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強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口腔科,山東泰安271000
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在牙科中是一種常見疾病,其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該疾病主要指炎癥存在于牙齒的根尖部位和周圍位置,一旦患上該疾病,倘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會對患兒牙齒的正常功能及牙列完整造成嚴重影響,嚴重時甚至影響其乳恒牙分正常替換發(fā)育[1-2]。目前,根管治療術是治療乳牙慢性根尖周炎首選方式,但根管充填材料對于根管治療成功有著重大意義。碘仿糊劑、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氫氧化鈣糊劑均是臨床常用根充材料,但這一些根充材料可加重患兒疼痛感,治療效果欠佳[3-4]。近些年,臨床逐漸使用Vitapex糊劑治療乳牙慢性根尖周炎,該糊劑屬于一種較為新型根管充填糊劑,其治療效果顯著,可減少不良情況發(fā)生[5-6]。該研究對2019年7月—2020年7月該院收治94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兒臨床資料方案給予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會批準,方便選擇該院收治94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兒臨床資料。納入標準:確診是乳牙慢性根尖周炎;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其他牙周疾病者;肝腎功能疾病者;精神心理障礙??;中途退出者。按隨機數(shù)表分為兩組。對照組47例,男25例,女22例;最小6歲,最大13歲,平均(7.88±1.09)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1.4年,平均(6.43±1.56)個月。研究組47例,男24例,女23例;最小6歲,最大12歲,平均(7.91±1.23)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2年,平均(6.69±1.54)個月。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前,患兒均接受X線檢查,對其根尖、根分叉病變、乳牙根吸收狀況進行觀察。去除患牙腐質(zhì),將髓頂揭開,除去根管殘髓和壞死組織,預備常規(guī)根管,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和0.9%的生理鹽水交替沖洗。若患兒有瘺管情況,用3%的雙氧水對根管口進行加壓沖洗,標準沖洗液可順利排出,根管用棉捻擦拭,直至棉捻的表面不存在污染物。研究組使用Vitapex糊劑治療,在根管處插入Vitapex糊劑,使其尖端達至根尖約為1/3位置,糊劑合理加壓使其進入至根管,注射器緩慢抽提,直至根管口呈黃色糊劑則將注射器移掉,清除根管口的剩余糊劑,以磷酸鋅水門汀為墊底,用復合樹脂永久充填。對照組使用氧化鋅丁香油糊劑,逆時針將糊劑緩慢導入至根管,直至根管充滿糊劑,墊底與充填方法和研究組相同;術后常規(guī)進行X線檢查,定期復查。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療效標準:顯效:患兒臨床癥狀消失,且咀嚼功能已恢復正常;有效:患兒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且咀嚼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患兒臨床癥狀和咀嚼功能等均無改變,甚至加重;對比兩組治療填充時間與牙齦愈合時間;對比兩組不良情況;兩組疼痛度根據(jù)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0~10分,分低疼痛輕[7-8]。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臨床有效率95.74%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兒臨床效果比較[n(%)]
研究組治療填充時間 (8.06±2.25)min與牙齦愈合時間(11.15±3.36)d比對照組短,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患兒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表2兩組患兒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治療填充時間(min) 牙齦愈合時間(d)對照組(n=47)研究組(n=47)t值P值11.76±5.69 8.06±2.25 4.146<0.05 17.52±7.28 11.15±3.36 5.447<0.05
研究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兩組患兒不良情況比較[n(%)]
研究組疼痛(1.08±0.35)分比對照組(2.69±0.43)分低,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4。
表4兩組患兒疼痛度比較[(±s),分]
表4兩組患兒疼痛度比較[(±s),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7)研究組(n=47)t值P值6.68±1.53 6.64±1.41 0.132>0.05 2.69±0.43 1.08±0.35 19.908<0.05
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在臨床口腔科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疾病,是引起小兒牙齒疾病主要因素。小兒乳牙結構與成人比,其乳牙結構十分特殊及牙齒脆弱,容易受齲齒、創(chuàng)傷等因素影響,導致乳牙慢性根尖周炎發(fā)生,使得小兒乳牙替換和發(fā)育出現(xiàn)問題,嚴重影響其正常咀嚼功能[9-10]。目前,臨床多用根管治療方式治療乳牙慢性根尖周炎,但由于小兒年齡較小,其配合度較低,因此,在短時間內(nèi)結束治療對小兒預后具有重大意義[11]。為探討Vitapex糊劑對小兒乳牙慢性根尖周炎臨床效果及疼痛度分析,該研究對該院收治94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兒資料予以分析。
該研究顯示:研究組治療填充時間為(8.06±2.25)min、牙齦愈合時間為(11.15±3.36)d,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牙齒松動、脫落等不良情況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疼痛(1.08±0.35)分比對照組(2.69±0.43)分低(P<0.05);研究組臨床有效率95.74%高于對照組82.98%(P<0.05),結果與歐陽梅南[12]研究結果[研究組干預總有效率為93.33%,比對照組的70.00%高 (P<0.05)]相符。表明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兒使用Vitapex糊劑治療,可減輕患兒疼痛度,縮短治療填充及牙齦愈合時間,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能進一步提升其治療效果。分析原因考慮是:目前,治療乳牙慢性根尖周炎主要通過將根管注射糊劑填充骨質(zhì)疏松的部位,因此,臨床合理選擇有效根管填充物質(zhì)對于患兒有重大意義[13-14]。在市場上,根管填充糊劑眾多,其中以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最為常見,其屬于一種傳統(tǒng)的根管充填材料,丁香油酚可顯著抑制多種細菌,充填后會逐漸凝固,且能持續(xù)消毒,而超充部分也會吸收;但是,在治療過程中,其刺激氣味較重且滲透性相對較差,治療療效不大理想[15-16]。
據(jù)大量臨床研究顯示,Vitapex糊劑作為一種根管填充糊劑,其治療安全性和根管滲透性顯著,是由氫氧化鈣和碘仿等物質(zhì)組成,其中氫氧化鈣中和炎性物質(zhì)作用較強,可促使硬組織快速形成;而碘仿具有消毒防腐作用,其消毒殺菌時間較長且無刺激氣味,兩種物質(zhì)相容性增強具有重要作用[17-18]。通過消毒患牙,Vitapex糊劑用注射器吸入,并將其插入到根管中,同時依據(jù)患兒的耐受度緩緩加壓注入,與其他根管填充劑比,Vitapex糊劑治療方式操作簡單快捷,有利于患兒配合,將其用于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治療中,治療效果較理想[19-20]。受外部環(huán)境與樣本例數(shù)等因素,兩組臨床依從性待臨床研究予以分析補充。
綜上所述,臨床使用Vitapex糊劑治療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兒,可緩解患兒疼痛度,縮短治療填充及牙齦愈合時間,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能有效提升其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