VA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1兩組患兒關節(jié)功能恢復指標比較[(±s),分]
表1兩組患兒關節(jié)功能恢復指標比較[(±s),分]
組別 關節(jié)活動度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t值P值 關節(jié)功能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t值 P值研究組(n=72)對照組(n=72)t值P值27.84±3.45 27.69±3.61 0.255 0.800 89.35±6.34 79.34±7.36 8.744<0.001 72.310 53.462<0.001<0.001 55.38±5.31 55.64±5.41 0.291 0.772 92.35±6.34 86.35±7.61 5.140<0.001 37.933 27.909<0.001<0.001
表2兩組患兒護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較[(±s),分]
表2兩組患兒護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較[(±s),分]
組別VA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t值 P值研究組(n=72)對照組(n=72)t值P值7.89±1.36 7.76±1.41 0.563 0.574 3.55±1.04 5.39±1.11 10.264<0.001 21.510 11.207<0.001<0.001
研究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為95.8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兩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比較[n(%)]
通常情況下,對于兒童來說,年齡較小、易動頑皮,自我保護意識差,同時受骨骼發(fā)育尚未完全等情況的綜合影響,小兒骨折的臨床風險較高,小兒骨折的發(fā)病率也較高[6-7]。小兒骨折在小兒骨科較為常見,其骨折部位一般在四肢。一旦小兒骨折,帶來的疼痛感是非常劇烈的,進而使其無法配合進行后續(xù)鍛煉,依從性較差,不僅嚴重降低患兒生活質(zhì)量,同時給患兒今后的生長發(fā)育帶來一定阻礙,影響了肢體功能的健康發(fā)揮。骨折術后功能鍛煉會帶給患兒一定痛苦,導致其常常不能較好地進行功能鍛煉,進而影響手術康復效果。由此可見,必須對小兒骨折患者術后功能鍛煉引起重視,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康復鍛煉效果,對小兒骨折的臨床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臨床治療小兒骨折以手術治療為主?;純盒g后往往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鍛煉,從容有效地促進患兒肢體康復。但是,由于在肢體功能鍛煉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受,會很大程度上降低患兒康復過程中的依從度,從而延緩了患兒術后康復[8]。
臨床經(jīng)驗表明:給予骨折患兒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和方法,對于改善患兒功能鍛煉效果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9]。以往針對于小兒骨折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以常規(guī)的醫(yī)院護理干預為主,護理過程中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從而導致患兒在接受護理干預后的對于護士和醫(yī)生的指導遵循效果不佳,尤其是對于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來說,整體鍛煉效果并不理想。鑒于此,該院積極總結(jié)分析臨床護理經(jīng)驗的基礎上,建議以患兒以及患兒家屬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方法,采用舒適護理的思維方式,將舒適融合護理干預的全過程。舒適護理是一種重視患者身心感受的護理模式,能提高患者舒適度、促進護患關系,并且提高疾病恢復效果,其主要目的就是讓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有更加舒適的體驗,進而改善預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采用了舒適環(huán)境干預、舒適心理干預、針對性疼痛干預和舒適體位護理、飲食護理等措施和方法,為患兒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功能鍛煉壞境,減少不良因素的影響,提高康復配合度。護理人員重視患兒心理狀態(tài),積極參與到患兒日?;顒又?,取得其信任,并且給予安慰與鼓勵,提高功能鍛煉積極性。疼痛是對患兒功能鍛煉影響較大的一個因素,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采用冷敷、轉(zhuǎn)移注意力等方式緩解疼痛,減少疼痛對其依從性的影響,進而積極配合康復鍛煉。指導患兒取合適體位,使其助于舒適狀態(tài),降低患兒肌肉的緊張程度,促進骨折愈合。加強飲食指導,在患兒不同恢復階段為其相應的飲食指導,對病情康復也具有積極作用。加強功能鍛煉管理,選擇合適的功能鍛煉時間,并且叮囑患兒注意事項,合理安排鍛煉內(nèi)容,提高功能鍛煉效果。在整個過程中,患兒家屬參與其中,進一步落實舒適護理,提高功能鍛煉效果。以往方面有效的改善了患兒的術后功能鍛煉情況,對于患兒術后的早日康復和術后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和提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從上文數(shù)據(jù)分析:護理干預后,兩組患兒的關節(jié)活動度和關節(jié)功能評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組患兒的關節(jié)活動度和關節(jié)功能評分分別為 (89.35±6.34)分、(92.35±6.34)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該結(jié)果與鹿黎靜[10]研究中研究組患兒護理后關節(jié)活動度為(88.67±5.55)分、關節(jié)功能評分為(91.96±7.28)分的結(jié)果類似,說明將舒適護理應用于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可起到促進患兒關節(jié)功能恢復的作用。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VAS評分為(3.55±1.0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該結(jié)果與程劍[11]的研究結(jié)果中觀察組患兒護理后的VAS評分(3.36±0.84)分基本一致,說明將舒適護理應用于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可起到降低患兒術后疼痛感的作用。研究組的滿意度為95.8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56%(P<0.05),該結(jié)果與衣?lián)Q超等[13]研究結(jié)果中研究組患兒家長滿意度(95.00%)基本相同,說明將舒適護理應用于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可起到提高患兒家長滿意度的作用,可使其積極配合,進而提高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將舒適護理應用于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能夠促進患兒關節(jié)功能恢復,有效提升護理滿意度,整體臨床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