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華,魏鋒,馬雙成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西洋參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mL.的干燥根,具有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原產于美國、加拿大。在我國,西洋參以往長期依賴進口,為稀有的貴重藥材,20世紀70年代在國內引種成功,并推行了規(guī)范化種植,至今已形成吉林、遼寧、黑龍江、北京、陜西、山東等多個道地產區(qū)[1]。市場上西洋參的商品規(guī)格等級繁多,價格差異較大,傳統(tǒng)等級判定常依賴檢驗者的眼觀、口嘗等方法,以個大質重、皮緊、味濃者為佳,《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2015 年版對西洋參質量從外在性狀至內在含量有了全面的控制[2],但并不與等級相關。2018 年頒布執(zhí)行的《西洋參分等質量標準》按單支主根質量、性狀特征對其進行等級劃分,但反映內在成分的浸出物及人參皂苷含量測定指標與《中國藥典》2015 年版規(guī)定一致,僅有合格限,不與等級相關,實際質量判斷常以測定結果與標準規(guī)定限度比對,測量值越高質量越好[3]。已有文獻研究西洋參外在性狀與內在成分的相關性,從而評價其等級,但均為逐項評價,未建立綜合評價的方法[4-10]。
綜合評價方法即將錯綜復雜、不易量化的多類型指標和數(shù)據(jù)通過數(shù)學理論抽象化或簡化進行評價,以道地產地西洋參的測定結果為參照,確定各指標評價的等級及范圍,通過相關分析確定影響質量最顯著相關的指標,并對相關的顯著性進行權重賦值。權重賦值法的方法有多種,如層次分析法(AHP)、優(yōu)序圖法、熵值法[11-12]、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 criteria correlation)權重賦值法等,各方法基于不同的數(shù)學原理及數(shù)據(jù)處理,計算各影響指標測定結果與相應權重的乘積之和,即得總分值,總分值作為分析對象最終的等級評價指標。這一評價過程在諸多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如醫(yī)院的等級評估[13-14]、水質等級評價[15]、小麥質量等級評價[16]、制劑工藝優(yōu)選[17]等方面。隨著計算機軟件的開發(fā)應用,以往需要通過復雜、深奧的數(shù)學理論推導、演算的過程,采用目前常用的數(shù)學分析軟件,如Matlab、SPSSAU 等,即可得到快速便利化的解決[18-19]。CRITIC 權重賦值法的原理是利用數(shù)據(jù)自身的對比強度和沖突性2 個客觀屬性進行分析。對比強度是指數(shù)據(jù)的波動性,源于數(shù)據(jù)標準差,越大說明波動越大,權重越高;沖突性即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相關系數(shù)值越大說明沖突性越小,權重越低。經不同權重賦值法的比較,該法的等級評價結果與樣品實際情形一致性較高。
本研究采用SPSSAU 20.0 軟件,從西洋參產地、栽培年限、表面顏色、單支主根長度、單支主根質量、氣味6 個物理指標,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特征圖譜相似度,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d 及擬人參皂苷F11(以下簡稱“5 個皂苷”)含量,5 個皂苷總量,《中國藥典》2015 年版西洋參標準規(guī)定的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人參皂苷Rb1(以下簡稱“3 個皂苷”)總量10個化學成分指標共16個影響指標中篩選出相關性顯著的7 個指標,采用CRITIC 賦值建立數(shù)學模型,綜合評價西洋參等級質量,以期為西洋參等級質量評價提供新的思路。
XS 105DU 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公司);Waters 2695-2996型液相色譜儀(包括高精度四元梯度泵、真空在線脫氣機、柱溫箱、二極管陣列檢測器、Empower 色譜工作站等);Alltech ES2000 型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Chempattern 化學計量分析軟件[科邁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SPSSAU 20.0 在線分析軟件(北京青絲科技有限公司)。
對照品人參皂苷Rg1(批號:110703-201530,純度:92.4%)、人參皂苷Re(批號:110754-201525,純度:93.4%)、人參皂苷Rb1(批號:110704-201424,純度:91.2%)、人參皂苷Rd(批號:111818-201302,純度:92.1%)、人參皂苷Rf(批號:111719-201505,純度:90.0%)、人參皂苷Rc(批號:B21053,純度≥98%)、擬人參皂苷F11(批號:110841-201607)、西洋參對照藥材(批號:120997-201309)、人參對照藥材(批號:120917-201712)均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乙腈為色譜純(Fisher Chemical 公司);甲醇等試劑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責任公司);水為去離子水。
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mL.為符合西洋參種植規(guī)范的栽培品,采收后,經洗凈、干燥加工為原皮西洋參。38 批4 年生樣品來源于8 個產地,為達到采收年限的樣品,按《中國藥典》2015 年版檢測各項指標合格;3年生和2年生樣品為未達到采收年限的樣品,總計15 批。所有樣品均由康美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收集,樣品信息見表1,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藥所主任藥師嚴華鑒定為正品。樣品分別粉碎過四號篩,測定水分,備用。
表1 西洋參樣品信息
美國、加拿大為傳統(tǒng)公認的西洋參道地產地,所產西洋參質量最佳。雖然我國產西洋參樣品中人參皂苷等成分含量常高于進口樣品,但由于目前西洋參發(fā)揮藥效作用的物質基礎尚不完全明確,因此主觀評分上進口品計5分,國產品計4分。以評分值作為數(shù)學統(tǒng)計分析的數(shù)據(jù)備用。
栽培年限是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在不知栽培年限情況下,保證符合栽培規(guī)范打分時記0 分,在知曉栽培年限時,栽培4 年的計5 分,栽培不足4 年的計0分。以評分值作為數(shù)學統(tǒng)計分析的數(shù)據(jù)備用。
以《中國藥典》2015 年版西洋參標準及加拿大、美國進口西洋參(CA401~CA403、US401~US403)為參照,對樣品的性狀進行判斷。不同栽培年限、不同產地西洋參樣品的共性特征主要為紡錘形、圓柱形或圓錐形。表面可見橫向環(huán)紋和線形皮孔狀突起,并有細密淺縱皺紋和須根痕。環(huán)節(jié)明顯,皮部可見黃棕色點狀樹脂道,形成層環(huán)紋棕黃色,木部略呈放射狀紋理。差異特征主要有外表顏分、長度、直徑、氣味及單支主根質量等?!吨袊幍洹?015 年版規(guī)定的跨度較大,如顏色為“淺黃褐色或黃白色”“長度3~12 cm”等,是等級劃分的要點。
2.3.1 外表顏色 加拿大、美國進口西洋參樣品外表顏色較深,呈淺棕色、淺黃棕色。我國吉林、遼寧、黑龍江產西洋參樣品顏色較淺,由淺黃白色、黃白色至淺棕色。我國山東、陜西、北京產西洋參樣品為黃白色、淺棕色、淺黃棕色,同一產地樣品隨栽培年限增加顏色基本一致,無顯著加深。結果表明,各批樣品斷面顏色基本一致,樣品表面顏色由淺至深記分:淺黃白色為3分,黃白色為4,淺黃棕色至淺棕色為5,分值越高越接近進口樣品質量。
2.3.2 單支主根長度(L)及其質量(M)采用游標卡尺測量西洋參樣品的L(精確至0.01 cm,從主根頂端蘆頭下方量起),并稱定M(精確至0.01 g),每批樣品測量20 支。長支多無側枝剪口,L與直徑比≥5;短枝一般有2 個以上側枝剪口,L與直徑比≥3;圓短粒常有多個側枝剪口,L與直徑比<3。不同栽培年限西洋參主根長度見圖1。由于2年生樣品主根細長、無支根,L>6 cm,而3、4 年生樣品主根增粗,下部出現(xiàn)支根,測量時支根未計入L。圖1A顯示,L與栽培年限呈現(xiàn)弱的負相關,L的增加與M不呈顯著的正相關,按L≤7 cm、7 cm<L≤10 cm、10 cm<L≤16 cm、L≥16 cm 將樣品分為4 類,按編號1~4 將L數(shù)據(jù)量化。圖1B顯示,栽培年限與M呈正相關。按長度分類后,再按M劃分為M<6 g、6 g≤M≤10 g、10 g<M≤16 g、16 g<M≤25 g、M>25 g,按編號1~5將M數(shù)據(jù)量化;量化后的數(shù)據(jù)作為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準備,并將各批樣品分類,分別粉碎,考察內在成分。
圖1 西洋參樣品單支主根長度及質量分布
2.3.3 氣味 西洋參樣品氣味隨栽培年限的增加更加濃郁,但4 年生不同產地樣品的氣味有較大的差異。取表1 中樣品,參照進口品的氣味,按氣味由淡至濃,對樣品評分:味淡者評3 分、氣味中等者評4 分、味濃者評5 分。取3 位具有中藥鑒定能力的檢驗人員評分均值,分值越高,氣味越濃,質量越好。將定性數(shù)據(jù)量化供統(tǒng)考分析備用。
2.4.1 醇溶性浸出物 按照《中國藥典》2015 年版西洋參項下規(guī)定的測定方法,以70%乙醇為溶劑,取表1 中樣品粉末測定,結果見圖2。由圖2A 可見,2、3、4 年生樣品醇溶性浸出物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25%~40%、23%~55%、30%~58%,平均值隨栽培年限增加而增加,但栽培年限不足的樣品也已達到《中國藥典》2015年版規(guī)定的“不得小于30.0%”標準。4年生樣品按結果由高至低排序(圖2B),可見加拿大進口品(CA401)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的均值最高。北京產樣品最低,質量分數(shù)為47.5%~22.3%。依據(jù)《中國藥典》2015 年版限度規(guī)定,并基于栽培年限測定結果的分布狀況,為醇溶性浸出物評分:30.0%≤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40.0%,3 分;40.0%≤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45.0%,4分;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45.0%,5 分,分值越高質量越好。實測值及評分值均供統(tǒng)計分析備用。
圖2 不同栽培年限及不同產地西洋參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
2.4.2 水溶性浸出物 取樣品粉末,按《中國藥典》2015 年版四部通則2201 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測定表1 中樣品粉末,結果見圖2A,表明水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隨生長年限增加的趨勢與醇溶性浸出物基本一致,但2 年生樣品中水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高于醇溶性浸出物較多,3、4 年生樣品的水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與醇溶性浸出物接近。因此水溶性浸出物評分:35.0%≤水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40.0%,3分;40.0%≤水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45.0%,4分;水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45.0%,5 分,分值越高質量越好。實測值及評分值均供統(tǒng)計分析備用。
2.5.1 對照品溶液制備 分別取對照品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d、人參皂苷Rc 及擬人參皂苷F11,精密稱定,加甲醇溶解,制成各對照品質量濃度為0.1 mg·mL-1的混合對照品溶液,即得。
2.5.2 對照藥材溶液制備 取西洋參對照藥材粉末1.0 g,精密稱定,置50 mL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搖勻,稱定質量,靜置1 h,超聲提取30 min(功率:250 W,頻率:40 kHz,下同),放置至室溫,稱定質量,以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混勻,以微孔濾膜(φ=0.45 μm)濾過,取續(xù)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2.5.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樣品粉末各1.0 g,精密稱定,置50 mL 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搖勻,稱定質量,靜置1 h,超聲提取30 min,放置至室溫,稱定質量,以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混勻,通過微孔濾膜(φ=0.45 μm),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2.5.4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Grace C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A)-水(B),梯度洗脫(0~10 min,20%A;10~11 min,20%~25%A;11~33 min,25%~33%A;33~38 min,33%~46%A;38~40 min,46%~80%A;40~45 min,80%~100%A;45~46 min,100%~20%A);流速為1.0 mL·min-1;柱溫為30 ℃;檢測波長為203 nm;蒸發(fā)光散射儀溫度為110 ℃;氮氣流速為2.5 L·min-1;理論板數(shù)按人參皂苷Rb1計算應不低于5000。
2.5.5 方法學驗證 本研究著重對前期實驗研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有關實驗的方法學驗證研究參照已發(fā)表的論文[21]。
2.5.6 樣品測定 取表1 中樣品粉末,按2.5.3 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各20 μL,混合對照品溶液5、15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按色譜條件測定,記錄60 min HPLC 圖。紫外光(203 nm)測定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d、人參皂苷Rc的峰面積,蒸發(fā)光散射測定擬人參皂苷F11的峰面積,外標法計算紫外光檢測成分的含量,外標兩點法計算擬人參皂苷F11的含量。
2.5.7 特征圖譜 紫外檢測圖譜以*.AIA 文件格式導入ChemPattern指紋圖譜分析軟件。以西洋參對照藥材為參照圖譜,加拿大、美國樣品圖譜與之比對,擬合生成西洋參特征圖譜,采用夾角余弦法計算特征圖譜相似度(N),不同產地的國產樣品圖譜與特征圖譜比對。結果表明,西洋參特征圖譜共有10 個共有峰,見圖3。與特征圖譜比對,我國產4 年生西洋參樣品N為0.85~0.99,表明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 年生樣品差異較大,N為0.56~0.88;3 年生樣品N為0.81~0.96。雖然隨著栽培年限的增加,樣品總體N提高,但各年度間N范圍交叉較明顯,因栽培4 年者方符合《中國藥典》2015 年版標準,故特征圖譜N以0.85 為合格線打分,0.85≤N<0.90者計3分,0.90≤N<0.95者計4分,N≥0.95者計5分。實測值及評分值均供統(tǒng)計分析備用。
2.5.8 含量測定
2.5.8.1 不同栽培年限西洋參中人參皂苷含量取表1 中樣品粉末測定,結果見圖4。2、3 年生樣品中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d、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e 及擬人參皂苷F11質量分數(shù)均隨栽培年限的增加而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e增加幅度最大,對總量增加的影響最大,其余3個單體皂苷增加不明顯?!吨袊幍洹?015年版規(guī)定西洋參中3 個皂苷總質量分數(shù)不得少于2.0%,2 年生樣品3 個皂苷質量分數(shù)基本全部在標準規(guī)定限度以下,3 年生部分樣品部分可達標,但多集中于2.3%以下,4 年生全部達標(質量分數(shù)為2.0%~3.9%)。
圖4 不同栽培年限西洋參中皂苷類成分質量分數(shù)
2.5.8.2 不同產地4 年生西洋參中皂苷類成分含量 取表1 中4 年生樣品粉末,測定皂苷類成分含量,結果見表2。加拿大產樣品中3 個皂苷總量最高,我國遼寧產樣品次之,并與美國產樣品含量相當(>3.0%);之后依次為黑龍江、山東、吉林、陜西、北京產樣品,為2.6%~2.2%。各單體人參皂苷質量分數(shù)分析結果表明,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e 對皂苷總量的影響最大,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d 及擬人參皂苷F11對總量影響小,不同產地差異不明顯。5個皂苷總量變化趨勢與3個皂苷總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表2 不同產地4年生西洋參樣品中皂苷類成分質量分數(shù) %
2.5.8.3 皂苷含量的分等評分 不同栽培年限、不同產地樣品中5個皂苷總量與3個皂苷總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且均主要受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e的影響,故選擇3 個皂苷總量作為等級評價指標的代表成分,并結合實際測定的分布情況,以3 個皂苷總量打分,含量越高分值越高:2.0%≤3個皂苷質量分數(shù)<2.3%,3 分;2.3%≤3 個皂苷質量分數(shù)<3.0%,4 分;3 個皂苷質量分數(shù)≥3.0%,5 分。實測值及評分值均供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備用。
2.5.8.4L、M與人參皂苷含量的綜合評價 取2.3.2項下按L分類樣品(產地:吉林)進行分析,L、M與皂苷含量的關系見表3~6,按照L的4 個規(guī)格劃分,隨著M增高,單體皂苷及皂苷總量含量大多呈現(xiàn)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趨勢,此變化趨勢同樣出現(xiàn)在山東、遼寧產樣品中。說明在同一長度規(guī)格下,M與皂苷質量分數(shù)并非呈線性正相關,即個大質重者,其皂苷質量含量分數(shù)并非越高。M<6.0 g與M≥25 g 時皂苷含量相對較低,故M<6.0 g 和M≥25 g者,記3 分;6 g≤M≤10 g 和16 g<M<25 g,記4 分;10 g<M≤16 g,記5 分。實測值及評分值均供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備用。
表3 不同單支質量規(guī)格西洋參中皂苷質量分數(shù)(L<7 cm,產地:吉林)
表4 不同單支質量規(guī)格西洋參中皂苷質量分數(shù)(7 cm≤L<10 cm,產地:吉林)
表5 不同單支質量規(guī)格西洋參中皂苷質量分數(shù)(10 cm≤L<16 cm,產地:吉林)
表6 不同單支質量規(guī)格西洋參中皂苷質量分數(shù)(L≥16 cm,產地:吉林)
2.6.1 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 由于評價指標的定性評價數(shù)據(jù)很難滿足正態(tài)性特質,故采用Shapro-Wilk 檢驗分析上述15 項指標的正態(tài)性。結果見表7,水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人參皂苷Rd質量分數(shù)、擬人參皂苷F11質量分數(shù)顯示正態(tài)性分布,其余指標均未呈正態(tài)性分布。
表7 西洋參等級評價指標的Shapro-Wilk正態(tài)性檢驗分析(n=228)
鑒于多數(shù)指標不具有正態(tài)性分布的特質,采用Spearman 相關分析各檢測指標間相關性及其強弱,結果見表8。樣品產地與M、氣味、顏色、N、人參皂苷Rg1質量分數(shù)有顯著的正相關;栽培年限與M、氣味、顏色、N、人參皂苷Re 和人參皂苷Rb1質量分數(shù)有顯著正相關,與3 個皂苷總量有顯著的負相關;L與水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有弱的負相關,與人參皂苷Rb1質量分數(shù)和3 個苷總量有弱的正相關;M與氣味、表面顏色、N、人參皂苷Rg1、Re、Rb1質量分數(shù)及3 個皂苷總量均呈顯著正相關;氣味和顏色有顯著相關性,且均與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N、人參皂苷Rb1質量分數(shù)及3 個皂苷總量均呈顯著的正相關;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有顯著的相關性;N與人參皂苷Rb1及3 個皂苷總量呈顯著正相關;人參皂苷Rg1、Re、Rb1、Rd 質量分數(shù)之間均呈顯著的正相關。物理指標中栽培年限、M、氣味、顏色,與內在成分指標除人參皂苷Rd含量及擬人參皂苷F11質量分數(shù)不相關外,與其余指標均呈顯著正相關;產地與各項指標均不相關,因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e質量分數(shù)及3個皂苷總量存在重復評價,故保留3 個皂苷總量作為皂苷類成分指標,最終確立質量評價的主要影響因素為7 項,供建立數(shù)學模型,見圖5。
圖5 西洋參等級質量評價模型
表8 Spearman相關分析的相關系數(shù)
2.6.2 評價指標的權重賦值 在2.6.1 項下7 項具有相關關系的指標中,定性結果以評分值作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定量測定結果以實際值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用SPSSAU 20.0軟件CRITIC權重法對各相關指標賦予權重系數(shù)(w)。軟件程序將自動進行判斷矩陣的構建,得出判斷矩陣的對比強度與沖突性指標,并得出各指標權重及歸一化處理后的最終權重,見表9。
表9 西洋參等級評價指標CRITIC權重系數(shù)
2.6.3 質量等級劃分標準的擬定 根據(jù)表10 的評分標準,按公式(1)計算質量評價綜合得分Q。
式中,Q為n項指標質量等級評價綜合得分,wi為第i項評價權重系數(shù);qi為第i項評價指標測定結果得分值,i=1~7。
根據(jù)Q劃分質量等級,分值越高說明質量越好,得到質量等級劃分標準:4.6≤Q≤5.0 者為Ⅰ等品,3.8≤Q<4.6者為Ⅱ等品,2.9≤Q<3.8者為Ⅲ等品。
2.6.4 樣品等級評價 取個體完整的樣品,稱定M,按表9 分類測定,各類取樣不少于10 支,結果取平均值,判定表面顏色、氣味。分別粉碎成粉末(過四號篩),測定醇溶性浸出物質量分數(shù),N,人參皂苷Rg1、Re、Rb1及3 個皂苷總量,并按擬定的質量等級劃分標準評分,等級劃分結果見表10。結果表明,2 年生樣品Q均低于2.9,未入等級劃分范圍;3 年生樣品Q為2.9~3.9,分布在Ⅱ~Ⅲ級,若某項指標低于現(xiàn)行標準,則可能不入等級,某項指標接近4年生限度范圍,則有可能進入Ⅱ等;4年生樣品Q為3.2~5.0,分布在Ⅰ~Ⅲ等,國產品在表面顏色上常與進口品不同,但綜合得分常高于進口品,不同產地樣品各項指標差異顯著時,Q結果可能相近。
表10 西洋參樣品等級評價
影響藥材質量的因素可考察的指標眾多,本研究基于《中國藥典》2015 年版及等級標準的檢驗指標,優(yōu)化了色譜條件,增加考察了特征圖譜相似度、人參皂苷Rd、擬人參皂苷F11的含量,以及水溶性浸出物對質量的影響,標準規(guī)定的外源性影響指標,如檢查項中的水分、總灰分、重金屬及有害物質、農藥殘留量等,因考慮無論何等級的藥材均必須達到的合格,屬“一票否決”的指標,不宜進行分等考察,且水分在含量測定時已按干燥品計算,因而考察了16項指標。
SPSSAU 軟件分析時,不同的理化性質具有不同的量綱和單位,若直接用于數(shù)據(jù)分析、建模,會導致結果出現(xiàn)偏差。本研究采用產地、顏色等描述性定性評價數(shù)據(jù),通過評分或分類轉換為定量數(shù)據(jù),定量測定數(shù)據(jù)在正態(tài)性分布、相關分析、權重賦值等分析中均采用實測結果,數(shù)學模型計算Q時,均采用評分結果計算。
比較各類權重賦值方法,如AHP、熵值法、優(yōu)序圖法等,每種方法依循的數(shù)學原理各具特性,賦值結果也各有差異,經過研究比較,認為CRITIC權重法操作簡便,數(shù)學原理易于理解,以實測結果建立的賦值方法,評價結果與實際樣品的等級認知接近,實際應用者和管理部門易于掌握和推廣。
采用Q值評價等級,在遇到測量介于邊緣值的狀況,此時可采用增加取樣量、考察評價結果的重復性等方法,降低評估的風險。
通過SPSSAU 數(shù)學建模及矩陣推理計算的方法能夠很好地解釋非線性關系指標,作為一種探索性工具,在西洋參等級分析方面有很好的實用性。模型建立時樣本數(shù)量越多,模型的精度才越高,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的之處,作為數(shù)據(jù)挖掘類研究的一種數(shù)學分析方法初步嘗試,還有待完善和實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