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璧
1938年11月,中共川東特委成立,領導重慶、萬縣、涪陵等地黨的工作。川東特委下設海員工作委員會(簡稱川東海委或海員區(qū)委),指導長江上的輪船公司工人運動。川東海委將工作重點放在民生公司,在其內部建立了多個中共地下支部,其核心小組成員大多擔任工會的理事長、監(jiān)事、秘書等職務,有利于工運的開展。后來,民生公司的工運又在中共中央南方局職工組、青年組和中共江北縣委的指引下開展。
按民生公司管理規(guī)章制度,1940年2月應給職工一律加薪,但公司“只加了一小部分傾向公司的人員”。這一時期,重慶物價飛漲,一般職員的工資難以維持生活,因而全體海員及下級職員針對這一明顯有失公正的做法,開展了要求加薪的斗爭。
4月底,川東海委歸納各支部的要求,分析當前情況,布置了行動方案:1.主要目標是要求加薪。2.主要對象是民生公司。3.斗爭的基本力量:聯(lián)合全體海員及公司的下級職員,并指定開展上層工作的同志加緊做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的工作。4.斗爭的方式和步驟:以合法的方式進行。第一步,遞送要求加薪的公函;第二步,派代表團向公司申訴理由;第三步,派代表團與公司談判;第四步,敦請有關機關及報界、社會人士會同公司舉行仲裁;如再無結果,另行研究辦法,但確定“非到萬不得已時,決不罷工”。
可是,民生公司管理層遲遲不答應職工的要求。斗爭進行到緊要關頭時,宜昌抗戰(zhàn)前線戰(zhàn)事吃緊,民生公司及其他所有航運公司的頭等大事是搶運物資、傷員入川和運兵出川。川東海委根據新的形勢,及時提出新口號和調整行動方案:一方面堅持合法斗爭;一方面維護大局,積極投入搶運工作,堅決反對罷工。
此時,川東海委得知,中國輪機員聯(lián)合會將在6月3日舉行罷工活動,這將給當局武裝鎮(zhèn)壓工人運動造成可乘之機。當即,川東海委派人給輪機員聯(lián)合會的一些負責人做工作,指出罷工的錯誤和將會帶來的嚴重后果。同時,又通過開展上層工作的同志,說服民生公司應顧全大局,給工人加薪,緩和勞資矛盾,全力支援前線戰(zhàn)爭。
最終,川東海委耐心細致的工作收到效果,輪機員停止罷工。6月18日,民生公司以加發(fā)津貼的形式,實現(xiàn)了員工的加薪要求。隨之,重慶其他航運公司也給海員加發(fā)津貼。海員加薪斗爭取得勝利。
民生公司所屬民生機器廠位于重慶江北,是戰(zhàn)時后方最大的修造船廠。中共中央南方局非常重視這個廠的工運工作,多次直接指導。皖南事變后,形勢驟變,南方局決定暫停發(fā)展黨員,但不放松對民生廠工運的領導,選派學生骨干到廠里做教育發(fā)動工作,采取一種“無形又有形”的辦法。所謂“無形”,即其在組織上沒有入黨;所謂“有形”,即其和共產黨有聯(lián)系,又加入組織。這種組織,叫做工運“據點”。
南方局派到民生廠“據點”里的骨干,先后有劉實、鄧祥等人。他們以車工、鉗工等職業(yè)為掩護,一面學習技術,一面在各工種中團結一批積極分子,厚植根基。
1945年7月8日,民生機器廠第五工場管理員責罵鉗工趙順陽在工作中偷懶。下班后,趙順陽找管理員申辯,再次遭到辱罵,結果兩人扭打起來。事后,管理員將此事上報廠部。廠方偏聽偏信,把趙順陽開除出廠。這事引起全廠工人的義憤。廠工會為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援用廠里的規(guī)定,要求秉公重新處理。然而廠方管理層態(tài)度蠻橫,工人們不滿加劇,致使事態(tài)擴大。江北憲兵隊出面干涉,責成雙方談判,但廠方固執(zhí)己見,局面僵持不下。
于是,地下黨召開“據點”核心組會議,研究各方情況,作出罷工請愿的決定。7月21日下午,2000多名工人到重慶市政府門前請愿?!缎氯A日報》也及時發(fā)表了民生廠工人“謀求日后工作及職業(yè)有保障”而罷工請愿的報道,在輿論上予以支持。民生公司與廠方懾于工人的威力,決定對當事管理員作出停職處理,另外給趙順陽介紹工作,罷工工人工資照發(fā)。歷時半個多月的工人斗爭勝利結束。
1946年9月,民生廠工人因要求調整工資,與廠方的斗爭陷入僵持狀態(tài),國民政府內政部第二警察總隊第二警隊奉命進廠維持秩序。
10月17日,工人下班后去廠食堂吃飯,途中遇到幾名武裝巡邏的警察,與之發(fā)生口角。警察當場開槍打死冷作工欒春生,并打傷、刺傷工人張旭光與陳元清。
民生廠的警衛(wèi)隊長聽到槍聲后,立即率隊趕到現(xiàn)場,見眾怒難犯,又怕自己脫不了干系,下令將三名當事警察扣留。二警隊隊長得知自己的人被扣留,增派機槍排趕來民生廠,包圍工人宿舍和食堂,抓走三名工人,并把他們打成重傷。民生廠工人怒不可遏,立即罷工。
流血慘案發(fā)生后,中共四川省委非常重視,密派省委職工組長來廠,了解和指導血案的善后交涉工作。廠工會當天召開緊急會議,推選張國雄、劉定平為代表,向當局提出抗議,要求:1.就地槍決屠殺工人的兇手;2.從優(yōu)撫恤死亡工人的遺族;3.負責受傷殘廢工友的醫(yī)藥費和生活費;4.賠償慘案后發(fā)生的一切損失;5.工人生命安全應由政府切實保障,以后不得再有類似事件發(fā)生。上述要求用《快郵代電》的方式,分送全市各單位。
10月18日,民生廠工會代表召開記者招待會,報告欒春生慘案經過,爭得社會同情。10月19日,《新華日報》以《又一屠殺工人血案》的大字標題和通欄篇幅,報道欒春生血案,在重慶引起強烈反響。10月20日,重慶各業(yè)工會成立欒春生慘案后援會,要求政府限期槍決兇手,從優(yōu)撫恤死者遺族,保證不再發(fā)生同樣事件。同時,民生廠工人在廠門前為欒春生搭起靈堂,日夜悼念。其間,有中華海員工會、長江上游引水工會、交通部造船廠和其他工廠、學校、社團代表共5000多人前來吊唁。10月22日,民生廠工人請愿團700多人到警備司令部請愿至深夜,露宿街頭。凌晨以后,大溪溝電廠工會安排請愿工人借宿電力廠子弟學校。
10月23日,警備司令部寫具“本部保證兇手張元干按軍法從嚴懲處,決不姑息”的書面保證,交請愿工人代表收執(zhí)。
12月13日,重慶地方法院宣判張元干等五人犯傷害罪,欒春生的遺族得到500萬元(舊幣)的生活補償費,死者亡靈得以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