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誠吉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上海 201700)
PDCA循環(huán)管理方法是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一種標準化以及程序化的臨床管理方法[1]。PDCA循環(huán)管理中每個字母均具有不同的含義:P代表著按照計劃;D代表著執(zhí)行或實施;C代表著檢查;A則意味著處理[2]。將PDCA循環(huán)管理應用于臨床護理操作過程中,能夠顯著提高護理管理的工作效果。而中藥房的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醫(yī)院最終服務的質量,若中藥房分配的藥物不夠合理,或者發(fā)生藥物分配錯誤的情況,極易發(fā)生嚴重的醫(yī)療事故,最終對醫(yī)院的口碑造成嚴重的影響[3]?;诖?,本文主要分析將PDCA融合進中藥房管理中的作用。
我院中藥房在2019年聯合PDCA開展中藥房管理工作,從而規(guī)范藥房的管理工作,并抽取2018年沒進行管理的中草藥處方600張和2019年進行管理后中草藥處方600張,對比二者的各項指標。
針對未聯合PDCA前的中藥房管理進行處方點評,對不合格原因如醫(yī)生對處方點評制度不重視,沒有嚴格按照處方開具流程操作,臨床診斷不嚴謹,處方點評人員水平有限等進行改進。這是由于藥房中草藥處方主要是根據我國傳統(tǒng)的醫(yī)學理論、臨床實踐、應用需求以及中藥性質等,制定出來的合理特殊加工處理措施。而藥房中草藥處方的臨床治療效果與正確與否具有密切的聯系。此外,在對醫(yī)院藥房進行中草藥管理時,常會發(fā)生中草藥處方不合理的問題,需要加強醫(yī)院內中草藥處方管理的力度。因此,針對《上海市炮制規(guī)范》、《處方點評管理規(guī)范》等內容展開調查,重點觀察醫(yī)院藥房內中草藥處方的書寫、用藥合理性等內容,并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1)完善中藥房的處方管理體系。建立中藥處方點評小組,完善中藥處方點評制度。(2)中藥房通過建立中醫(yī)中藥聯系群,快速及時的將處方審核信息告知醫(yī)生,促使二者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開展高質量的工作。(3)醫(yī)師重視處方的開具流程,不要因為自己的書寫習慣而導致處方不規(guī)范。(4)將中藥處方點評結果進行統(tǒng)計,上報醫(yī)務科,并將結果進行公示。(5)藥劑科開展質量掌控管理措施。建立藥房質量監(jiān)督小組,進行日常監(jiān)督管理工作,定期展開質量監(jiān)督評價,并制作詳細的信息報告表格,將報告表格作為最后工作人員績效評估的參考內容之一。
同時,通過PDCA管理措施,中藥房的整體管理也得到了改善。具體內容如下:(1)P。P主要是指中藥房需要對藥房的藥品進行調配工作,并及時進行處方中草藥的調配情況,同時醫(yī)院內的藥學專業(yè)工作人員還需對處方中的中草藥進行詳細的審核工作,并對處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通常情況下,中藥房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常見處方差錯事件進行整理分析,并分析發(fā)生差錯的主客觀因素,同時將各個責任落實到藥房內的每個工作人員身上,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嚴格按照各項制度展開工作。中藥房還需要加強中草藥入庫的管理工作,由于中藥房內的中草藥種類比較多,管理人員需要根據藥材以及質量展開不同的管理工作,保證進行中草藥處方配置的高效以及準確性。只有經過入庫驗收之后的中草藥,才可進行后續(xù)的處方配藥工作,并充分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展開各項管理措施,嚴格按照正規(guī)的渠道引進優(yōu)質的藥材,同時做好藥品入庫的記錄。對于一些處方中經常使用的藥物,可以將這些使用頻率比較高的藥品,降低藥劑師由于頻繁取藥的時間消耗,顯著縮短中草藥處方的調配時間。(2)D。D主要是指中藥房內的各項計劃,并對處方進行嚴格的質量管理控制措施,同時成立專門的質處方量監(jiān)督控制小組,并設立兩個不同的質量監(jiān)督控制小組,讓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相互約束,進而對實際工作展開監(jiān)督、管理、控制,促使中藥房內的工作人員可以嚴格按照處方調配中草藥,并進行中草藥配伍等多個不同的程序,充分保證患者使用處方進行治療的安全,大幅度降低中藥房處方發(fā)生差錯的可能性。(3)C。處方檢查主要是指中藥房的質量監(jiān)督控制小組,對中藥房處方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工作,同時審核藥房內的全部中草藥,并做好各項檢查記錄。針對不合格的處方配伍以及差錯事件,需要對其采取相應的處罰,并提出公開的批評以及懲罰,從而提升中藥房內工作人員對實際工作的重視程度。(4)A。A主要是指對中藥房處方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析、歸納以及處理等工作,并積極探討各個問題發(fā)生的主要因素,同時通過召開會議的方法收集更多地解決方法,并將其應用于中藥房處方管理工作中。通過PDCA管理不僅顯著提升實際處方的準確性,降低處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同時,還需針對處方問題的解決方法在實際工作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并對該月的實際工作效果展開分析研究,如此反復循環(huán)針對問題逐一擊破,最終提升中藥房的處方點評管理質量。
計算分析管理前后處方臨床診斷書寫不全、臨床診斷西醫(yī)化、未寫臨床診斷、超劑量處方這幾個現象的對比,從而分析醫(yī)院藥房中草藥處方不合理的原因,并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
本次臨床實驗結果數據使用SPSS 23.0對其進行相關的統(tǒng)計以及分析,不合理率使用計算型指標以例(n/%)表示,并使用χ2值對其進行檢驗。P<0.05,則代表本次實驗的兩組方法具有顯著性差異。
醫(yī)院藥房內中草藥處方不合理的主要問題包括不規(guī)范、用藥不適宜以及字跡潦草,且醫(yī)院管理前后三者的指標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管理前后藥房處方不合理[n(%)]
PDCA方法是一個循環(huán)的管理系統(tǒng),其主要是通過對各個不同的問題進行處理之后,最終實現高效地管理目的[4]。隨著我國對中醫(yī)理論的研究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使用中醫(yī)進行疾病的治療,有效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而中草藥作為一種將中藥材作為原材料,嚴格遵循相關標準以及處方對藥物展開制作,其在我國各項疾病的治療中,都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5]。并且,中草藥還具有臨床疾病治療效果較好、質量較高、療效比較快以及不良反應較少的優(yōu)點,其臨床應用的范圍也在逐漸擴大[6]。但是,由于中藥的類型比較多、適用范圍比較廣,且大多數中藥都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毒性作用,患者不可以直接服用中藥,需要采取合適的措施后才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療。因此,對中藥房展開高質量的處方點評管理工作,有助于顯著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保證患者的用藥更合理、更安全[7]。
實驗研究顯示,融合PDCA管理中藥房之后,中藥房的處方不合理率為2.83%,而管理之前的不合理率則為10.83%。由此可見,中藥房管理中融合PDCA可以顯著提升中藥房的處方合格率,大幅度降低中藥處方的不合理性,其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PDCA方法具有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管理優(yōu)勢,可以顯著改善醫(yī)院中藥房的管理效果,充分保證醫(yī)院的中藥服務質量,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