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 李彩霞
(內蒙古自治區(qū)腫瘤醫(y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我院作為自治區(qū)腫瘤醫(yī)院,是一所大??菩【C合的三級甲等醫(yī)院,擁有較先進的醫(yī)療技術。于2015年5月成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IVAS),對我院18個臨床科室開展服務,主要進行化療藥物和靜脈營養(yǎng)袋輸液的集中配置。本文對我院2017-2020年PIVAS化療藥物的配置情況,通過對化療藥物類別、品種、在臨床應用中配置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為臨床更合理應用化療藥物提供參考。
選取我院PIVAS 2017-2020年由藥庫領入的化療藥物品種、數量和臨床應用化療藥物的配置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
療程使用頻度計算方法[1]腫瘤臨床治療以療程治療的特點,依據藥品說明書和臨床應用情況設定每療程平均劑量(DCD),藥品總量和每療程平均劑量計算藥物的使用療程數,以此來比較各藥品的使用頻度(DCDs)。即:用藥頻度(DCDs)=藥品規(guī)格*數量/每療程平均劑量(DCD)。
根據抗腫瘤藥物的來源及使用機理等不同分類統計品種分為6大類,2017-2020年我院化療藥物使用品種數分別為19、21、28、43種。詳見表1。其中烷化劑和抗代謝類使用平穩(wěn),鉑類、植物類和抗生素類略有增加,其他類中藥物品種數增加迅速。
表1 2017-2020年化療藥物種類統計
2017-2020年我院化療藥物的配置總數分別為5068、6786、10392、16138組,配置組數增加較快,2019年以后腫瘤內科和乳腺腫瘤科增加顯著,其次是婦科、腹部腫瘤科、泌尿外科、放療科、微創(chuàng)介入科,骨科、腫瘤中西醫(yī)科,頭頸科等較穩(wěn)定,胸外科反而降低明顯。詳見表2。
表2 2017-2020年化療藥物配置臨床科室統計(組)
為更好的反映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特點,根據各藥物常用的化療方案確定每療程用量,計算每個藥物的療程使用頻度,見表3。根據排名可以看到,以順鉑、依托泊苷、奧沙利鉑、吉西他濱的使用頻度居前,氟尿嘧啶以46~48h泵入統計。頻度統計中觀察,聯合用藥方案比較普遍。
表3 2017-2020年主要化療藥物使用頻度統計(前10位)
我院化療藥物集中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IVAS)配置,于1萬級潔凈環(huán)境下,百級生物安全柜中進行操作。首先,藥師審核醫(yī)師在PIVAS工作站為患者治療所開具的化療藥物醫(yī)囑,包括審核輸注溶媒合理性、藥物劑量準確性、有無配伍禁忌等醫(yī)囑適宜性。準確無誤后,確認醫(yī)囑,打印醫(yī)囑單和內容一致的瓶簽。
擺出每條醫(yī)囑所需的藥物和液體,貼好瓶簽,連同醫(yī)囑單分置在一個置物籃里,再次核對準確后可進入配制間窗口。專業(yè)護理人員身著連體隔離衣、鞋套、碳化口罩、護目鏡、外科醫(yī)用手套、用75%乙醇消毒生物柜四周與操作臺面,由入藥窗口取出置物籃,再次進行藥物、液體與瓶簽和醫(yī)囑單的核對,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對藥物進行溶解并精確抽取藥液,注入液體瓶中,使用后的藥物和空瓶即可置于醫(yī)療廢棄袋中。配置好的藥液由置物籃送入出口窗,由封包人員再對液體、劑量、藥簽、瓶口、澄明度進行再次核對,準確后封包裝,由專人用密封箱送到科室,核對簽收。
實際化療藥物配置工作中,我院為患者更加有效治療設置更為個性化配置規(guī)程。尤其聯合用藥方案患者,嚴格按照輸注順序進行配置和送達?;熕幬镌谳斪⒁后w中穩(wěn)定性的差異不同,配置與輸注完成設置嚴格的時間段控制,超出時間,降低藥效,影響療效。如異環(huán)磷酰胺注射液,達卡巴嗪注射液,配置后2小時內輸注完成,要求臨時配置。多藥聯合使用更要掌握輸注的順序和時間來配置化療藥物,以預防藥物相互作用而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熕幬锊糠忠笃ぴ囋囼?,一定等皮試結果后再進行配置,避免不能輸注造成浪費。與臨床各科室之間和諧有效的溝通,對提高醫(yī)療工作效率及治療效果有積極作用。
隨著腫瘤化療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藥品費用的降低、抗腫瘤藥物的品種、用量不斷增多,品種比例也在不斷改變。由表1可見,我院2017-2020年化療藥物使用品種數中,烷化劑和抗代謝類使用品種平穩(wěn),鉑類、植物類和抗生素類使用品種略有增加,其他類中藥物品種數增加迅速,主要為靶向藥物,如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西妥昔單抗和貝伐珠單抗等。
由表3可見,抗代謝類、鉑類和植物類用量較大,是主要抗腫瘤化療藥物。廣譜、療效確定以及毒性小的抗腫瘤藥物用量較大[2]。2019年以來放療、介入治療的發(fā)展,順鉑和依托泊苷使用量排序始終居前。化療泵使用在氟尿嘧啶46-48h的輸注中較普遍,因療效準確,故而用量增加很快。鉑類中奧沙利鉑常與其他化療藥物聯合使用,與氟尿嘧啶合用有協同作用。因這些藥物療效準確、價格相對便宜,更易被患者接受,在聯合治療方案中使用較多,用量上增加顯著,在臨床治療中發(fā)揮主要作用,大大降低了患者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2019年以來,其他類中靶向藥物發(fā)展迅速,品種增加較多,用量上升很快,西妥昔單抗和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藥物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減慢腫瘤的發(fā)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曲妥珠單抗聯合帕妥珠單抗和化療藥物對高復發(fā)風險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開展輔助化療,顯著降低了高復發(fā)和轉移的風險。目前已納入國家醫(yī)保,惠及更多的患者,在以后的化療藥物配置中會更加普遍。
由表2和表3可見,我院化療藥物使用頻度與化療藥物配置情況是一致的。
新開發(fā)使用的多柔比星脂質體,療效好,副作用小,患者接受度高,用量增加顯著。植物類中的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以納米微粒白蛋白為載體,改變了助溶劑,提高了紫杉醇的療效,同時減輕了毒副反應,相比傳統紫杉醇具有靶向治療,副作用較低,簡單快捷,無需任何預處理,直接靜脈注射的優(yōu)勢,故而我院配置更多一些。表3中未能反映出兩藥的實際情況,因為存在部分外購藥品的配置。
近年來,化療藥物配置工作中,藥師審核臨床化療藥物醫(yī)囑可見,不合理醫(yī)囑中,溶媒選擇不合理較多,未注明使用滅菌注射用水浸潤溶解;其次是藥物治療劑量與藥品說明書有差異,與醫(yī)師溝通后再進行配置。醫(yī)師和臨床藥師收集上報的不良反應逐年增多,以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較多,不排除單一用藥或多個藥物貫序輸注后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因此,充分認識抗腫瘤藥物的雙重性,嚴格審核化療藥物醫(yī)囑,PIVAS的潔凈環(huán)境、規(guī)范化操作化療藥物的配置,更好的預防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確?;颊哂盟幇踩?、合理、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