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傳賜,錢亞云
揚州大學(xué),江蘇 揚州 225001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均居所有癌癥首位[1]。早期肺癌多采用手術(shù)治療的方式,但肺癌的高轉(zhuǎn)移性與高侵襲性使得多數(shù)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是中晚期[2-3]。因此,肺癌的治療多采用手術(shù)為主,化療聯(lián)合中醫(yī)藥治療的綜合治療方案[4]。
中醫(yī)認(rèn)為,肺癌為本虛標(biāo)實之證,臨床治療肺癌在扶正的基礎(chǔ)上,多與“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以及“活血化瘀”等祛邪法相結(jié)合[4]。斑蝥味辛,性熱,具有破血逐瘀、散結(jié)消瘸、攻毒蝕瘡的功效,斑蝥素是其主要成分,具有很強的抗癌作用,但同時具有較強的毒副反應(yīng)。運用現(xiàn)代工藝提取得到的斑蝥酸鈉既保留了斑蝥素的抗癌作用,也使其毒性大大降低[5]。以斑蝥酸鈉為主要成分的斑蝥酸鈉注射液作為肺癌的輔助化療藥物,較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6],但對于肺癌的具體作用機制尚未明確。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s/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號通路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能夠調(diào)節(jié)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影響腫瘤細胞的血管生成及侵襲與轉(zhuǎn)移能力[7]。本研究探究了斑蝥酸鈉注射液干預(yù)下肺腺癌A549細胞增殖、侵襲與轉(zhuǎn)移能力的變化,并初步探討對PI3K/AKT/m TOR信號通路蛋白表達的影響,為斑蝥酸鈉對肺癌相關(guān)疾病的作用機制研究提供參考。
1.1 細胞株人肺腺癌A549細胞,由中國科學(xué)院上海細胞庫提供,于37℃、5%CO2的條件下,采用1640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
1.2 藥物與試劑順鉑(cisplatin,DDP)注射液(江蘇豪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zhǔn)字:H20040813);斑蝥酸鈉注射液(貴州金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zhǔn)字:H52020601)。MTT粉末、胰蛋白酶(美國Sigma公司,批號:M2003、J170013);1640培養(yǎng)基(美國Hyclone公司,批號:SH30809.01);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xiàn)BS,美國Gibco公司,批號:10437028);細胞裂解緩沖液、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中國碧云天公司,批號:P0013、P0010);PI3K、AKT、mTOR、P70 S6、GAPDH抗體(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ology公司,批號:4249、4691、2983、2708、5174);VEGF-C抗體(美國Abcam公司,批號:ab191274);HRP標(biāo)記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Ig)G(華安生物公司,批號:G170628);ECL化學(xué)發(fā)光試劑盒(美國Bio-Rad公司,批號:1705062)。
1.3 儀器Heracell 150i型恒溫培養(yǎng)箱(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1X71型倒置熒光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Universal HoodⅡ型SDS-PAGE凝膠成像分析儀、721BR08904型蛋白電泳槽(美國Bio-Rad公司);Enspire型多功能酶標(biāo)儀(美國Perkinelmer公司)。
2.1 MTT實驗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A549細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將細胞懸液濃度調(diào)整為5×104mL-1。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μL細胞懸液,并分別 加 入 含0 mg·L-1、0.312 5 mg·L-1、0.625 mg·L-1、1.25 mg·L-1、2.5 mg·L-1、5 mg·L-1蝥酸鈉注射液的10%FBS培養(yǎng)基100μL,設(shè)5個平行孔,處理24 h、48 h、72 h后,棄去上清,每孔加入20μL MTT溶液,4 h后吸除上清液,加入150μL DMSO,低速震蕩10 min,酶標(biāo)儀檢測49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值,計算腫瘤細胞增殖抑制率。
腫瘤細胞增殖抑制率=(1-藥物組OD值/對照組OD值)×100%
2.2 細胞劃痕實驗取對數(shù)生長期A549細胞接種于6孔板,每孔約5×104個細胞,待細胞鋪滿后沿中線劃出2 mm左右劃痕,PBS清洗3次,加入無血清培養(yǎng)基,設(shè)空白對照組(control)、斑蝥酸鈉注射液低劑量組(0.4 mg·L-1)、斑蝥酸鈉注射液高劑量組(1 mg·L-1)、順鉑組(DDP,2 mg·L-1),置入培養(yǎng)箱,24 h后記錄各孔劃痕的距離。
2.3 Western blot實驗A549細胞分組同2.2,孵育24小時后,用細胞裂解緩沖液在冰上提取30 min,用BCA蛋白定量試劑盒進行蛋白定量。取25 ng待測樣品進行10%SDS-PAGE電泳分離,然后轉(zhuǎn)移到PVDF膜。用5%脫脂奶粉封閉2 h,一抗(1∶1 000)孵育過夜,二抗(1∶2 000)孵育2 h,應(yīng)用凝膠成像系統(tǒng)掃描各蛋白條帶灰度值,以待測蛋白和內(nèi)參蛋白的灰度值比值作為待測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2.4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biāo)準(zhǔn)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3.1 斑蝥酸鈉注射液對A549細胞增殖的影響MTT法檢測不同濃度斑蝥酸鈉注射液對A549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藥物干預(yù)24 h、48 h、72 h后,斑蝥酸鈉注射液能夠明顯抑制A549細胞的增殖(P<0.05,P<0.01),且具有濃度與時間依賴性。見圖1。后續(xù)實驗選取24 h為藥物干預(yù)時間,計算斑蝥酸鈉注射液干預(yù)A549細胞24 h后,其半數(shù)抑制濃度(half max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為1.58 mg·L-1。
圖1 斑蝥酸鈉注射液對A549細胞增殖的影響
3.2 斑蝥酸鈉注射液對A549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細胞劃痕實驗檢測斑蝥酸鈉注射液對A549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與對照組比較,經(jīng)不同濃度斑蝥酸鈉注射液處理后,各孔細胞遷移率顯著降低(P<0.05),提示斑蝥酸鈉注射液能夠抑制細胞遷移,并呈濃度依賴性。見圖2。
圖2 斑蝥酸鈉注射液對A549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200)
3.3 斑蝥酸鈉注射液對A549細胞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達的影響為探討斑蝥酸鈉注射液抑制A549細胞侵襲與轉(zhuǎn)移的作用機制,用Western blot檢測PI3K/AKT/mTOR通路相關(guān)蛋白的表達水平。與對照組比較,斑蝥酸鈉注射液處理后,PI3K、AKT、mTOR、P70 S6及VEGF-C的蛋白表達量顯著降低(P<0.05)。表明斑蝥酸鈉注射液可能通過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而抑制A549細胞的侵襲與轉(zhuǎn)移。見圖3。
圖3 斑蝥酸鈉注射液對A549細胞中PI3K/AKT/mTOR通路相關(guān)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
惡性增殖和轉(zhuǎn)移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特點,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抑制細胞增殖與轉(zhuǎn)移是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策略之一[8]。斑蝥是常用的抗腫瘤蟲類中藥,斑蝥酸鈉是其主要成分斑蝥素的小分子衍生物[9]。斑蝥酸鈉注射液在多種腫瘤治療中均有良好效果[10-12],在肺癌的治療中亦有應(yīng)用。研究表明,斑蝥酸鈉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能夠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且聯(lián)合組患者治療后血清中VEGF水平明顯低于常規(guī)化療組患者,而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水平明顯高于常規(guī)化療組患者[13]。
本研究采用不同濃度斑蝥酸鈉注射液干預(yù)A549細胞后,細胞增殖受到抑制,且與濃度和時間呈現(xiàn)明顯依賴性。劃痕實驗顯示,細胞向中心遷移的能力受抑制。這些結(jié)果均表明斑蝥酸鈉注射液可抑制A549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具有明顯的抗腫瘤活性。
為進一步探討斑蝥酸鈉注射液抑制A549細胞增殖與轉(zhuǎn)移的分子機制,本文研究了斑蝥酸鈉注射液對A549細胞PI3K/AKT/mTOR信號通路的影響。PI3K/AKT/mTOR信號通路在腫瘤研究中起重要作用[14],該通路的異常激活能夠抑制腫瘤的凋亡與自噬[15-16],促進腫瘤的增殖與轉(zhuǎn)移[17],影響腫瘤微環(huán)境[18]等。而大約90%的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株,包括A549細胞,均存在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19],其中,PI3K的亞單位p85a和p115a均呈現(xiàn)過表達的現(xiàn)象,而PI3K下游的信號因子AKT也因此呈現(xiàn)活化狀態(tài),活化的AKT能夠促進糖原合成酶激 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叉頭框蛋白O(forkhead box protein O,F(xiàn)OXO)轉(zhuǎn)錄因子、核轉(zhuǎn)錄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多個基因的表達,從而促進細胞增殖[20]。mTOR作為PI3K/AKT的下游信號因子,因PI3K/AKT的激活而呈活化狀態(tài)。研究表明,mTOR能夠參與調(diào)控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調(diào)控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影響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等多種細胞進程,從而影響肺癌細胞的增殖與遷移[21-23]。Western Blot實驗表明,斑蝥酸鈉注射液能夠明顯下調(diào)A549細胞中PI3K/AKT/mTOR通路相關(guān)蛋白的表達。因此,斑蝥酸鈉注射液抑制A549細胞增殖與轉(zhuǎn)移的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有關(guān)。
同時,PI3K/AKT可在基因水平上促進VEGF的合成[24],VEGF-C作為VEGF家族中的一員,能夠促進淋巴管內(nèi)皮細胞的增殖及遷移,是誘導(dǎo)淋巴管生成的重要指標(biāo)[25],且在肺癌中高表達,與肺癌的增殖與轉(zhuǎn)移密切相關(guān)[26]。已有研究表明,斑蝥酸鈉能夠有效抑制胃癌、肝癌等惡性腫瘤中VEGF-C的表達[27-28],但對于肺癌中VEGF-C表達的影響鮮有報道。本研究表明,斑蝥酸鈉注射液干預(yù)A549細胞后,VEGF-C的表達亦被抑制,表明斑蝥酸鈉注射液抑制A549細胞增殖與轉(zhuǎn)移可能的作用機制還可能與抑制血管生成有關(guān),但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探討。
綜上所述,斑蝥酸鈉注射液能夠抑制A549細胞的侵襲與轉(zhuǎn)移,其機制可能與抑制PI3K/AKT/mTOR信號通路激活及血管生成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