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金,徐寧清
(1.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句容 212400; 2.江都區(qū)園林管理處,江蘇 江都 225200)
南九州大學是日本宮崎縣的一所私立大學,創(chuàng)辦于1967年,分宮崎和都城2個校區(qū)。其中都城校區(qū)始建于2007年,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該校區(qū)園藝學部的學生80%來自外縣,校園內云集了從北海道到沖繩的各地學生[1-2];校區(qū)分教學區(qū)、運動區(qū)、園藝試驗區(qū)3個自然分區(qū),尤其是豐富的木本植物資源,不僅為園林、園藝、環(huán)境等生命科學類專業(yè)開設植物學、樹木學、造園學、樹木栽培學、園林工程、園林植物保護等課程的教學提供了實踐場所,而且營造一種蘊含著南九州大學校園歷史發(fā)展和校園文化的載體,達到環(huán)境育人的效果;其木本植物資源的種類多少、數(shù)量、生長狀況皆反映校園的綠化狀況,對校園綠地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發(fā)展有著長遠的影響。
南九州大學都城校區(qū)位于北緯31°54′、東經131°26′,占地面積10萬m2,屬于南海型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光照時間長,空氣濕潤,春夏熱雨同季,秋冬光溫互補。年均氣溫16.5 ℃,1月均溫7~8 ℃,7月均溫23~24 ℃,極端最高氣溫35.3 ℃,極端低溫-3.2 ℃;年日照時間1845.3 h;年降水量3021 mm,降雨集中在7月,平均約1079 mm;平均早霜期始于11月,晚霜期終于3月,年無霜期 265d[3-4]。氣候總體上呈現(xiàn)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特點,非常適宜各種木本植物的生長。
根據(jù)南九州大學都城校區(qū)木本植物生長現(xiàn)狀,于2019年9月—2020年4月對都城校區(qū)3個自然分區(qū)(教學區(qū)、運動區(qū)、園藝試驗區(qū))的木本植物資源進行調查,內容包括樹木種類、形態(tài)特征、生活習性、生長狀況等。通過采集標本、分類編號、填寫拉丁學名、記載生境等標本采集記錄后;在實驗室進行查閱文獻、鑒定標本等工作,裸子植物按鄭萬鈞分類系統(tǒng),被子植物按恩格勒分類系統(tǒng)分門歸類,編撰《南九州大學都城校區(qū)樹種資源名錄》,并進行分析研究[5-10]。
由表1可知:南九州大學都城校區(qū)木本植物資源豐富,共有236種(含亞種、變種等,下同)隸屬于60科136屬,各類型科、屬、種數(shù)量及所占比例見表1。
由表2可知:60科中多于6屬的有4科:薔薇科(Rosaceae,12屬)、山茶科(Theaceae,9屬)、木犀科(Oleaceae,8屬)、豆科(Leguminosae,6屬);5屬的有4科:殼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4屬的有4科: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榆科(Ulmaceae)、杜鵑花科(Ericaceae);2~3屬的有12科;1屬的有36科,占總科數(shù)的60%。
136屬中多于8種的有4屬: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屬(Ilex,9種)、槭樹科(Aceraceae)槭樹屬(Acer,9種)、薔薇科櫻屬(Prunus,8種)、蕓香科柑橘屬(Citrus,8種);6~7種的有3屬:木蘭科(Magnoliaceae)木蘭屬(Magnolia,7種)、衛(wèi)矛科衛(wèi)矛屬(Euonymus,6種)、木犀科木犀屬(Osmanthus,6種);4~5種的有4屬:柏科扁柏屬(Chmaecyparis,5種)、杜鵑花科杜鵑花屬(Rhododendron,5種)、殼斗科櫟屬(Quercus,4種)、忍冬科莢蒾屬(Viburnum,4種);2~3種的有23屬;單種的有102屬,占總屬數(shù)的75.0%。
60科中,以薔薇科種類最多,共有29種。薔薇科植物在校園綠化系統(tǒng)中占優(yōu)勢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據(jù)調查,中國高校綠化植物中薔薇科植物種類占比最高[11],這與該科植物具有較強的觀花和觀果性狀有關。其次為木蘭科和蕓香科(Rutaceae)各10種、槭樹科和殼斗科各9種、杜鵑花科和樟科各8種,其余科的種類相對較少。
從校園綠化樹種資源分布來看,行道樹主要為銀杏(Ginkgobiloba)、小葉櫸(Zelkovaserrata)、冬青(Ilexchinensis)、日本櫻花(Prunusyedoensis)。木質藤本有薔薇科的木香(Rosabanksiae)、豆科的多花紫藤(Wisteriafloribunda)。教學區(qū)占優(yōu)勢的樹種為小葉櫸、日本矮櫻(Prunusjamasakura)、樟樹(Cinnamomumcamphora)、蒲葵(Livistonachinensis)、布迪椰子(Butiacapitata)等;運動區(qū)占優(yōu)勢的樹種為日本珊瑚樹(Viburnumodoratissimumvar.awabuki)、冬青、大葉冬青(Ilexlatifolia)、柑橘(Citrusreticulata)、烏崗櫟(Quercusphillyraeoides)等;園藝試驗區(qū)占優(yōu)勢的樹種為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hongkongensis)、垂絲海棠(Malushalliana)、雪松(Cedrusdeodara)、二球懸鈴木(Platanusacerifolia)、廣玉蘭(MagnoliaGrandiflora)等。
校園景觀設計在校區(qū)建設之初就十分注意增加木本植物資源多樣性,如在中國屬于珍稀瀕危樹種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銀杏、杜仲(Eucommiaulmoides)、日本厚樸(Magnoliahypoleuca)、連香樹(Cercidiphyllumjaponicum)等在都城校區(qū)不同的適生小環(huán)境中都有栽培,而且大部分樹種生長比較好。同時校區(qū)還引進了紅葉石楠(Photinia×fraseri)、加拿大紫荊(Cerciscanadensis′ForestPansy′)、火焰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Firepower′)等西方優(yōu)良彩葉苗木品種,物種豐富度越大,形成的校園植物群落越穩(wěn)定,同時豐富的物種也方便了校園師生的教學實習內容,對珍稀物種的異地保護更具有重要意義。
由表3可知:都城校區(qū)木本植物除木質藤本占比較低(占種數(shù)0.9%)外,其它占比都較高,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樹木景觀,借四時之景豐富校園景觀,真正做到“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的植物景觀配置。
3.2.1 春季可觀賞“春花” 從表4可知,在都城校區(qū)1 a中最早綻放報春的是如繁星點點的木犀科迎春花;隨之是傲霜盛開的薔薇科梅花,在園藝試驗區(qū)大道種植的直腳梅(P.mumevar.mume)、垂枝梅(P.mumevar.pendula)、龍游梅(P.mumevar.tortuosa)、杏梅(P.mumevar.bungo)等優(yōu)良梅花品種次第開放,有的繁花簇簇,有的疏影橫斜,各有情趣,是校園春季重要的賞花區(qū)域;爬滿都城校區(qū)長廊的攀援小灌木木香,花開時黃色的、白色的、單瓣的、重瓣的、有香味的迎風而舞,也是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教學區(qū)5號樓前的白玉蘭高大挺拔,滿樹開滿潔白如玉的花瓣;園藝試驗區(qū)周邊的日本星花玉蘭,含苞待放時花蕾如筆,盛開后花瓣多達20余枚,呈星狀排列,如滿樹云霞,為庭院中早春名貴的觀花樹種;日本櫻花在校區(qū)隨處可見,而最引人矚目的是教學區(qū)3號樓邊的日本櫻花行道樹,它與燦若云霞的垂絲海棠相隔,2種樹木枝條各自伸展在空中相遇,形成一條花的廊道。
3.2.2 夏季可觀賞“色葉” 由表5可知,夏季是樹木森森、枝葉扶蘇、綠樹濃蔭的季節(jié)。女貞花、月季花、石榴花、夾竹桃花、梔子花等競相開放、姹紫嫣紅、芳香醉人。園藝試驗場東邊的一排垂柳枝條搖嘎、秀麗多姿;園藝試驗區(qū)南邊(6月份開花)的花絲粉紅色的合歡,花型像個小扇子,象征著愛與尊敬;教學區(qū)不僅有矮生紫薇、叢生紫薇、蔓生紫薇、速生紫薇等樹形優(yōu)良的紫薇品種,而且還有早花、中花、晚花的觀花紫薇品種,花期從6—9月,花色艷麗,象征著沉迷的愛、好運;5號樓后面的草本繡球,因土壤酸堿度不同而或紅或藍。
表5 都城校區(qū)夏季木本植物觀賞特性
3.2.3 秋季可觀賞“果實” 由表6可知,樹木的葉片經秋變成紅、紫、黃、橙等艷麗色彩,石榴、柿子、核桃、蘋果、橘子等各種果實掛滿枝頭,賞心悅目,是都城校區(qū)顏色最豐富的季節(jié)[12]。校園里銀杏行道樹的葉片呈扇形,葉內花青素含量隨秋季溫度的不同產生變化,呈現(xiàn)不同顏色。園藝試驗區(qū)楓樹進入秋天,氣溫下降,葉綠素合成受阻,葉片的色彩有紅色和黃色,深淺不一,非常絢麗。運動區(qū)四周掛滿紅彤彤的大石榴,垂懸于碧葉綠枝之間,相映成趣,風光無限。教學區(qū)修剪成綠籬的桂花品種有金桂(Osmanthusfragrans′Thunbergii′)、銀桂(O.fragrans′Latifolius′)、丹桂(O.fragrans′Aurantiacus′)、四季桂(O.fragrans′Semperflorens′),花簇生葉腋,幽香而不露,秀麗而不驕,清雅高潔,香氣濃郁。2號樓邊的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花朵碩大生在枝頭,從開到落,顏色由白漸紅,落得“老來俏”的美名。
表6 都城校區(qū)秋季木本植物觀賞特性
表6(續(xù))
3.2.4 冬季可觀賞“枝干” 由表7可知,都城校區(qū)松樹高大挺拔,像綠色的巨人聳立在校園里;冬季傲雪的臘梅在校園芳香撲鼻;分布在校園各區(qū)孤植、列植或修建成綠籬的茶梅,花期從11月下旬一直持續(xù)到第2年的2月下旬;這些都為都城校區(qū)冬天景觀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冬季宿存枝頭的海棠、火棘、柚子、冬青、木瓜、南天竹等果實,往往引來成群結隊的喜鵲(Picapica)、灰喜鵲(Cyanopicacyana)、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取食果腹,度過寒冷的冬天,這對于豐富校園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表7 都城校區(qū)冬季木本植物觀賞特性
校園是老師學生活動的場所,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tài)體系,也是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的生態(tài)空間,更是學生學習、交往、娛樂的天堂[13]。調查結果表明,日本南九州大學都城校區(qū)共有木本植物60科136屬236種,資源豐富,數(shù)量尚可,規(guī)劃分布均勻合理,綠化面積達40%,不僅改善了校園局部小氣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xiàn)代社會鋼筋混凝土帶來的顯著溫差和濕度變化,為廣大師生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同時也給久住城市的市民帶來一絲大自然的氣息[14]。總之,南九州大學都城校區(qū)木本植物資源物種多樣、色彩豐富,不僅為都城校區(qū)生命類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實踐教學、科學研究和自然科學知識的普及提供幫助,而且也是一個亮麗的風景點。
*:本文在調查和資料收集過程中得到日本南九州大學環(huán)境園藝學部姜璟求教授、日高英二副教授的指導和幫助,在此深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