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聞倩
摘 要: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實施策略包括制定生活化的數學教育目標;選擇生活化的數學教育內容,即與生活聯系的具有啟蒙性、實用性的,包含簡單數學邏輯關系的教育內容;組織生活化的數學教育形式(結合日常生活的隨機教育,在游戲中體會數學的樂趣);利用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材料;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數學教育環(huán)境,包括主題背景和區(qū)角活動的游戲情境。
關鍵詞:數學教育; 生活化; 實際問題
中圖分類號:G613.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02-042-002
一、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內涵
現實生活是幼兒數學概念的來源。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實施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多層次綜合過程,需要我們不斷探究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實施的策略,讓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實施策略
(一)制定生活化的數學教育目標
在研究中觀察到,幼兒園的數學教育主要有以主題劃分的綜合教育課程、以領域劃分滲透式領域課程和單學科的“通向數學”課程等。在具體活動目標方面,如小班活動“相同卡片在一起”中,教師將目標表述為:“能根據材料物品的相同點進行配對并能放置在一起;可以發(fā)現物品的顏色和圖案是相同或不同。”很明顯目標過于單一,只關注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而忽視了情感態(tài)度和其他方面的發(fā)展。結合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活動目標要求,將此活動目標設為“能根據物品的相同點進行配對,并能擺放到一起;能發(fā)現物品顏色、花紋的相同與不同;樂于發(fā)現生活中的相同與不同?!?/p>
(二)選擇生活化的數學教育內容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幼兒不僅會覺得數學存在于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感覺數學在生活中解決日常問題的樂趣,這將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1.選擇與生活相關的實用性和啟蒙性的數學教育內容
學習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問題:如統(tǒng)計幼兒每天的出勤人數,可采用插標記牌、擺放照片,點數班級實到和請假幼兒人數等;計算一個月的晴朗、多云和雨天的數量,并判斷該月主要的天氣特征……將枯燥繁瑣的統(tǒng)計問題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幼兒更熟悉更愿意接受相應的數學知識。有些教師沒有按照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過分強調過深過偏的內容,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灌輸給兒童,導致許多兒童害怕學習數學。因此,在選擇內容時,必須淡化這些抽象概念,并選擇一些簡單但實用具有啟蒙性的數學教育內容。
2.選擇生活中包含簡單數學邏輯的教育內容
小班數學活動“晾襪子”(成對物體一一對應)中,讓幼兒夾襪子不僅鍛煉幼兒一一對應的技巧,還培養(yǎng)了幼兒的精細動作能力、熱愛勞動的意識,廢舊衣物還可以用來豐富區(qū)角。如進餐時,用幼兒的碗筷數量或桌、幼兒與食物的數量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自己與餐具的對應關系;如通過整理活動玩具、材料等,引導幼兒了解不同形式的分類等。數學教育內容的選擇可以在生活中尋找有邏輯關系的內容,可以使幼兒感覺周圍環(huán)境有規(guī)有序,有利于幼兒思維的發(fā)展。幼兒思維發(fā)展對于數學內在的邏輯性、抽象性、精確性以及應用性有著特殊的需要。
(三)組織生活化的數學教育形式
生活化的數學教育要求教師在不受教學形式限制的情況下,彈性而隨機地開展數學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玩耍中學”“環(huán)境中學”。
1.貫穿于日常生活活動中的隨機教育
晨鍛拍球時,可以鼓勵幼兒計數,大聲說出拍球個數,這樣不僅可以發(fā)展幼兒運動協(xié)調能力,還可以給幼兒創(chuàng)設想說敢說會說的點數統(tǒng)計環(huán)境,將體育與數學、語言領域相結合。當餐后散步時,可以觀察各種物體的形狀,有些屋頂就像梯形;花壇、池塘像圓形等。日常生活活動中的數學資源是取之不盡的,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已有經驗達到學習及應用的目的。教師要成為一個有心人,巧妙地抓住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數學情境,并靈活運用時間隨機地進行數學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對幼兒的數學學習和解決問題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2.在游戲活動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在商店游戲時,就會有使用“錢幣”購物需要找零問題,這就讓幼兒學習了計數、運算以及分類擺放等。教師應善于捕捉游戲中的數學教育機會,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各種游戲活動中都可能包含各種數學信息。在游戲活動中滲透數學,不僅可以使更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而且可以讓幼兒的思維變得更加敏捷。
(四)利用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材料
提供材料是操作的先決條件,幼兒容易對這些單一的操作材料缺乏長久的興趣。羅杰斯認為“孩子不經常接觸或需要的內容越多,學習的被動依賴性就越大。只有當孩子認為學習內容與自己有關時,他才能全身心充分參與并進行意義學習”。教具是數學活動的載體,是幼兒數學活動思維的物質基礎。因此,選擇生活化材料不僅可以滿足幼兒操作的需要,而且會讓孩子感到親切,讓幼兒的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提供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鼓勵讓孩子和家長參與到收集生活中數學材料的行列中。收集如貝殼、石頭、種子等自然物品,使幼兒在數量概念、排序方面得以發(fā)展;收集如瓶子、紙盒子、吸管等日用品,用于比較、分類、計數等學習。這些生活用品只要干凈安全就都可以使用。很多幼兒園都會創(chuàng)設統(tǒng)一的廢舊物品收集站,各班教師和幼兒都可以公用這些材料和資源。由于這些物品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并由兒童自己收集的,他們對所使用的材料更加喜歡、熱情和小心。
(五)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數學教育環(huán)境
兒童的生活與環(huán)境密不可分,兒童在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中獲成長。組織和創(chuàng)設一個適合兒童可以發(fā)揮最大作用并充分利用的環(huán)境非常重要。
1.在主題活動背景下開展數學學習活動
主題的來源之一是各領域,即主題是基于某些領域設計的,也可以數學教育為主題設計。如主題“超市購物”主要是在數學領域,并滲透了其他幾個領域。如參觀各類超市、買5元東西等,涵蓋了物品分類、認識錢幣、5以內加減運算等知識。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與兒童日常生活經驗相關的主題情境,并將數學教育有機地結合到主題活動中。
2.在區(qū)角游戲的情境中開展數學活動
在益智區(qū)的藥瓶裝藥游戲中,按照藥瓶上點數放置不同顏色的藥丸,加深幼兒的點數、顏色分類能力;建筑區(qū)各形狀的積木,如長方體、三角形、半圓形……豐富了幼兒對圖形的認識,也在搭建過程中培養(yǎng)了空間想象能力。區(qū)角活動是自主選擇并獨立進行的活動,這也讓教師有充裕的時間、空間去觀察幼兒的學習狀況,給予幼兒個別化教育的機會。
區(qū)角活動的游戲也可根據主題進行完善,為幼兒提供分層次、分階段的可展開探索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擺弄和操作材料充分感知和體驗。如在春天主題中,可以利用春天的花草設計“花朵拼圖”的操作活動。數學概念的發(fā)展需要建立在豐富的操作經驗基礎上,我們不可能僅靠一次專門教學活動,就能保證幼兒牢固掌握相關的知識,區(qū)角的形式恰是給了幼兒練習和鞏固的機會。
三、教師在實施過程中的建議
為提升教師在實施生活化幼兒園數學教育過程中水平,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注重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
1.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興趣
在兒童數學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注重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培養(yǎng)兒童的學習興趣。因為好奇心是探究世界的前提,而喜愛是轉變?yōu)榻K生學習的源動力。
2.幫助幼兒養(yǎng)成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
情感是幼兒的一個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對所有活動都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抽象的數學活動,如果能使幼兒在數學活動中貫穿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則大大降低了數學學習的難度。兒童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積極的情緒也是兒童學習數學生活化教育的主要價值取向。
3.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然、真實”的情境
教師在選擇區(qū)角游戲時,以“消防隊”和“地鐵站”進行對比,兩個區(qū)角都可以鍛煉幼兒的數字、圖形、邏輯等數學能力。在探索兒童數學生活化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選擇真實和自然的生活情節(jié),讓孩子在真實和自然的生活中學習數學。只有生活中真實自然的情境,幼兒才能產生豐富的已有經驗,舊知識與新知識的融合創(chuàng)造了一個積極地環(huán)境,促進兒童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推理技能。
(二)提升自身素養(yǎng)
1.充分理解數學學科特點及規(guī)律
很多人批判傳統(tǒng)的數學課程過于學科化、學術化,但也發(fā)現主題課程也有其不足,無法將數學教育的內容有機地整合進去;又有很多人抨擊傳統(tǒng)數學教育方法是機械的訓練。上述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教師對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幼兒數學學習規(guī)律的理解。無論哪種課程形式都有一個前提,就是數學教育內容的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如果教師具備了對數學教學內容系統(tǒng)性地了解,不論采取何種形式進行教育都無關緊要。反之,如果教師不具備這些知識,那教育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此,關鍵問題不在于課程采用何種形式,而是如何讓教師理解課程的實質。
2.對數學教育活動有關注和興趣
對于很多幼兒教師而言,數學教育過于強調條理、邏輯等理科知識,很多人對此沒有很大的興趣。經常只關注活動本身的目標達成,對于課與課之間的聯系和層次性有所欠缺。使用基于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是為了讓教師認識到,幼兒的數學活動非常有趣且操作性強。在生活情境中,使用“游戲”使幼兒對數學感興趣,將枯燥的數學概念和抽象的數學思想融入簡單有趣的生活學習中,巧妙地理解數學概念,形成生動直觀的思維。
數學知識本身雖然是抽象的,但它在生活中并扎根于生活中。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實施策略是多種多樣的,幼兒園實施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才能把抽象的數學變得具體可實施,讓數學不再是幼兒眼中的簡單數字,而是充滿樂趣和活力的。這將使幼兒真正認識到數學的無窮價值,享受到數學學習的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曾鈺.昆明市C幼兒園小班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生活化實踐探索[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
[2]謝長巧.對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案例評析[J]早期教育,2010(7-8):84
[3]姚偉,徐銘澤.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及其實施策略[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9(10):15-17
[4]戚玉如.淺談數學生活化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科研,2013(3):102
[5]趙蓓蕾.淺談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讀與寫雜志,2012(7):234
[6]周糧平.對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理解[J]學前教育研究,2003(7-8):104
[7]朱琳琳.重視日常生活對幼兒數學教育的價值[J]幼兒教育,2012(4):44-45
[8]杜巧寧.談談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J]新課程學習,2011(6):149-150
[9]馬曉娟.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J]科學大眾,2013(6):112
[10]林曉豐.幼兒園數學活動回歸生活的探索[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報,2015(3):109-111
[11]王翠英.淺談幼兒數學的生活化教學[J]科技信息,2011(23):311-322
[12]王曉輝.源于生活的幼兒數學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4):80-81
[13]賈娟.淺談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途徑[J]山西師大學報,2009(11):106-107
[14]李傳江,胡曉蓉.幼兒數學生活化[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26-29
[15]毛小英.讓數學回歸幼兒生活—談“生活教育”思想對幼兒園數學教學的啟示[J]考試周刊,2011(60):95-96
[16]周利文.淺談幼兒生活中的數學學習[J]學前教育研究,2004(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