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中
在新時代的今天,學生是社會繁榮發(fā)展的希望,是祖國擁有美好未來的棟梁之材。因此,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讓學生健康成長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墒牵诮^大多數(shù)時候,很多教師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安全問題,使得安全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其實,校園安全管理在小學校園里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強校園安全管理,保證學生的安全健康,才能夠使學生的成長、學習得到保障。本文從小學校園安全管理的實際出發(fā),立足當前社會背景,探究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的意義和具體舉措。
一、完善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機制
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的執(zhí)行力,首先要從校園安全的管理層面出發(fā),完善責任落實和倒查追究機制。要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隊伍建設,創(chuàng)建體系化的校園安全管理機制,預防各種安全隱患的發(fā)生。比如,明確校長第一負責人的主體地位,擴充學校的組織指導部門人員,細化成員職責,便于后續(xù)安全管理工作開展。在制度方面,學校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創(chuàng)建校園消防、值班和巡邏檢查制度。在遇到突發(fā)情況時,要有相應的安全管理應急預案,這樣學校在面對突發(fā)狀況時才能臨危不亂。
二、加強師生校園安全知識教育
加強師生校園安全知識教育是校園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對象不同,安全知識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式也不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與學生共處的時間最多,因而在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強教師的安全知識教育,能夠讓教師在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過程中對某些安全隱患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同時,安全教育知識的普及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項很重要的知識培訓。
一方面,針對學校教師、行政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的校園安全知識教育,可以通過安全教育視頻、安全知識競賽等方式開展,提高教師和在校職工對安全隱患的敏感度,引導教師掌握消除安全隱患、解決安全問題的正確方法。比如,教師多學習教育心理學知識,多角度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動態(tài),避免一些校園暴力的發(fā)生。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的安全知識普及教育要從小學生能夠理解的認知角度出發(fā),利用宣傳片、黑板報、安全演習、安全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通過不同形式的宣傳教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預期效果。
從師生這兩個群體出發(fā)開展學校安全教育工作,能夠有效降低潛在的安全隱患和安全風險。教師是學生日常學習中的第一接觸者,學好安全知識,有利于及時化解安全隱患,保障學生安全;學生學習安全知識,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在遇到突發(fā)情況時能夠有一定的解決能力和保護能力。
三、開展校內(nèi)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校園內(nèi)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這就需要學校建立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小組和日常安全隱患排查輪班制小組,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機制,并將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學校的日常具體工作中。比如,校園內(nèi)會存在一些老舊的運動器材設備,如果不及時更換,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威脅著學生的身體健康。教師安全隱患排查小組可以對這些地方重點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排查,有效保護學生安全。
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有利于避免一些隱藏的安全隱患發(fā)生,及時發(fā)現(xiàn)某些威脅小學生健康的安全問題,保障校園安全,有效避免突發(fā)性事件的發(fā)生。
四、深化治理存在安全問題的校外周邊環(huán)境
校外周邊是學生上學、放學的必經(jīng)之路。校外周邊環(huán)境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交通安全問題,學校可與交通管理部門相互溝通,為學校區(qū)域增設指示牌;二是校外周邊存在詐騙機構或者不良社會青年,威脅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三是校外周邊存在一些不適合未成年人出入的場所,如網(wǎng)吧。學校要加強對校外周邊環(huán)境的管理,派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小組在上下學高峰期在學校周邊進行巡邏。
除此之外,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不能僅限于安全知識課堂或者特定的宣傳時期,而應深入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接受安全知識教育,牢記“安全第一”的原則。小學生年齡小,社會閱歷低,心智稚嫩,容易受到利誘和哄騙,因此是犯罪分子下手的重點對象。學校更應該加強學校治安管理,保障校外周邊環(huán)境安全,讓學生對人身安全有一定的防范意識,讓犯罪分子無空可鉆。
總之,加強校園安全管理是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保障學生身心安全的重點工作,是保證學生快樂成長、快樂學習的前提。校園本應該是學生學習知識、徜徉書海、吸取養(yǎng)分的場所。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學好安全知識,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積極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以學生為先,讓學生能夠沐浴在新時代的陽光下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八坼小學)
責任編輯:閔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