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最近,東京奧運賽場上,各種比賽的賽事正酣,一部分人想起了那臺買回家后,就長久處于吃灰狀態(tài)的器械——跑步機?;蛟S對于不擅運動的人而言,跑步機上的每一分鐘,都像一場煎熬的酷刑吧。你還別說,其實跑步機最初問世,就是一種刑具,一種能把人累死的刑具!
這就要從200多年前,日不落帝國一段被“傳為佳話”的發(fā)明故事說起。
19世紀初的英國,由于社會犯罪率逐漸增加,監(jiān)獄里蹲號子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當時的監(jiān)獄管理理念還沒現(xiàn)在這么先進,犯人被關進去了,也沒人進行教育和改造啥的。于是,為了發(fā)泄過剩的能量,牢房里的摳腳大漢們整日整夜地斗毆、喝酒,個個打得你儂我儂,難解難分。
鑒于這種情況,頗有“紳士”風度的政府官僚們,開始思考用一種更加“文明”,更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方式,來豐富一下這些犯人的獄中生活。
1818年,一位身為爵士的工程師威廉·邱比特站了出來,大呼道:“吾有一策!”于是,這位鬼才工程師經(jīng)過一番構思,設計出了一種人力驅動的勞改裝置—— treadmill,也就是如今跑步機的祖宗,很快就被引入了監(jiān)獄中。
這種“始祖跑步機”的造型,很像中國古代用來灌溉農田用的腳踏水車。這樣一臺跑步機可以容納24名犯人同時踩踏,中間還“貼心”地架設了一面隔板,以防犯人們在運動過程中交頭接耳。
不過,最折磨人的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令人絕望的枯燥與沉悶。據(jù)1824 年紐約監(jiān)獄看守 James Hardie 稱:“ 極其單調和極其無聊,這才是跑步機的可怕之處?!?/p>
就這樣,到1842年,英國的200所監(jiān)獄里就有109所用上了跑步機。
后來,有位名叫古斯塔夫·詹德的整形外科醫(yī)生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醫(yī)療(自虐)觀念。
這位標新立異的醫(yī)生覺得,循序漸進的抗阻練習,有助于促進身體健康。為嘛叫抗阻練習呢?詹德用自己設計的一系列令人膽寒的“運動器械”做了個示范。
這種外形酷似刑具的器械,充滿了蒸汽朋克的機械感,在外行人看來,還以為是精心設計的刑房,而非醫(yī)生的辦公室或健身房。
在1876年的博覽會上,詹德的設計榮膺最佳機械設計獎,這些稀奇古怪的裝置從此沖出歐洲,走向美國。于是詹德在美國政府的資助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健身房”,其中放置著他親手炮制出的27臺像刑具一樣的健身器械。
當時正值工業(yè)化快速發(fā)展時期,大批在辦公室里坐班的職場白領誕生。詹德開始把目標人群轉向了這群缺乏運動,四肢不勤的白領。
于是,這些白領成為健身房的??停簿驮谶@個時候,“運動”與“勞動”作為兩個概念才被人們真正區(qū)分開來。當大家養(yǎng)成“花錢自虐”的心理后,跑步機的地位也悄然發(fā)生了變化。
雖然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演變,跑步機已經(jīng)從當初兇狠的“懲戒者”演變成了人畜無害的健身房標配。然而,直到今天,它依然在“懲戒”著那些肥肉贅重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