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嬈
Public visual art refers to such a type of comprehensive artistic modeling language expression that conveys inner feelings in public spaces through visual sense. As a fulcrum of visual art, material language influences the ideological expression of material public visual art, andgives vent to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material visual art.
公共視覺藝術是指通過視覺感官在公共空間中傳達內心感受的一種綜合類藝術造型語言表達。材料語言作為視覺藝術中的支點,影響著公共視覺藝術的思想流露,體現(xiàn)了材料視覺藝術的情感表達。本文結合材料語言的屬性和材料語言在作品中的呈現(xiàn)狀態(tài),分析了材料在公共視覺藝術中的真實存在與藝術表達,闡述了關于材料語言的表現(xiàn)方式。
材料語言的更迭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新的材料正源源不斷被藝術家運用到作品當中,這些材料在無形之中也對綜合材料的不斷完善和成熟有著深遠的影響。創(chuàng)作者從感受形象到把握創(chuàng)作形象的過程中,運用各種形式構成要素的組合表達自己對美學的理解。從根本上說,創(chuàng)作媒介的豐富讓藝術家從傳統(tǒng)的枷鎖中得到釋放,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思維不再只是單純對客觀世界的再現(xiàn)描摹,而是不斷突破形式上的束縛去探索建立新的規(guī)則。
材料不僅具備了物質化功能,還表現(xiàn)出作品與藝術家之間緊密的紐帶關系。藝術家由此能夠充分地發(fā)揮材料對于城市公共藝術作品物質性和精神性的塑造,在自然生活狀態(tài)攝取的同時還表達了藝術家對于自身心理狀態(tài)的傾訴。在文化性和精神性的糅合下,綜合視覺、聽覺、觸覺來更好地展現(xiàn)其功能和渲染氣氛。綜合材料視覺藝術的材料語言基礎是材料本身給予作品的真實性,材料用它最真實的形式將自己的語言傳達給每一位受眾,它變化莫測的形態(tài)給予我們對其藝術語言的不同猜想,正是材料的神秘和活潑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其語言的價值。
綜合材料的語言屬性
進入綜合材料視覺藝術大發(fā)展的當代,材料語言的位置強勢反彈,在視覺藝術中起到了主導作用,視覺藝術語言在根本上將由質樸的物質性轉化到精神性,再經由精神性蛻變成文化性思維的發(fā)展歷程。
綜合材料語言的物質性
材料與創(chuàng)作主體有著密切相關的聯(lián)系,其作為一種物質存在能通過不斷變換組合而更好地發(fā)揮藝術家內心的想象。綜合材料在視覺藝術中大體上顯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真實的狀態(tài),就像是玻璃、塑料等等現(xiàn)實存在且具有物理屬性。作為一種存在于作品上的物質形態(tài),其材料物質屬性中的材質、肌理、構成等因素會間接影響畫面效果。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不同媒介材料構來厚重且起伏不一的肌理效果,從而形成更加新穎的藝術風格。
大型的公共作品通常被放置在室外環(huán)境中,以自然環(huán)境作為背景,在空間中更能凸顯其結構形式與材質特點,讓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其所蘊含的藝術象征。作品更多地是為了表現(xiàn)與人共鳴的精神力量,所以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追求的是在保留材料原本質感的基礎上,再去抒發(fā)個人情感,二者通過有機結合去實現(xiàn)完整的作品。
英國雕塑家阿尼什·卡普爾的經典之作《云門》(圖1)以液態(tài)水銀為靈,感通過高度焊接的設計理念創(chuàng)作出如鏡面般光滑的雕塑,這個作品材質表面做到了沒有一絲縫隙存在,在形態(tài)上達到最佳圓弧狀。作品概念為通往芝加哥大門的“云門”,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光影效果的變化,其光滑的表面倒映著的不論是周圍的靜物還是活動中的事物都會隨之產生無法復刻的奇特效果。藝術家通過選用這種反射度極強的材質達到了創(chuàng)作概念與視覺表現(xiàn)上的統(tǒng)一,更好地表達了作品所要傳達的理念,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
綜合材料語言的文化性
材料視覺藝術在當代藝術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滲透進入人類社會,占據著人類潛意識中的各個部分。而文化屬性在材料視覺藝術中更是不可替代的,它作為作品中的精神思想和藝術修養(yǎng)有著極為重要的修飾作用。藝術家在深刻了解創(chuàng)作材料的文化屬性后才能結合材料的物理性質去進行創(chuàng)作,材料的表面形式早已突破了視覺藝術的臨界點,而材料語言的最終走向是其文化性的帶入。文化內涵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自然展現(xiàn),綜合材料視覺藝術的層出不窮體現(xiàn)了當今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形式不一的表現(xiàn)方式讓文化的發(fā)展富有生命力,材料視覺藝術在傳承好傳統(tǒng)視覺藝術精神的基礎上向更深層次的思想轉化,物質形式的材料媒介在新思想的影響下探尋文化的意義。
綜合材料語言的精神性
在當代藝術發(fā)展的進程里,綜合材料視覺藝術始終追隨著時代的腳步來不斷更新自身的形態(tài),不管是創(chuàng)作技法的更新交替,還是創(chuàng)作作品中文化思想的激烈碰撞,最后浮現(xiàn)在眾人面前的作品都突顯著綜合材料視覺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的精神性。材料不單來源于自然,來源于人類社會生產中,更是融于自然與人類社會,并且影響著自然,影響著人類的精神文明和文化追求。
呂勝中的《剪紙招魂》作品(圖2)意在為人類招魂?!罢谢辍痹枪湃嗣媾R已經發(fā)生的災難而行施挽救的行為,它過去曾作為個體生命康復活力的“法術”或“藥方”,也曾作為控制死魂靈不擾亂世界的“鎮(zhèn)定劑”,而今天我們所面臨著諸多世界性災難,正是人類情感的殘缺和精神的危機所致。藝術家曾提及靈魂復歸相應位置,是挽救人類自身最為必要的條件,每個人都是一個真和假、善和惡、美和丑的綜合體,而任何一個失魂落魄者都希望找到自己的靈魂。展覽空間中存在著無數(shù)個用紙張剪制成的紅色小人,視覺符號中每一個小紅人都代表著現(xiàn)實中的觀者本體,小紅人剪制與排列的過程,也是創(chuàng)作主體精神高度投入的過程。剪紙的材料與技術語言,決定了小紅人這一特定符號的重復出現(xiàn),同時具有大同小異的特性——這也象征著人的特性。藝術家運用成熟的藝術技法來運用材料,與此同時,將自己深層的精神思想通過作品中材料語言傳播給每一個受眾,讓人們深刻體會和感受這一精神文化。這不但是一件簡單的材料媒介作品,更是材料視覺藝術中理性的視覺空間和感性的心理空間的精神描繪。
材料語言與作品的有機結合
材料作為綜合類視覺藝術的基礎載體真實地反映了其畫面中的狀態(tài)、認識、傳達的思想和所要表現(xiàn)的情感。在視覺藝術創(chuàng)作中,材料的運用不僅體現(xiàn)于它的實用價值,更是為了體現(xiàn)藝術作品的內涵品質,并且滿足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和內在精神與情感的表達。為了表現(xiàn)不同材料的質感,藝術家會進行不同創(chuàng)作語言的選擇,如常見的制造肌理、質感等等(圖3)。肌理的表現(xiàn)效果有許多部分,如外部表現(xiàn)、光感表現(xiàn)、紋理表現(xiàn)和視覺表現(xiàn)等等(圖4)。材料本身的自然肌理是天然存在的,后期的人為肌理是通過藝術家有意識對畫面進行處理的技法。藝術作品中的復合肌理則是既擁有自然肌理的形態(tài),又有人為肌理的形態(tài),其產生的效果則更為多元化,具有不同的形式美。
結論
材料視覺藝術創(chuàng)作作為一種獨立的視覺藝術形式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不僅是單純的藝術性傳達活動,它更是在藝術語言上要求與創(chuàng)作者或受眾形成一種思維上的對話。公共視覺藝術從出現(xiàn)開始就體現(xiàn)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它通過融合綜合材料的空間性和物理性來突顯其媒介材料在作品中的變革。材料作為城市公共藝術文化中的物質條件,其產生作品的美感也隨著城市的發(fā)展而不斷蛻變。藝術家需要不斷挖掘材料本身并與不同材料的結合,甚至新型技藝與審美的進步才能給城市空間營造更多不同的需求。上述提到的材料視覺藝術中的三大屬性體現(xiàn)了視覺藝術語言的美感,與藝術家的思想情感有著深層的融合。這也讓材料語言的革新走向綜合,不同材料組成的不同語言秩序成為了全新的藝術表達,最終它將引導人們思維的延展和對于新事物的思考與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