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萍
自古以來,桃子備受國人推崇,民間不僅稱其為“壽桃”“仙桃”,還有“桃養(yǎng)人”的說法。在西方文化中,桃子也是美好的象征,不但被做成茶飲、甜品,還出現(xiàn)在許多描述愛情的詩句和臺詞里。
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xué)的角度來看,桃子中常見營養(yǎng)素的含量并沒有特別突出,可以說在水果里平平無奇。例如,桃子的維生素C含量不到10毫克/100克,跟蘋果、梨差不多,遠遠比不上鮮棗(243毫克/100克)、獼猴桃(62毫克/100克)、草莓(47毫克/100克)等水果。膳食纖維含量在1.5毫克/100克左右,跟蘋果差不多,在水果中算是中等水平。雖然桃子中也含有B族維生素和鎂、鉀、鐵等礦物質(zhì),但含量并不突出。維生素A、β-胡蘿卜素、葉黃素和玉米黃質(zhì)的含量相比淺色果蔬有一定優(yōu)勢,但跟橙黃色水果相比就遜色不少。
不過,桃子也有一些養(yǎng)生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富含抗氧化物質(zhì)。與蘋果、葡萄相比,桃子具有更強的抗氧化能力,所含的酚類物質(zhì)種類更加豐富,目前發(fā)現(xiàn)有30多種。其中,最重要的是綠原酸、兒茶素、新綠原酸、表兒茶素。研究發(fā)現(xiàn),桃子越成熟、越新鮮,抗氧化物質(zhì)含量越高??寡趸镔|(zhì)能清除自由基,有助于減少氧化損傷,抵御衰老和疾病。二是對血糖的影響相對小。桃子含糖量較低(在10%左右),升糖指數(shù)(GI)只有28,屬于低GI食物,而蘋果、葡萄、獼猴桃的GI值分別為36、43、52。血糖穩(wěn)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把桃子放在兩餐之間吃,但要注意相應(yīng)減少主食的量,并監(jiān)測好餐后血糖。除了高血糖人群,桃子也適合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便秘等特殊人群。不過總體來說,桃子只是一種普通水果,不要把它神化了。
桃子品種很多,按果肉顏色,可以分成紅肉、黃肉、白肉;按果肉硬度,可以分為硬桃和軟桃;按果肉是否粘核,可以分為粘核和離核;還可以按圓形和扁形、有毛和無毛來分。它們口感不同,在營養(yǎng)方面也略有差異。一般來說,顏色越深的桃子營養(yǎng)價值越高,所含抗氧化物質(zhì)越豐富。
不管是哪一種桃子,購買時建議盡量選形狀端正、色澤均勻、表面潔凈、無蟲傷和機械損傷的。另外,可以聞一聞香味,一般香味濃的更成熟。如果桃子還比較青,在常溫下放置幾天,等成熟后再吃口感更佳。
健康吃桃子,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量吃。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成年人每天宜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相當于1~2個中等大小的桃子。
2.不要用喝桃汁代替吃桃子。盡量吃新鮮的桃子,而不是桃汁、桃脯、桃干等水果制品。
3.不要吃霉變的桃子。但如果只是輕微壓傷、摔傷等,一般無大礙,只需去掉碰傷部位即可。一旦桃子熟了,就要趁新鮮趕緊吃掉。實在吃不完的可以煮熟了吃,避免浪費。
最后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少數(shù)人對桃子過敏,特別是桃子的皮,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對這些人來說,可以戴上手套,先把桃子皮去掉再吃果肉,這樣可以減少發(fā)生過敏的風(fēng)險。此外,不要吃桃仁,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