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許子?xùn)|
編 輯:張玲玲 sdzll0803@163.com
路翎的《財主底兒女們》,是現(xiàn)代文學(xué)中篇幅最長的作品,總共80 多萬字,1945 年11月由重慶希望社出版上卷,下卷再晚兩年。很多現(xiàn)代文學(xué)史,包括唐弢、朱棟霖和夏志清的文學(xué)史小說史,都沒有特別討論路翎這個長篇。但在《亞洲周刊》“20 世紀中國小說100 強”中,《財主底兒女們》排名很高(第15 名)。胡風(fēng)在1945 年說:“時間將會證明,《財主底兒女們》底出版是中國新文學(xué)史上一個重大的事件?!?/p>
路翎,1923 年出生于蘇州,原名徐嗣興,兩歲時父親自殺,母親改嫁,外公家是蘇州富豪。年輕時路翎做過國府職員、南京中央大學(xué)講師。19 歲創(chuàng)作中篇《饑餓的郭素娥》,描述一個大煙鬼的妻子與人私通,相當重口味。《財主底兒女們》也是20 多歲寫的,受到胡風(fēng)激賞??箲?zhàn)前后,魯迅推薦的是《生死場》,青年人描寫底層生態(tài);周揚表揚的是《小二黑結(jié)婚》,解放區(qū)人民走向幸福生活;胡風(fēng)喜歡的是《財主底兒女們》,主觀戰(zhàn)斗精神擁抱現(xiàn)實。但是榮也胡風(fēng),殘也胡風(fēng)。1948 年,郭沫若等人在香港《大眾文藝》叢刊上批判胡風(fēng),路翎撰文回擊。理論家胡繩批評路翎,說他的作品是“小資產(chǎn)階級的知識分子,往往是一方面為自己心情上的復(fù)雜的矛盾而苦惱,另一方面,卻又沾沾自喜,溺愛著自己的這種‘微妙’而‘纖細’的心理……”胡繩此話,正中《財主底兒女們》特點(但不一定是缺點)。1949 年以后,路翎在南京軍管會文藝處當創(chuàng)作組長。
1994 年路翎去世,已是當代文學(xué)時期,但他后來沒法寫作。《路翎全集》2014 年由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編委會主任陳思和是賈植芳的學(xué)生,賈植芳當年也被劃入胡風(fēng)集團。王德威認為《財主底兒女們》與胡風(fēng)精神有關(guān),“胡風(fēng)的追隨者路翎以《饑餓的郭素娥》《財主底兒女們》凸顯乃師所謂‘在歷史事變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洶涌的波瀾和它的來去根向’”。王德威贊揚“路翎是一位天才作家,他在十六歲到十九歲這短短的幾年內(nèi)寫盡了他到今天我們都認為是現(xiàn)代文學(xué)里的重要杰作,包括《饑餓的郭素娥》《財主底兒女們》等,我想我們?nèi)魏巫霈F(xiàn)代研究的同學(xué)都不應(yīng)該錯過這位作家的一些重要作品”。
書名上的“財主”是個誤導(dǎo),令人聯(lián)想到鄉(xiāng)村、土地、農(nóng)民等,其實小說主角是一個蘇州富豪,兒女們都住在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敦斨鞯變号畟儭菲鋵崒懙氖恰都摇贰独子辍分惔蠹彝サ膬?nèi)部爭斗,糾纏著金錢、情色、人倫,主軸還是個人與家國的關(guān)系,但比大部分同類作品顯得復(fù)雜混亂。
豆瓣上有段評論:“年輕的心沒有羈縻,初次創(chuàng)作長篇的筆更是不懂得節(jié)制。事與事,人與人,擁塞在一起,思想撞思想,行動碰行動,言語擠言語,《財主底兒女們》于是就有了80 萬字的浩大規(guī)模。也因了作者的年輕,這80 萬字建構(gòu)正如同小說中許多人物的思維,充滿混亂,深烙痛苦,稍帶著病態(tài)與瘋狂。整體而言,它沒有一以貫之的事件、人物,乃至思想,除了作者恣意潑灑的青春與生命,除了作者追求的‘光明、斗爭的交響和青春的世界底強烈的歡樂(《財主底兒女們》題記)’?!?/p>
在20 世紀40 年代的時代語境下,在大家庭格局的長篇里,《財主底兒女們》如何與眾不同?
第一個不同,是沒有直接寫階級斗爭。小說不寫農(nóng)民,不寫窮人,僅有的一個有名有姓的仆人還是忠實管家,馮家貴盡忠職守,最后在老宅窮死。曹禺寫魯貴,充滿了鄙視和批判,路翎小說里主仆關(guān)系溫馨且不是重點。
第二個不同,小說中也沒有貫徹進化論。長輩居然不是反派,不像高老太爺那么專制,不似周樸園這般虛偽。財主蔣捷三和兒女們的關(guān)系有的緊張,有的溫和,有的沖突,有的隔膜。兒女們的婚姻家庭也各有幸福或不幸,但都不能簡單地歸結(jié)成老人“封建”。第二章有一節(jié)以蘇州老宅園林景色寫老人的固執(zhí)孤獨。兒女大都離家,老人比兒女們更關(guān)注動亂局面,更關(guān)心中國前途。人們之前常見的那種老人腐敗專制、青年痛苦反抗的進化論格局,在路翎筆下被改寫了,甚至顛覆了。
蔣家共有四個女兒三個兒子。大女兒淑珍和女婿傅蒲生,性格中庸,主要戲份在第三章淑珍30 歲生日,兄弟姐妹和父親聚集南京。二女兒淑華在生日宴會前后認識了海軍軍官汪卓倫,戀愛一拍即合,不過她看不慣家庭四分五裂,互相爭斗,后來早早病死了。三女兒叫淑媛,女婿王定和是比較世俗講求利益的男人。小說開局時王定和看來像是蔣家的正當繼承人。女婿要成為管事人,原因當然是老人與兒子們不和。
二兒子蔣少祖在小說上卷是男主角,小說開篇寫王定和妹妹王桂英到上海找蔣少祖。漂亮、性感、感情迷亂的王桂英,不管少祖已有婚姻,也忽視身旁夏陸的愛慕,孤注一擲地愛上少祖?!霸诓幻髁耸`著人們的實際的一切的時候,在幻想里預(yù)嘗著這種甜美的荒唐和悲慘,她心里有大的歡樂。這種歡樂,在目前的這個時代,是很多人都經(jīng)歷到的。似乎整個的人類生活就是這樣改變了的。王桂英底赴上海,是一·二八的光榮的、熱情的戰(zhàn)爭所促成的多種行為之一”?!啊豕鹩⒖咕芸鄲溃∩弦粋€頑皮的粗野的笑容。這個笑容好久留在她底因受涼而蒼白的臉上?!?/p>
這些引文,同時說明王桂英的莎菲氣質(zhì)、個人與時代的復(fù)雜關(guān)系,還有路翎小說的擰巴的歐化語言。
蔣少祖是一個羅亭似的書生,想得多,做得少。16 歲到上海讀書,受過新思想影響,妻子陳景惠賢慧,但是他覺得她不理解他的事業(yè)。他的事業(yè)是什么?九·一八后接近社會民主黨,又想從事政治,又看不慣投機混亂。其實還是靠蔣家家底,讓他有這份在上海從事政治社交并且自我感覺良好的奢侈。后來他發(fā)現(xiàn)兄弟姐妹們都在計算父親的財產(chǎn),便趕回蘇州跟父親和解。
他和王桂英怎么談戀愛?我們看原文——
“王桂英,在中國,生活是艱難的??!”蔣少祖說,動情地笑著,倚在窗檻上。從王桂英底眼光和面容,蔣少祖覺得她已被他征服。這個勝利是他所希望的,但同時他體會到深刻的苦惱。他不能明白自己底目的究竟是什么。
男人覺得女生崇拜他,便有征服的勝利感,但是又苦惱,因為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早一兩年,張愛玲已經(jīng)寫過范柳原、佟振保的類似愛情,享受征服,但不明白目的。結(jié)果第五章,王桂英懷孕了,生了個女孩,被兄長王定和痛罵,逐出家門。王桂英先是想把小孩交給女傭,后來竟把小孩悶死,自己又打扮得十分時髦,到上海社交場合找蔣少祖。蔣少祖仍沒有什么表示,王桂英一氣之下就和理想主義的書生夏陸結(jié)婚了。但是夏陸太窮,婚后生活郁悶,王桂英還是愛著少祖。整個戀愛就像作家一開始就預(yù)言的那樣“甜美的荒唐和悲慘”。在少祖這只是一個插曲,對王桂英來說,好像已是結(jié)局?
相比之下,蔣家大兒子蔚祖的故事更加“荒唐和悲慘”。
蔚祖的妻子金素痕,在整個長篇上卷中最引人注目,她美艷、性感、聰明、專橫、殘酷、任性。金素痕首先控制丈夫蔣蔚祖,老公言聽計從,女人半夜出去,天亮歸來,老公還癡癡地等。其次金素痕也設(shè)法控制了蔣家的很多財產(chǎn)。金家律師出生,和蔣捷三打官司也占上風(fēng),可以說老人是被這個媳婦一步步逼死,整個蔣家眾姐妹一步步地看著受氣卻無可奈何。蔚祖則逐漸走向瘋癲,一會兒被老婆鎖,一會兒被父親鎖,最后自己燒了寓所,淪為乞丐。金素痕以為他死了,馬上再婚,不想某夜蔣蔚祖又跑到素痕新房的窗下,鬼影般閃現(xiàn),把新婚的金素痕嚇得魂飛魄散(之后這個大公子還是跳了長江)。神經(jīng)質(zhì),是作家和這部小說幾個主要人物的共享特征。
路翎寫張愛玲的人物,但更加“不按牌理出牌”(金素痕這么“壞”,也不受懲罰;蔚祖為什么自殺?王桂英怎么可以殺死自己的嬰兒?)。從小說語言看,《財主底兒女們》將巴金、茅盾的歐化文體發(fā)展到極致,比如王桂英初見夏陸:
王桂英,回答他底笑容,高聲說,并露出那種驚恐的嬌媚……這個思想令她感激,她熱情地、凄惶地笑,脫毛線外衣,站了起來。
驚恐與嬌媚,熱情與凄惶,都有些矛盾與反差,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種扭曲、曖昧的說話效果。
嬌小的王桂英在那種羞怯的、慎重的、自愛的微笑以后顯得特別動人。她底簡單的、靈活的衣妝給人以溫柔的、熱情的、崇尚理想的印象。
這都是典型的路翎句式,用不同意思的排比,用復(fù)雜的句型,來顯示人物微妙的心境。
小兒子蔣純祖后來取代他哥哥蔣少祖成為中心人物。上卷結(jié)尾時南京即將淪陷,全家往漢口撤退,只有他反方向要去上海。上卷二哥蔣少祖,不像覺新般忍辱負重,較多私心,下卷三弟蔣純祖,像覺慧一樣沖動,但更加迷惘。
下卷第一章紀錄南京抗戰(zhàn),但沒有正面寫戰(zhàn)事與屠殺,只是隨著蔣純祖的眼光從上海撤軍,脫離部隊,在南京過江逃難碰到幾個散兵。一個士兵搶小販的餅,另一個矮個兒士兵又跑去給小販一點錢(兩個士兵并無關(guān)系)。面對兩個散兵,站在廢墟般的村宅中,年輕的蔣純祖,不顧周圍形勢危急,忙于思索善惡哲理?!八耄诖丝?,一切人都是可怕的,自己也是可怕的;一切善良,像一切惡意一樣,是可怕的?!劭凑J識和不認識的路人在身旁死去后——一個軟弱的青年,就是這樣地明白了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自己底生命和別人底生命,就是這樣地從內(nèi)心底嚴肅的活動和簡單的求生本能的交替中,在這個兇險的時代獲得了他底深刻的經(jīng)驗了?!?/p>
文縐縐的文藝腔長句,慢條斯理地分析人的生死、困境、本能,好像《戰(zhàn)爭與和平》中彼埃爾上了俄法戰(zhàn)場前線。接下來蔣純祖和幾個走散的士兵——朱谷良、石華貴、李榮光、丁興旺等一起逃難,逃難途中又害怕碰到敵軍,又碰到害怕他們的老百姓……
路翎使用抒情筆法描寫一個剛?cè)胛榈那嗄晔勘?/p>
那種對自己底命運的痛苦的焦灼使丁興旺走了出去。他悲傷地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企圖到落雪的曠野中去尋求安慰,或更燃燒這種悲傷的渴望。落雪的曠野,對于自覺孤獨、恐懼孤獨的年青人是一種誘惑,這些年青人,是企圖把自己底孤獨推到一個更大的孤獨里去,而獲得安慰,獲得對人世底命運的徹底的認識的。丁興旺是有著感情底才能的,習(xí)于從一些歌曲和一些柔和的玩具里感覺、并把握這個世界;這樣的人,是有一種謙和,同時有一種奇怪的驕傲。在痛苦的生活里,這種感情底閃光是安慰了他,但同時,這種感情便使他從未想到去做一種正直的人生經(jīng)營?!虼?,這個年青人,便在這片落著雪的、迷茫的、靜悄悄的曠野上,穿著奇奇怪怪的破衣,慢慢地行走,露出孤獨者底姿態(tài)來。
這段文字雖長,還是要抄,因為這是典型的路翎風(fēng)格。孤獨青年漫步曠野之后,他看見一個老婦人,婦人害怕而逃。“你跑什么?”丁興旺憤怒地問?!八庾R到,這個老女人底逃跑,是觸犯了他底尊嚴?!倍∨d旺叫停老女人,還搶了她一塊錢。偏巧這時有個從前線撤下來的團長帶著衛(wèi)兵經(jīng)過,團長此時“在精神上,他是有著無限的正義,無限的權(quán)力”,因此就把被老女人控訴的逃兵丁興旺槍斃了。
“中國不需要這種敗類……”那個團長說,奇異地笑著,顯然地是在替自己辯護……
“不過是一塊錢?。≈皇且粔K錢!該死,我是有兒子底人啊!”她(老女人)突然站住,小孩般哭出聲音來。
老女人也沒想到會把搶他錢的士兵打死。這種描寫戰(zhàn)爭、戰(zhàn)場荒誕場面的書生腔,后來的抗日文學(xué)無人(也無法)模仿。與丁興旺同行的其他散兵,朱谷良、石華貴,包括主人公蔣純祖,他們又槍殺了那個團長。蔣純祖目睹了這一切,小說的敘事,依靠蔣純祖的傷感視覺而驚愕悲傷。
這群散兵逃到了長江北岸,在村里石華貴強奸民女,朱谷良要槍斃他,蔣純祖這時不知道為了什么,用自己的胸膛去擋槍保護石華貴?!拔沂悄銈兊着笥选沂切值?!我愛你們,相信我!”蔣純祖哭著大聲說——這么浪漫的雨果式的人道主義,沒得到好報。石華貴逃生以后反而殺了朱谷良,蔣純祖最后和幾個同伴一起又炸死了石華貴。
這種由讀書人親眼旁觀的慘烈荒誕的戰(zhàn)爭場景,在20 世紀的中國小說里,之前沒有,之后也少見。蔣純祖回到武漢,再碰到哥哥姐姐一群紳士太太,精神上已經(jīng)無法溝通。小說繼續(xù)描寫純祖又要堅持個人自由又要投身群體組織的艱辛過程(這不是胡風(fēng)嗎?)。他在武漢參加劇社,和外甥女(淑珍與傅蒲生的女兒)接吻,又單戀黃杏清。表面上純祖還是書生意氣,善感多情,經(jīng)?!坝譄崆橛制鄳K”地笑著,也問哥哥姐姐拿錢,但是經(jīng)過南京曠野逃難,他已完全改變,和財主的其他兒女們在一起,他是一個路人。逃回武漢前,純祖在九江見了汪卓倫最后一面,汪是一個小軍艦的艦長,在長江中被日軍飛機炸傷,最后犧牲。汪的形象和上卷一樣又完美又絕望(我也學(xué)會了路翎式的語法,把兩個不同意思捆綁一起)。
蔣少祖這時在武漢已經(jīng)成為有名的文化人,一會兒采訪陳獨秀,一會兒獲汪精衛(wèi)接見——現(xiàn)代小說中用真名實姓寫歷史人物的案例不多,《財主底兒女們》是一種嘗試。路翎還是一如既往地使用互相矛盾的形容詞:
汪精衛(wèi)甜美而奇異地笑著說,他抱著無窮的希望。他露出一種詭秘的慎重,和一種閃灼的憂郁接著說,他相信中國,他喜歡中國底文化和民族。他底聲音是顫抖的,低緩的。他是出奇地曖昧,他未說他對什么抱著無窮的希望?!霸?jīng)是,將來也是!”汪精衛(wèi)甜美地說,長久地張著嘴,但無笑容。
什么叫“甜美而奇異地”說?什么叫“閃灼的憂郁”?為什么“長久地張著嘴”?1945 年的讀者回頭看汪精衛(wèi),記住的恐怕是路翎的曖昧文體。
到了20 世紀40 年代,張愛玲等人已經(jīng)有意識地用“某某道”舊白話矯正“五四”文藝腔,路翎卻朝另一個方向——歐化的方向——把文藝腔推向極致,不僅用來寫知識分子或女性心理,還用來寫逃難,寫兇殺,寫政治家的表情,陌生化效果非常強烈。
在某種意義上,篇幅巨大的《財主底兒女們》也是20 世紀三四十年代各種小說的一個綜合并置,逃兵劫難很像沈從文早期橋段;純祖多情,接近郁達夫或茅盾筆法;小弟反抗大家庭,這是《家》的格局(小說中直接提到《家》)。下卷后來寫純祖在鄉(xiāng)下做小學(xué)校長,與庸俗環(huán)境斗爭,又是《圍城》或者《倪煥之》的故事;小說中還寫演劇社里的政治批判會,好像提前預(yù)告了十年以后《洗澡》的開會氣氛。
《財主底兒女們》總體看上卷比下卷好,上卷線索紛繁,作家對復(fù)雜的社會矛盾有自己的理解,其中蔣少祖是個現(xiàn)代小說中罕見的“聰明人”形象(按照魯迅關(guān)于聰明人、奴才和傻子的定義,聰明人也是奴才,或者說是為權(quán)貴幫兇幫閑的知識人)。這類人物散文中談?wù)摰枚?,小說中出現(xiàn)得少。下卷純祖又以覺慧式憤青個人抒情為主,不過也預(yù)言了“個人進入群體”之歷史艱難(同樣的“個人融入集體”的過程,巴金的《火》順利得令人難以置信)。小說直接解釋:“人們看見,蔣純祖,在這個時代生活著,一面是基督教似的理想,一面是冰冷的英雄,那些奧尼金和那些畢巧林。他所想象的那種人民底力量,并不能滿足他,因為他必須強烈地過活,用他自己底話說,有自己底一切。”
“自己的一切”包括企圖去救被母親賣掉的16歲女生,包括跟小學(xué)附近的鄉(xiāng)村惡勢力爭斗,包括糊里糊涂地愛上了淳樸鄉(xiāng)女萬同華,花了一年時間苦熬,最后又促成了好友孫松鶴娶萬同華的胞妹萬同菁。把奧涅金和畢巧林的符號跟鄉(xiāng)土的現(xiàn)實揉在一起,怎么揉?只靠男主人公的主觀精神和歐化文體?但是他的小學(xué)終于著火,而且關(guān)閉,他的朋友們終于要逃亡回重慶。
小說最后兩章將蔣家諸兄弟姐妹在抗戰(zhàn)中后期的生活狀況描述一遍,處處突出純祖與眾人的不同,特別是少祖、純祖兩兄弟的不同道路?!笆Y純祖抬頭,看見了魯索底畫像;在一個短促的凝視里,他心里有英勇的感情,他覺得,這個被他底哥哥任意侮蔑的,偉大的魯索,只能是他,蔣純祖底旗幟。”這時少祖在國民政府中已經(jīng)頗有地位。當年女友王桂英也變身影壇明星,不過少祖仍嫌她墮落。純祖經(jīng)過幾年折騰,身體大病,又因信息不通,訂了婚的萬同華嫁了別人。重病回去時他還和女友再見了一面,“這個女人哭著說:‘我已經(jīng)饒了你,因為……我希望你也饒了我!’”男人臨死之前卻想著剛剛爆發(fā)的蘇德戰(zhàn)爭,溫柔地笑著說:“我想到中國!這個……中國!”然后就離開了。
錢理群等人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三十年》稱贊路翎的心理刻畫,說“他運用錯綜的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廣度的寫法,在掌握大起大落的心理節(jié)奏,處理人物心理感應(yīng)的波瀾方面,顯現(xiàn)出一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氣質(zhì)”。同時又評論說:“主人公純祖是在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斗爭中,仍未能與人民結(jié)合,沒有找到光明出路的知識分子的典型”。
不久,我們又要碰到一個同一時代的,也“未能與人民結(jié)合”,也“沒有找到光明出路的知識分子的典型”,那就是方鴻漸。
①老舍1944—1948 年寫的《四世同堂》,有90 萬字,1949 年在美國出版節(jié)譯本,全本《四世同堂》是1982 年(老舍自殺16 年以后)才出版。
②胡風(fēng):《財主底兒女們·序》,原載《財主底兒女們》(上),希望出版社1945 年版。轉(zhuǎn)自楊義、張環(huán)、魏麟等編:《路翎研究資料》,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10 年版,第51 頁。
③胡繩:《評路翎的短篇小說》,《大眾文藝叢刊》第一輯《文藝的新方向》,1948 年3 月1 日,第62 頁。
④王德威:《抒情傳統(tǒng)與中國現(xiàn)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0 年版,第42—43 頁。
⑤王德威:《南京的文學(xué)現(xiàn)代史》,《揚子江評論》2012 年第4 期,第10 頁。
⑥參見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33271/.
⑦路翎:《財主底兒女們》,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4年版。
⑧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三十年》,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 年版,第50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