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涘 蘇言秋
一、家庭抗?fàn)幈容^
克利斯朵夫和覺慧在自我理想追尋的過程中,都率先進行了家庭抗?fàn)帲急憩F(xiàn)出超越先輩的奮進昂揚的勇氣。但相較之下,前者要抗?fàn)幍氖俏镔|(zhì)生活的困窘以及原生家庭的認知局限,而后者則更多是與頑固的封建倫理綱常做斗爭。
克利斯朵夫出身于音樂世家,自小就擁有杰出的音樂天賦和遠大的藝術(shù)理想,但與此同時,低下的社會地位、貧窮的家庭也施以他諸多的痛苦和限制。例如,克利斯朵夫自小就經(jīng)常為貴族們表演,表演結(jié)束后,父親讓他向觀眾飛吻,并向公爵表示特別的敬意。但克利斯朵夫?qū)@種習(xí)以為常的奴性做法表現(xiàn)出了不情愿,因為他敏感地意識到,臺下的掌聲和公爵的到場,并不是因為喜愛他的演奏,而僅僅是把他當(dāng)作取樂之物。再如,貴族太太克里赫十分喜愛少年時的克利斯朵夫,視他為親生兒子,可是當(dāng)克利斯朵夫向她的女兒彌娜求婚時,她堅決地拒絕了他:“這是不可能的。不單是金錢一項,還有多少問題!……譬如門第……”此外,由于父親整日酗酒,克利斯朵夫還過早地承擔(dān)起了賺錢養(yǎng)家的責(zé)任。不過,這一切并沒有限制和壓垮他。他自小聽祖父講述英雄的故事,加上他自身不僅體格強健,性格也十分好強,因而貧窮的家庭所帶給他的一切磨難,反而促使他形成了英雄般的堅韌品性。
覺慧出生于一個傳統(tǒng)的封建大家庭,長輩們不僅管控著子女的學(xué)習(xí)、社交,還操縱著他們的婚姻和工作。幸而,“五四”運動推動了民主思想在青年一代中的廣泛傳播,激發(fā)了他們反抗專制、追求民主的決心,而覺慧正是他們當(dāng)中的代表。例如,他不屈服于高老太爺?shù)耐篮屯{,學(xué)習(xí)科學(xué)思想、閱讀進步報刊、結(jié)交革命友人、斥責(zé)捉鬼的鬧劇等。覺慧的反抗舉動,既是其自身民主意識的覺醒,也是那一時期的時代縮影。在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三綱五常對人們的精神禁錮是持久且強勁的,因此覺慧對于家族的反叛可以說是石破天驚的,而這也是他日后走上社會、投身革命的重要基礎(chǔ)。
二、社會抗?fàn)幈容^
為了追尋心中的理想,克利斯朵夫和覺慧都不約而同地走到了傳統(tǒng)社會的對立面,但這一行為的意義是不同的??死苟浞?qū)ι鐣目範(fàn)帲憩F(xiàn)的是羅曼·羅蘭所堅守的“看清生活的真相并依然熱愛生活”的英雄主義哲學(xué);而覺慧的抗?fàn)幦谌肓税徒鸬膫€人體驗,凸顯了“五四”風(fēng)云激蕩下青年一代的魄力。
離開家庭之后,克利斯朵夫背負著音樂夢想走上社會。未曾想,他的愛情和友情,遭遇了背叛;他的真心,只換來別人的鄙夷和玩弄;而他的音樂,竟招致權(quán)貴的禁令和惡人的刁難。不過,雖然社會環(huán)境是渾濁的,但克利斯朵夫心中的理想之光卻從未熄滅過。在各種磨礪中,他少年時倔強好強的個性,逐漸顯現(xiàn)為一種強勁拼搏的英雄主義人生觀。正如他所意識的那樣——“人生是一場無休、無歇、無情的戰(zhàn)斗,凡是要做個夠得上稱為‘人的人,都得時時刻刻向無形的敵人作戰(zhàn):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亂人心意的欲望、曖昧的念頭,使你墮落使你自行毀滅的念頭,都是這一類的頑敵。”正是因為心存這般堅定的信念,克利斯朵夫才能在混亂動蕩的社會中始終抱有一顆赤子之心,并堅持自身的藝術(shù)理想和獨立人格,不被污濁的環(huán)境所腐蝕和同化。
至于覺慧對社會的抗?fàn)?,具體對象是整個落后的社會制度和道德風(fēng)俗,主要表現(xiàn)則是他積極參加學(xué)生運動、勇敢投身于社會革命斗爭。不過,作為一位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富家少爺,一名稚氣未脫、年輕氣盛的青年學(xué)生,他顯然沒有多少人生閱歷和社會經(jīng)驗。因而他對社會的抗?fàn)?,所憑借的是他的激情和熱血,以及對進步思想的追隨,尚缺少理性、冷靜、清醒的思考。就在覺慧沉浸在斗爭的喜悅中時,鳴鳳的死無疑給了他致命的一擊,使他身上的矛盾性和軟弱性展露無遺。這時的覺慧才猛然明白自己在對抗整個社會時的弱小。
三、自我抗?fàn)幈容^
約翰·克利斯朵夫和覺慧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和矛盾性,他們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都曾因此陷入掙扎,而他們最終的結(jié)局分別是:克利斯朵夫的反抗精神完全消失了,他變成了一個世故的老人;覺慧義無反顧地從封建大家庭出走,表現(xiàn)出“五四”青年一代自我抗?fàn)幰庾R的覺醒。
一直以來,克利斯朵夫都被視為具有百折不撓精神的英雄,但這個人物在晚年時卻消極避世,專心致力于宗教音樂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所謂“清明高遠的境界”。這就使人疑惑:克利斯朵夫為什么仍被稱作英雄?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這部小說最重要的主題思想是讓人們正視磨難、學(xué)會生活,而不是塑造一個永遠不會失敗的、勵志的英雄形象??死苟浞虻镊攘驮谟冢怯罒o止息的生命力,以及對自由和自我的堅定追求。他曾無數(shù)次陷入困境,卻從不退縮、從不放棄,他頑強、執(zhí)著地抗?fàn)幹?,既?zhàn)勝了別人,也戰(zhàn)勝了自我。因此,他是真正的英雄。其次,我們需要理解作者創(chuàng)造這一人物的意圖??死苟浞虻耐砟辏M管功成名就,但他想改變社會現(xiàn)實、為人類謀幸福的理想?yún)s始終沒有實現(xiàn)。從這個意義來說,他是失敗的。而他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只寄希望于用人道主義來解決社會矛盾,視藝術(shù)為“救世主”,他只相信個人的力量,而脫離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斗爭,這表達了作者羅曼·羅蘭對于革命的某種思考。
與克利斯朵夫相比,覺慧的自我抗?fàn)幰庾R是不明確和模糊的,他尚未領(lǐng)悟到自身局限性之所在,也尚未堅定進行自我抗?fàn)幍臎Q心。在鳴鳳投湖之后,覺慧曾夢見她成了一名富家小姐和自己談情說愛,潛意識流露出“門當(dāng)戶對”的落后思想。他口口聲聲講求平等民主,卻無法真正跨越階級拯救自己心愛的人。當(dāng)他因參加請愿活動受到高老太爺?shù)膰绤柵u時,他雖然敢據(jù)理力爭,卻不敢違抗禁止他外出活動的命令。他一方面不乏反抗封建專制的決心,另一方面又害怕和家人發(fā)生正面的沖突;他時而表現(xiàn)得勇敢無畏,時而又讓人察覺到覺新式的懦弱……總而言之,覺慧自我抗?fàn)幰庾R的成熟,尚且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通過比較約翰·克利斯朵夫和高覺慧的抗?fàn)?,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論是藝術(shù)家身上無畏進取的英雄主義,還是青年一代民主意識覺醒的“五四”精神,能夠振奮人心的,都是人類直面生活、勇于抗?fàn)幍囊庵竞陀職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