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利
其他適用話題 選擇;博愛;公益扶貧;成人之美;改變命運;農(nóng)村與城市;藝術(shù)與生活
人物時事速遞
2021年5月的一天,位于西南邊陲的云南省硯山縣那奪村雨水不期而至,伴著淅淅瀝瀝的雨聲和詩意典雅的《天鵝湖》曲,來自北京的關(guān)於、張萍夫婦在紅土地上的綠帳篷里悉心地為孩子們示范教學和摳細節(jié),他們的腳早已濕透……自2016年起,關(guān)於夫婦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這里實施“彩云計劃”,立志教山里的孩子踮起芭蕾夢,幫助他們走出大山,妻子張萍更是辭去工作而扎根那奪村。到2020年,“彩云計劃”先后讓62名“彩云孩子”考取云南藝術(shù)學院附屬藝術(shù)學校等院校,并為他們解決學費和生活費,讓他們的生活也因舞蹈而發(fā)生了改變。其中,在豬肉店起舞的9歲芭蕾女孩小云兒還成了感動億人的超級網(wǎng)紅。這個交通不便、貧窮落后的彝族村只有72戶人家,如今村民們已將其視為“第73戶”,孩子們都叫他們“阿爸”“阿美”,那是彝語里對“爸爸媽媽”最親密的稱呼。
人物素描1 辭職離鄉(xiāng),實施“彩云計劃”
2016年夏,舞蹈老師張萍夫婦看到朋友發(fā)的照片,照片上幾個穿著彝族服飾的孩子,赤著常年不穿鞋踩在牛屎和泥巴里的腳站在一面土墻下,頭發(fā)凌亂,眼睛又大又亮。當朋友說這是貧困落后的“那奪村”后,夫婦二人產(chǎn)生了為孩子們謀“另一條出路”而“讓孩子們看到這世界更多的可能性,讓他們有更多選擇的權(quán)利”的想法,而后,張萍從北京辭職,放棄了在北京打拼二十年的一切,回到家鄉(xiāng)那奪村開始了“彩云計劃”,并建成了“彩云計劃”公益志愿服務(wù)中心,免費教村里孩子學習芭蕾。說起未來,張萍希望能把“彩云計劃”繼續(xù)開展下去,幫助更多的孩子改變命運,同時希望這些孩子將來能幫助大山里更多的人,一代代傳下去。
人物素描2 “捧紅”豬肉店起舞的芭蕾女孩
2021年3月,9歲女孩在豬肉店跳芭蕾舞的視頻,刷屏網(wǎng)絡(luò)。這個小女孩叫鄔剛云,被張萍夫婦親切地叫作“小云兒”。自幼喜歡芭蕾的她沒有條件去上專業(yè)課,每天,她都會到媽媽的豬肉店幫忙,切割豬肉,洗豬大腸,火燒豬腳……空閑時就在媽媽的幫助下自學視頻里芭蕾舞的課程,一遍一遍地練習。張萍夫婦看到天賦驚人的小云兒后如獲至寶,親自教授,并給了她堅持練習下去的勇氣,點亮了她的夢想。2020年1月,張萍老師還帶領(lǐng)小云兒和那奪村其他熱愛舞蹈的孩子一起走向央視舞臺,參加《向幸福出發(fā)》。
【考場仿真試題】請根據(jù)以上材料,以“藝術(shù)改變?nèi)松睘樵掝},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契訶夫說:“藝術(shù)給我們插上翅膀,把我們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彼囆g(shù)可以改變?nèi)松?,可以給人帶來別樣的審美和無與倫比的氣質(zhì)。來自北京的關(guān)於、張萍夫婦面對云南大山里那奪村“因為貧窮限制了想象”的孩子,不惜辭職而伸出藝術(shù)之手,踮起芭蕾之腳,孜孜以求地實施“彩云計劃”,5年間,讓60多位孩子舞動起來而走出大山,走向自信、幸福、精彩的“山那邊”,讓山里孩子原本黯淡的生活開始變得閃閃發(fā)光,讓他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夫婦二人用無私的付出、靈動而美好的藝術(shù)喚醒了孩子熾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