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創(chuàn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吳志鋒 張明松
隨著微波系統(tǒng)、衛(wèi)星通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波濾波器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由于傳統(tǒng)的微帶濾波器無法承受發(fā)射機的高功率而且差損較大;聲表濾波器通帶較窄且延時較大。同軸腔體具有Q值高、易于調試、加工簡單等優(yōu)點,特別適用于帶內差損小,帶外抑制高的場合。所以目前這種性能良好、價格低廉的腔體濾波器已經成為學者們研究的熱點。
目標濾波器:(1)通帶頻段:5.25GHz~5.85GHz;(2)通帶差損≤0.8dB(加連接器);(3)端口駐波≤1.3;(4)帶外抑制:≤-60dB@2.7GHz~3.5GHz;≤-100dB@10.5GHz~12GHz;(5)功率容量≥100W;(6)整體尺寸小于等于2.8mm×12mm×5.6mm。
腔體濾波器一般設計步驟如下:根據技術參數要求初步確定濾波器的類別,然后建立濾波器的結構并確定單腔尺寸,耦合結構和抽頭位置,從而實現全仿真建模,最終通過軟件調諧功能優(yōu)化濾波器各個參數,實現。
經優(yōu)化設計仿真,可得腔體模型:單腔半徑R1=4.2mm,單腔高度h1=5.6mm,內圓柱半徑r_2=4mm,調諧螺釘選用標準M2螺絲,利用HFSS軟件在Eigenmode模式下,得出單諧振腔諧振頻率f0=5.54GHz滿足要求。
由CoupleFil求得耦合系數kij的大?。篕12=0.145;k23=0.1027;k34=0.1027;k45=0.145。
在HFSS中可以利用雙模法或Y參數法提取腔體間的耦合系數。本文利用本征模法,當兩個相鄰的諧振腔耦合在一起,并且諧振頻率分別為f1和f2,則相鄰腔耦合系數公式為:
因此,利用HFSS軟件建立雙腔耦合模型,在Eigenmode模式下,得到在不同階梯高度下對應的耦合系數,結果表明耦合臺階越高,耦合越強。最終由耦合系數K12和k23,可以確定h1分別為2mm和0.69mm。
由微波工程理論得到群時延公式:
圖4 濾波器實測結果
通過表示群時延與頻率關系,得到公式:
通過CoupleFil軟件可知濾波器實物外品質因素Qs=5.18,對有載Q值參數進行優(yōu)化、提取時,抽頭的直徑選取為1.2mm。將抽頭直徑和長度設為定值,改變抽頭的高度l6,隨著對抽頭高度不斷的優(yōu)化仿真,最終確定l6=4.12mm。
通過以上仿真優(yōu)化得到的數據進行整體仿真,仿真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軟件仿真結果如圖2所示,從仿真曲線可以看出,通帶損耗最大值為0.33dB(不帶電纜),通帶內駐波小于1.2,3.5GHz處帶外抑制為67.9dB,10.5GHz處帶外抑制為117.5dB,均滿足所有技術指標,最終也通過功率容量仿真,將端口激勵改為100W,腔內電場最高為1.04×10^6V/m,小于空氣擊穿電壓,滿足功率容量要求。
圖1 HFSS仿真模型
圖2 整體仿真結果
綜合以上設計及優(yōu)化結果,最終加工出來的濾波器實物如圖3所示,腔體采用鋁加工,為了降低濾波器的插入損耗,腔體的內表面和蓋板采用鍍銀處理。輸入輸出連接器采用BMA-K連接器。在對濾波器進行調試時,首先蓋緊蓋板,然后通過調節(jié)諧振柱正上方的調諧螺桿進行調試,最終確認濾波器通帶特性范圍在5.25GHz~5.85GHz。實測結果曲線如圖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濾波器帶內駐波小于1.2,插入損耗小于0.8dB(帶連接器)。滿足指標要求,濾波器通帶與仿真結果吻合較好。
圖3 濾波器實物圖
結論:本文采用結構緊湊的腔體濾波器結構的設計思路,首先通過確認整體濾波器的尺寸、各個腔體的相對位置,再通過后期對螺旋桿的調試,最終調試出一款差損低、抑制高、結構緊湊的帶通濾波器,該方法設計濾波器大大優(yōu)化了復雜、費時全腔體仿真的弊端,大大縮短設計時長,同時通過加工、調試,最終的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基本吻合,具有廣泛的應用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