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琎,李小琴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江蘇 鎮(zhèn)江 212001)
近些年,惡性胸腔積液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疾病是乳腺癌、卵巢癌以及肺癌晚期患者常出現的并發(fā)癥,典型癥狀包括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等,嚴重者可造成心臟功能異常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較高的致死率[1-2]。以往臨床治療該疾病多用穿刺胸腔進行抽液或者在胸腔內注射順鉑等化療藥物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患者耐受性較低,不良反應及復發(fā)率較高[3]?,F階段,重組改構人腫瘤壞死因子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為了證實該治療方法的有效性,本次研究以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不同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
將2015年1月-2020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70例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按其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0)和研究組(n=30)。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并根據TNM分期屬于中晚期腫瘤患者,均符合惡性胸腔積液診斷標準,治療前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等檢查無化療禁忌,卡氏評分≥50分;年齡≤84歲,預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嚴重器官功能障礙、精神疾病以及無法語言溝通者。入組患者最小年齡35歲,最大年齡84歲,對照組男10例,女30例,其中16例肺癌、15例乳腺癌、9例卵巢癌;研究組男8例,女22例,其中10例肺癌、12例乳腺癌、8例卵巢癌。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順鉑治療。將40mg/m2順鉑溶于50mL生理鹽水中于第1天、第8天分別行胸水引流及腔內灌注一次,化療前靜脈注射10mg地塞米松及鹽酸帕洛諾司瓊0.25mg止吐。
研究組:給予重組改構人腫瘤壞死因子治療。分別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給予300萬IU重組改構人腫瘤壞死因子,將其融入50mL生理鹽水,行胸水引流及腔內灌注治療,灌入前靜脈注射10mg地塞米松,并口服0.2g布洛芬。3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灌注后均叮囑患者每隔15~20分鐘變換一下體位以便讓化療藥物更好的接觸胸腔內膜進而提升治療效果,治療后一月進行隨訪。
(1)比較兩組患者近期療效。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療效顯著:經胸腔彩超檢查胸腔積液小于原胸腔積液量的三分之一或者無胸腔積液,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病情好轉:胸腔積液小于原胸腔積液的二分之一,癥狀有所好轉;治療無效:上述癥狀均無改善,部分患者病情有所加重。(2)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研究組近期療效[n(%)](n=70)
兩組心臟毒性毒副作用發(fā)生率比較基本無差異,而研究組發(fā)生骨髓抑制、惡心嘔吐、肝腎毒性及乏力者明顯低于對照組。
表2 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n=70)
惡性胸腔積液常見于晚期腫瘤患者當中,臨床醫(yī)學認為胸腔積液與患者腫瘤的生長速度、腫瘤的負荷有著密切的關系,且惡性胸腔積液不易控制,增長速度較快,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不僅會造成肺不張、肺炎等癥狀,還會引起中央氣道發(fā)生阻塞,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4]。
順鉑是治療惡性胸腔積液常用的廣譜化療藥物,能夠殺死腫瘤細胞。但應用順鉑治療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反復用藥并進行刺穿,也增加了胸腔內感染的風險,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重組改構人腫瘤壞死因子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免疫調節(jié)劑,經過人工技術處理后可得到rmhTNF,能夠在機體內殺滅腫瘤細胞,有效避免了TNF-α的毒性,該方法能夠直接殺傷腫瘤細胞,通過對細胞基因表達的調節(jié)殺滅腫瘤細胞,將腫瘤細胞耐藥、多藥進行逆轉進而提高化療的敏感性。
研究發(fā)現,采取順鉑治療的患者不良反應較多,順鉑是一種光譜周期非特異性的藥物,它的分子量較大,水溶性非常好,滲透力較強,不容易透過胸膜這層屏障,其在胸腔內吸收的速度較慢,利用持續(xù)時間長、藥物濃度高的特點殺死腫瘤細胞。而順鉑除了作為化療藥物之外,還是對腫瘤的局部治療有較好作用的抗癌藥物。但其也是細胞毒類藥物,毒性也很大,在治療的同時也會產生很多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骨髓抑制、肝腎毒性、心臟毒性以及乏力等。因化療藥物會刺激到延髓嘔吐中樞以及中樞化學感受器,所以患者會感到惡心想要嘔吐。在骨髓抑制方面,順鉑治療時發(fā)生骨髓抑制的患者較多,患者主要表現為白細胞計數減少,可能與順鉑使用藥劑量有關,如果使用藥劑量不足100mg/m2,發(fā)生骨髓抑制的幾率會較低,如果使用藥劑量超過120mg/m2,患者骨髓抑制的發(fā)生率就會上升。此外,骨髓抑制也可能與治療過程中使用了其他抗癌藥骨髓毒性的重疊相關。通過研究發(fā)現,采取順鉑治療惡性胸腔積液時對肝腎功能的損傷較大,肝腎毒性是順鉑治療過程中出現較為嚴重的毒性反應,不僅與藥劑量有關,重復使用藥物也會增加肝腎毒性。以腎毒性為例,損傷較為嚴重的部位就是腎近曲小管,可造成血中尿酸升高,若在一般的藥劑量下,腎小管損傷多為可逆性,但如果使用藥物過于頻繁或者藥劑量過大就會造成藥物蓄積在體內進而導致不可逆的腎小管損傷。
本次研究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比了兩種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結果發(fā)現,研究組患者采取腫瘤壞死因子后治療效果顯著增加,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標均有所好轉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惡性胸腔積液患者采用順鉑與重組改構人腫瘤壞死因子治療均可改善其臨床癥狀,而腫瘤壞死因子治療毒副作用更小,并發(fā)癥明顯減少,減輕患者的痛苦,安全性較高,患者耐受性較好,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價值,推薦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