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每年暑假,小陳都要帶著全家回老家一趟。
小陳的老家親戚們,說話都非常謙虛,謙虛到我經(jīng)常覺得不可思議,后來我逐漸明白了,那可能是因為小城市的生活,大家心滿意足,絲毫沒有要競爭的意思,你是客,就多說幾句好話嘛。
我和他都是典型的睡不夠一族,幾乎每天都會熬夜。大城市人均996,做自媒體則是007,閑下來半天會覺得時間浪費了,沒有賺錢,以后怎么辦?魔都格外催人上進,你只要慢上一拍,就是已經(jīng)錯過的風(fēng)口,再也買不起的房子,沒跟上時代的步伐,跟擦肩而過的財富說再見。
小陳老家的朋友們聊的是,最近在哪里鍛煉。小城市有山,修了好多棧道,還修了體育公園,一到晚上,大家都去山上徒步,月朗星稀,山區(qū)的夜里又很涼快,二十三四度,走到微微發(fā)汗,很愜意。親戚們聊天說某某公園真不錯,每天晚上都去那里逛,碰到了誰誰和誰誰。
以前來這里吃飯嫌飯菜油太大,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這幫哥們兒竟然也在為了瘦身吃沙拉雞胸肉。
城市小,開車到哪里都是十分鐘,二十分鐘,周轉(zhuǎn)很容易,一天能見好幾個朋友,上午去一個朋友店里泡茶,下午約另一群朋友喝咖啡,晚上十點還能再約一批。
上海人可不敢這么做,大城市里奔波一下,一天辦一件事差不多了。
以前別人夸上海,到處都是漂亮的咖啡館,現(xiàn)在小城市也有。小陳的朋友租下老城區(qū)的廠房,自己改改,比起網(wǎng)紅元素,我更羨慕他直接在咖啡館里種下一棵樹菩提。在上海開這樣的店,每天要擔心房租和人工收不收得回來。
我問小陳朋友租這家咖啡館多少錢,她說很便宜,月租三四千。所以盡管改,怎么喜歡怎么來。城里的手沖咖啡,這里也有,比起魔都動輒七八十一杯的手沖,這里僅僅是跟星巴克差不多。
因為收入低,所以消費也低,半夜我和小陳一人點一碗四物湯,心想這料給得也太扎實了,那么多水果,加上芋圓、椰奶、花生、陳皮,口感時而柔韌時而香脆,還有陳皮的清香,小城市的人怎么這么懂吃?
大城市就有點難,只有規(guī)范化的產(chǎn)物,萬一有了好吃的食物,瞬間變成排隊的海洋。
有個朋友的弟弟,去年來上海找工作,在高爾夫球場輕輕松松找到一份一萬塊的助教工作,比起在老家工資翻了一倍。中途因為跟女朋友分手,又回老家去了。今年剛過,他的同事興奮地打電話給他,說自己工資已經(jīng)漲到兩萬多,問他要不要再回上海。
朋友弟弟想來想去,還是算了吧。在上海賺兩萬多,那又怎么樣?還不是住在出租房里,每天兩小時通勤,回出租屋只能看看綜藝打發(fā)時間,外面什么都貴,買房更是遙遙無期。
朋友跟我說的時候,我無論如何都想不通,在大上海拿兩萬多的工資,當然不算多,但這背后不是有著極大的魅惑,極大的可能嗎?好像看起來很可能就要飛黃騰達了,這樣都不要嗎?
這回在小城市待了幾天,算是明白了,大城市的優(yōu)越感,在老家人看來不值一提。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太累了,累死累活,到最后追求的不過是跟小城市里的人一樣,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按時鍛煉,經(jīng)常跟朋友聚聚,喜歡什么,多花點時間精力追求一番。賺幾萬塊的工資,卻有好幾萬的貸款要還,小城市里的人一聽,苦,太苦了。
飯桌上的湯捧上來時,我趕緊對小陳說:多喝幾碗吧,回去就喝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