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喀喇昆侖岔路口地區(qū)麥美奇質巖石的發(fā)現(xiàn)及其構造意義:巖石學、礦物學和地球化學證據

        2021-09-24 11:29:42楊萬志田江濤郭秀瑋
        世界地質 2021年3期
        關鍵詞:喀喇昆侖橄欖石基性

        楊萬志,田江濤,郭秀瑋

        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質調查院,烏魯木齊 830000;2. 上海大學 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上海 200444

        0 引言

        喀喇昆侖--西昆侖造山帶是特提斯構造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元古代晚期以來該區(qū)經歷了特提斯洋盆的多次開啟、消減、閉合以及微陸塊的拼合與大陸增生造山過程,因其復雜的地質演化歷史以及其特殊的大地構造位置而成為青藏高原周緣造山帶與特提斯構造演化研究的關鍵地區(qū)之一,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1--17]。然而從上述研究中不難看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是喀喇昆侖--西昆侖造山帶構造演化研究中的關鍵時期,但對此在許多重大基礎地質問題上還存在認識上的分歧。Xiao et al.[3]根據大地構造相解剖認為該區(qū)晚古生代—晚三疊世應為與古特提斯洋消減(俯沖)有關的活動大陸邊緣環(huán)境,而來自于花崗巖年代學和巖石成因研究則認為該區(qū)晚二疊—中三疊世(258~241 Ma)和中--晚三疊世(234~210 Ma)分別存在碰撞和后碰撞伸展環(huán)境[18--19],魏永峰等[14]則通過團結峰地區(qū)新發(fā)現(xiàn)蛇綠混雜巖研究認為該區(qū)晚二疊—中三疊世屬于陸間裂谷--初始洋盆環(huán)境,另有研究者通過花崗巖同位素年代學統(tǒng)計結果認為該區(qū)早--中三疊世屬于被動大陸邊緣環(huán)境[20]。與此類似的是關于喀喇昆侖--西昆侖造山帶內微地塊拼貼的時代與樣式也存在不同的觀點,如西昆侖地體和甜水海地體碰撞拼合時間包括中晚二疊世[7]、晚三疊世[21--22]、中三疊世[18,23]和晚侏羅世[6],甜水海地體和喀喇昆侖地體的碰撞拼合時間包括晚三疊世[24]、早侏羅世[9,21--23]和晚侏羅世[6]。

        上述爭議之所以出現(xiàn),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對造山帶內火成巖組合的系統(tǒng)研究。雖然近年來對該區(qū)花崗質巖石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18,19,23,25--27],但由于花崗巖成因類型的多樣性導致對其構造屬性解釋的不確定性[28]。而與花崗巖研究相比,前人對鎂鐵質--超鎂鐵質巖的研究顯得較為薄弱[17],特別是對超基性熔巖的報道十分有限[29]。鑒于此,筆者報道了喀喇昆侖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的巖石學、礦物學和地球化學特征,討論了這些超基性熔巖的巖石類型歸屬、母巖漿性質、熔融條件及其構造背景,為限定區(qū)域構造演化提供了新資料。

        1 地質背景與樣品描述

        喀喇昆侖—西昆侖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在構造上分別以康西瓦—阿尼瑪卿、喬爾天山—金沙江和班公湖縫合帶為界,自北向南可以劃分出西昆侖地體、甜水海地體、喀喇昆侖地體和科西斯坦地體,總體上呈北西向展布,向東大致可以與高原東部主要構造帶相連接(圖1a、b)。作為羌塘地體的次級構造單元,喀喇昆侖地體基底由石英片巖、云母片巖、千枚巖和板巖等前寒武紀淺變質巖系組成,其上為泥盆系或石炭系不整合覆蓋[23],蓋層廣泛發(fā)育中新界和部分上古生界。北東側甜水海地體出露前寒武紀甜水海群,為一套被動大陸邊緣環(huán)境下形成的變質碎屑巖夾灰?guī)r、大理巖和硅質巖等濱淺海相沉積,沉積時代為740~540 Ma[9]。部分研究者將甜水海地體和喀喇昆侖地體合稱為甜水海微陸塊喀喇昆侖--甜水海地體[7,8,30]。區(qū)內侵入巖主要為白堊紀花崗質巖石(圖1b),其中早白堊世花崗閃長巖和英云閃長巖主要分布于紅其拉甫、卡拉其古、喬戈里峰和溫泉一帶[10,12,13,25,27],晚白堊世花崗質巖石則以林濟塘南側班公山脈片麻狀花崗巖[25]和紅其拉甫的閃長巖[13]為代表。向北在甜水海地塊上出露三疊紀花崗巖[19]。

        圖1 喀喇昆侖—西昆侖大地構造劃分[3](a、b)和研究區(qū)地質簡圖(c、d)Fig.1 Tectonic division of Karakorum--West Kunlun[3] (a, b) and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study area (c,d)

        研究區(qū)位于喀喇昆侖地體東南部林濟塘中生代盆地內(圖1c),出露地層主要為中下二疊統(tǒng)神仙灣組、中三疊統(tǒng)上河尾灘組(T2s)、上三疊統(tǒng)克勒青河組(T3k)、道騰格湖組(T3d)以及廣泛分布的侏羅系和白堊系(圖1d)。其中以“雙峰式”火山巖為特征的上三疊統(tǒng)道騰格湖組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院(2018)在岔路口一帶從上白堊統(tǒng)鐵籠灘組中新厘定的一個組級單位(1)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院. 新疆甜水海地區(qū)1∶5萬高地幅、道騰格幅、紅山頭幅、碧龍?zhí)斗姆鶇^(qū)調報告[S]. 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質資料館,2018.,主體巖性為玄武巖、玄武質火山角礫巖夾硅質巖,頂部出現(xiàn)英安巖。根據該組與下伏中--下二疊統(tǒng)神仙灣組和上覆地層上白堊統(tǒng)鐵籠灘組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觸以及在英安巖中取得的鋯石U--Pb年齡(210 Ma)將其厘定為晚三疊世。中三疊世上河尾灘巖群為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區(qū)域地質調查隊(2016)所建立(2)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區(qū)域地質調查隊. 新疆西昆侖地區(qū)1∶5萬團結峰幅、岔路口幅、河尾灘幅、興山幅、南大溝幅等5幅區(qū)調報告[S]. 北京:全國地質資料館,2016.,主要由一套基性--超基性侵入巖、枕狀玄武巖、基性火山碎屑巖及含放射蟲硅質巖等組成的蛇綠巖殘片構成,根據獲取的鋯石U--Pb年齡251 Ma(輝綠玢巖)、228 Ma(輝長巖)、242 Ma(輝綠玢巖)、254 Ma(枕狀玄武巖)以及放射蟲硅質巖研究成果,將其時代歸屬為中三疊世。

        區(qū)內及相鄰地區(qū)超基性熔巖分布較少(圖1c),僅見于喬爾天山、溫泉斷裂和道騰格湖南東(3)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院. 新疆甜水海地區(qū)1∶5萬高地幅、道騰格幅、紅山頭幅、碧龍?zhí)斗姆鶇^(qū)調報告[S]. 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質資料館,2018.等地。本次發(fā)現(xiàn)的超基性熔巖(玻基純橄巖和?;x橄巖)出露于興雅谷地上三疊統(tǒng)道騰格湖組中(圖1d),呈夾層狀斷續(xù)分布于玄武巖及硅質巖中,頂部為一層性質不明的礫巖以及其上的英安巖覆蓋,總體上構成了深海相火山--沉積建造。在相鄰地段可見輝長巖、輝綠巖等基性侵入巖,但因覆蓋嚴重未見兩者接觸關系。為了保證樣品的代表性和分析測試的準確性,對研究區(qū)超基性熔巖出露點進行了分散取樣,并在詳細顯微巖相學研究基礎上盡量選取蝕變輕微的樣品用以礦物化學成分和全巖主微量元素分析。巖石類型和代表性樣品的巖相學特征描述:①?;冮蠋r(代表性樣品為2020Jx--23):玻基斑狀結構(圖2a、b),塊狀構造。斑晶均為橄欖石,含量50%~60%,多呈自形半自形晶,粒徑多為1.5~3.5 mm,多具不同程度蛇紋石化,部分蝕變輕微。基質主體由玻璃質組成,含少量單斜輝石微晶。玻璃質多具脫玻化形成羽狀或束狀含鈦普通輝石雛晶集合體(圖2c、d),部分微晶狀普通輝石發(fā)育中空骸晶結構(圖2c、d)。局部可見杏仁構造(圖2e),由綠泥石和少量玉髓構成。②?;x橄巖(代表性樣品2020Jx--43):?;郀罱Y構(圖2f),塊狀構造。橄欖石斑晶含量35%~45%,多呈自形--半自形晶,粒徑多為1.5~3 mm,多具明顯皂石化(圖2f)。含鈦普通輝石斑晶含量約25%~35%,多呈自形--半自形柱狀,長度多為2~3 mm,紫色并具弱多色性?;|主要由玻璃質和少量微晶狀含鈦普通輝石構成,玻璃質脫?;纬捎馉罨蚴鵂铍r晶集合體(圖2g)。此外可見少量蝕變礦物淡斜綠泥石,局部可見杏仁構造(圖2h)。

        a(單偏光)和b(正交偏光):?;冮蠋r中玻基斑狀結構,橄欖石斑晶多呈自形晶;c(單偏光)和d(正交偏光):玻基純橄巖中羽狀或束狀普通輝石雛晶集合體和中空骸晶結構;e(正交偏光):?;冮蠋r中?;郀罱Y構和杏仁構造;f(正交偏光):?;x橄巖中?;郀罱Y構及自形普通輝石斑晶和半自形橄欖石斑晶;g(正交偏光):?;x橄巖中羽狀或束狀普通輝石雛晶集合體;h(正交偏光):?;x橄巖中的杏仁構造。礦物代號:Ol.橄欖石;Aug.普通輝石;Srp.蛇紋石;Sap.皂石。圖2 研究區(qū)超基性熔巖的顯微照片F(xiàn)ig.2 Microscopic photos of ultramafic lavas in study area

        2 礦物化學成分

        2.1 分析方法

        礦物化學成分分析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礦產實驗研究所電子探針室采用日本JAX--8100 型電子探針完成測定。儀器運行條件為:束電流10 nA,加速電壓20 kV,分析束直徑為1~5 μm。標樣采用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研究所提供的GSB標準樣品,并采用ZAF法進行校正,分析精度為0.01%。

        2.2 分析結果

        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中橄欖石斑晶電子探針分析結果見表1。11件樣品25個測點獲得的SiO2含量為38.68%~40.58%(平均值為39.80%),MgO含量(去掉一個最低值42.88%和一個最高值48.37%)為44.43%~46.72%(平均值為45.72%),TFeO為11.67%~13.32%(平均12.62%)??傮w來看,其主要化學成分變化不大,計算得出的Fo值(Fo = 100 × (XMgO) / (XMgO+ XFeO))為85.60~87.71(平均86.59),均為鎂含量較高的貴橄欖石。在單件樣品中,橄欖石斑晶Fo值變化幅度較小,除樣品Jx--23變化幅度可達1.1外,其他樣品不同測試點Fo值變化幅度為0.01~0.75。Ni含量(Ni=10 000× XNiO/ MNiO)主要為1 100×10-6~2 381×10-6,僅個別測試點(Jx9--1為699×10-6;Jx13--1為864×10-6)較低。其中四件單件樣品Ni含量變化較大(943×10-6~1 304×10-6),三件單件樣品Ni含量變化較小(16×10-6~79×10-6)。這些不同測點的Ni含量與SiO2和MgO含量、Fo值以及Mn和Cr等均未無明顯相關趨勢。

        表1 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橄欖石電子探針分析(10-2)及相關參數(shù)

        不同樣品中橄欖石主要化學成分特征變化不大,暗示這些橄欖石為同源且成分類似的巖漿結晶而成,即這些不同樣品中橄欖石具有相同成因。而單件樣品中不同測點橄欖石Fo值變化較小,表明這些橄欖石斑晶為巖漿平衡結晶的產物并在其形成后基本沒有遭受殘余熔體或外來巖漿的改造。一般認為,橄欖石中Fo值和Ni含量取決于母巖漿成分、巖漿結晶分異和硫化物熔離作用以及橄欖石與后期晶間熔體所發(fā)生的交換反應[31--32]。如果母巖漿中MgO及Ni含量高,那么結晶形成的橄欖石Fo值及Ni含量也相對較高。對于巖漿結晶分異或硫化物熔離作用來說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硫不飽和條件下發(fā)生結晶分異時橄欖石中Ni含量將隨Fo值的減小而減小,即兩者呈正相關,但在硫飽和條件下巖漿硫化物熔離作用將導致橄欖石出現(xiàn)Ni的虧損。如果早期晶出的橄欖石與晶間熔體發(fā)生物質交換則橄欖石的Fo值與Ni含量會降低[33]。而本文橄欖石具有較高的Fo值以及多數(shù)樣品Ni含量較高,兩者并不存在明顯相關趨勢,表明其母巖漿中的MgO及Ni含量較高。部分樣品中Ni含量較低以及部分單件樣品中Ni含量變化范圍較大可能與硫化物熔離作用有關,但尚不能排除橄欖石與晶間熔體硫化物發(fā)生反應所致[31]。

        3 全巖地球化學

        3.1 分析方法

        全巖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均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礦產實驗研究所完成。主量元素分析采用掃描型波長色散熒光光譜儀(XRF--1800)分析,分析精度在0.1%以內。微量元素采用ICP--MS(Element II)(Agilent 7500a)完成測試,分析精度為:當元素含量>10×10-6時,精度優(yōu)于5%;當元素含量<10×10-6時,精度優(yōu)于10%。

        3.2 分析結果

        3.2.1 主量元素

        岔路口超基性熔巖的主量元素測試結果見表2。所有樣品SiO2含量為38.51%~42.86%(平均40.47%),均為超基性巖類。去掉燒失量以后,在火山巖TAS分類圖中均落在苦橄玄武巖區(qū)(圖3)。MgO含量為26.81%~31.28%(平均28.48%),TFeO=12.17%~14.52%(平均13.36%),Mg#值較高(0.77~0.82,平均為0.79),TiO2=1.00%~1.45%(平均1.23%),Na2O+K2O=0.17%~0.67%(平均0.43%),Na2O/K2O主要為1.04%~1.79%(去掉樣品2020Jx--26低值0.77%)。按火山巖分類原則所有樣品均屬于高鎂苦橄巖類[34],與巖相學觀察相一致。

        圖3 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的TAS圖解Fig.3 TAS diagram for ultramafic lavas in Chalukou area

        3.2.2 痕量元素

        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的稀土總量(ΣREE)為73.42×10-6~141.62×10-6,輕稀土元素含量(ΣLREE)為66.02×10-6~127.74×10-6,重稀土元素含量(ΣHREE)為4.88×10-6~9.14×10-6,輕稀土元素組與重稀土元素組以及兩組元素之間都具有明顯分餾,其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配分曲線為明顯富集型(圖4a),(La/Yb)N為8.23~17.46,Eu異常不明顯(δEu=0.90~0.99)。其特征與峨眉山大火成巖省中部分苦橄巖的稀土配分曲線相似(但后者ΣREE較高[35]),重稀土強烈虧損可能反映出源區(qū)有石榴石留存。但與喀喇昆侖東南部拉達克二疊紀“科馬提巖”相比,則后者具有更低的ΣREE(平均36×10-6)和輕稀土略富集、重稀土輕微虧損的稀土元素組成[29]。在原始地幔標準化微量元素蛛網圖(圖4b)上,Th、Nb、La、Pr、Nd表現(xiàn)出明顯富集,而Ba、K、Sr明顯虧損,其他元素異常不明顯,其特征與許多洋島玄武巖相似而與N型MORB存在明顯區(qū)別[36]。

        圖4 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的稀土配分模式(a)[37]和微量元素蛛網圖(b)[38]Fig.4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a)[37] and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trace element spidergrams (b)[38] for ultramafic lavas in Chalukou area

        表2 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主量元素(10-2)和微量元素(10-6)分析結果

        4 討論

        4.1 麥美奇質巖石

        麥美奇巖(亦稱?;冮蠋r)指一種高MgO超基性熔巖或淺成巖,因最先在西伯利亞地臺麥美奇河流域發(fā)現(xiàn)而命名[39]。其主要特征為巖石具玻基斑狀結構,斑晶為自形--半自形橄欖石(多已蝕變),含量可達50%~60%,基質主體為黑色火山玻璃,有時在玻璃基質中有少量含鈦普通輝石微晶,基本不含斜長石[40--41]。Maitre et al.[34]在其新版火山巖分類和系統(tǒng)命名方案中,從巖石化學角度將這類高鎂(MgO>18%)火山巖分為兩種類型,即科馬提巖(30%18%、TiO2<1%)和麥美奇巖(30%18%、TiO2>1%),兩者主要區(qū)別是其TiO2含量。但從巖相學及其形成時代上來看,科馬提巖更強調鬣刺結構的存在及其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紀。顯然,作為兩個不同的分類和命名體系,前者更注重地質觀察與巖石形成過程,而后者在巖石化學領域中意義重大。

        按Maitre et al.[34]巖石化學分類方案,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屬麥美奇巖。但從巖相學上看,雖然本文樣品多具?;郀罱Y構,但除少量樣品斑晶均為橄欖石外,多數(shù)樣品除橄欖石斑晶外還存在較多輝石斑晶。因此就其巖相學命名而言前者為?;冮蠋r(即典型麥美奇巖),而后者屬?;x橄巖(非傳統(tǒng)麥美奇巖)。目前國內有關麥美奇巖的報道較少(表3),除俞惠隆[42]首次報道的湖北大紅山?;冮蠋r為典型麥美奇巖外,其他3個地區(qū)所報道的“麥美奇巖”都存在不確定性。如甘肅北山南部“麥美奇巖”具有較低的TiO2含量,在巖石化學分類上具有科馬提巖屬性,而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和云南西北部報道的“麥美奇巖”雖然符合巖石化學分類,但缺乏巖相學標志。由此可見,目前關于麥美奇巖的分類和命名尚存在不同的認識。考慮到目前廣泛使用的巖石化學分類方案和傳統(tǒng)巖相學標志,建議將岔路口地區(qū)(包括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云南西北部)符合麥美奇巖化學分類原則但缺乏巖相學標志的這類高鎂超基性熔巖暫稱為“麥美奇質巖石”,以區(qū)別于符合“雙標”的麥美奇巖。

        表3 國內“麥美奇巖”及其主要巖石化學數(shù)據

        4.2 母巖漿性質與熔融條件

        巖相學研究表明,本文麥美奇質巖石包含大量自形橄欖石斑晶,表明其母巖漿在地下深部穩(wěn)定停留了較長時間并可能發(fā)生了結晶分異作用,由此導致現(xiàn)今取得的巖石化學成分與原生母巖漿成分可能發(fā)生了較大偏離,對此有必要對其母巖漿性質作出定性或半定量限定。

        圓點代表開始熔融時的溫度和壓力。固相線左邊數(shù)字代表液相中MgO的含量。戈爾戈納苦橄巖和苦橄玄武巖、西格陵蘭苦橄巖、夏威夷、冰島和大洋中脊的溫度和壓力據文獻[47].圖5 飽滿橄欖巖熔融形成的原始巖漿的溫度--壓力圖解[47]Fig.5 Adiabatic temperature paths for primary magmas produced by melting of fertile peridotite

        綜上所述,認為該區(qū)麥美奇質巖石的母巖漿為高鎂(MgO≥18.18%)麥美奇質巖漿,與該巖漿平衡的地幔熔融溫度和壓力下限分別為1 580℃和3.9 GPa。

        4.3 形成時代與構造意義

        目前對研究區(qū)麥美奇質巖石的具體形成時代還難以準確把握。雖然前人依據該組頂部英安巖中獲得的鋯石U--Pb年齡(210 Ma)將包括麥美奇質巖石在內的道騰格湖組歸屬為上三疊統(tǒng)(4)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院. 新疆甜水海地區(qū)1∶5萬高地幅、道騰格幅、紅山頭幅、碧龍?zhí)斗姆鶇^(qū)調報告[S]. 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質資料館,2018.,但據觀察“頂部”英安巖與下伏玄武巖等巖石之間存在一層厚度不大斷續(xù)分布的礫巖,由于該組中存在較多的玄武質火山角礫巖,初步的野外觀察以及條件所限尚不能確定伏于英安巖之下的這層礫巖是火山角礫巖還是具有底礫巖性質的構造角礫巖。據此還難以將包括麥美奇質巖石在內的“下伏”火山巖的形成時代確定為晚三疊世,而僅能將其時代限定為>210 Ma??紤]到在相鄰地區(qū)所獲得的基性巖的鋯石U--Pb年齡多集中在228~254 Ma(5)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區(qū)域地質調查隊. 新疆西昆侖地區(qū)1∶5萬團結峰幅、岔路口幅、河尾灘幅、興山幅、南大溝幅等5幅區(qū)調報告[S]. 北京:全國地質資料館,2016.,結合道騰格湖組與下伏中--下二疊統(tǒng)呈不整合接觸這一地質事實,暫時將本文麥美奇質巖石的形成時代限定為晚二疊世—晚三疊世,對此尚須做進一步工作。

        關于該區(qū)及鄰區(qū)晚二疊世—晚三疊世的構造環(huán)境一直存有重大爭議,如被動大陸邊緣環(huán)境[20]、俯沖環(huán)境[3]、碰撞和后碰撞伸展環(huán)境[18--19]和陸間裂谷--初始洋盆環(huán)境[14]。從基性--超基性巖構造環(huán)境判別圖解(圖6)中可以看出,該區(qū)麥美奇質巖石主要投影在板內環(huán)境或富集型洋中脊環(huán)境,反映其構造環(huán)境可能類似于裂谷或洋盆環(huán)境。而近年來在西昆侖團結峰地區(qū)(緊鄰研究區(qū)西北角)晚二疊世—中三疊世蛇綠巖殘片的發(fā)現(xiàn),為麥美奇質巖石形成于洋盆環(huán)境提供了佐證。結合道騰格湖組雙峰式火山巖的存在①可以認為該區(qū)麥美奇質巖石形成于與洋盆環(huán)境有關的伸展背景。那么這種伸展背景的地球動力學原因是什么?

        圖6 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Th--Hf--Zr--Nb體系構造判別圖解[52]Fig.6 Geotectonic triangular diagrams of Th--Hf--Zr--Nb system for ultramafic lavas in Chalukou area

        從微量元素組成上看,該區(qū)麥美奇質巖石具有較高的不相容微量元素含量,且在微量元素蛛網圖(圖4b)呈現(xiàn)出Th、Nb、Nd明顯富集和Ba、K、Sr明顯虧損,其特征與許多洋島玄武巖相似而與N型MORB存在明顯區(qū)別[36]。Putirka[49]采用橄欖石--液相平衡原理,利用橄欖石斑晶估算了夏威夷、冰島和大洋中脊熔巖的地幔熔融溫度,結果表明夏威夷、冰島分別比大洋中脊的地幔熔融溫度至少高250℃和165℃,相應軟流圈地幔潛在溫度分別高出213℃~235℃和162℃~184℃。本文估算的麥美奇質巖漿熔融溫度下限為1 580℃和3.9 GPa,接近威夷、冰島熔巖所估算的熔融溫度[49](1 637℃~1 688℃)以及峨眉山大火成巖省苦橄巖熔融溫度[50](1 630℃~1 680℃),可能反映了類似的構造背景。顯然,這些具有洋島地球化學屬性的熔巖所反映出來的高異常地幔潛在溫度需要大量額外熱能的補給,目前許多研究者將其驅動力歸屬于地幔柱[43,47--51]。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研究區(qū)麥美奇質巖石形成于晚二疊世—晚三疊世的伸展環(huán)境,其地球動力學背景與地幔柱有關。

        5 結論

        (1)喀喇昆侖岔路口地區(qū)超基性熔巖主要由?;冮蠋r和?;x橄巖組成,在巖石化學成分上歸屬于麥美奇巖。

        (2)喀喇昆侖岔路口地區(qū)麥美奇質巖石的原生巖漿屬于高鎂(MgO≥20.02%)麥美奇質巖漿,地幔部分熔融的溫度和壓力下限分別為1 580℃和3.9 GPa。

        (3)喀喇昆侖岔路口地區(qū)麥美奇質巖石形成于晚二疊世—晚三疊世的伸展環(huán)境,其地球動力學背景與地幔柱有關。

        猜你喜歡
        喀喇昆侖橄欖石基性
        東天山白鑫灘銅鎳礦成礦特征及找礦啟示
        新疆地質(2022年1期)2022-04-23 16:21:22
        致喀喇昆侖戍邊衛(wèi)士
        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邊關!
        綠色之星橄欖石
        化石(2021年1期)2021-03-16 01:20:50
        哈拉喬拉巖體橄欖石與輝石成分對阿爾泰 造山帶銅鎳成礦潛力的指示
        新疆地質(2020年1期)2020-04-10 10:55:52
        喀喇昆侖中生代鉛鋅礦控礦因素 及成礦演化模式分析
        新疆地質(2020年1期)2020-04-10 10:55:52
        橄欖石項鏈
        遼河油田大洼地區(qū)中生界基性火山巖油氣成藏特征
        基于波譜特征的基性、超基性巖遙感影像增強方法研究
        天然橄欖石單晶的壓縮性*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小说专区 |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91大神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免费av资源网| 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免费在线| 美女露屁股无内裤视频| 精品国内日本一区二区| 又大又粗又爽18禁免费看| 香蕉色香蕉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av网站在线观看大全|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品二品三品精品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aⅴ视频|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 日产精品毛片av一区二区三区|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 国产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 | 一品二品三品中文字幕| YW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91亚洲夫妻视频网站|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 精品av一区二区在线| 又黄又爽又色视频| 天堂一区人妻无码|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av| 国产亚洲成人精品久久久| 天天爽夜夜爱|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91国产自拍精品视频| 影音先锋男人av鲁色资源网|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久久综合加勒比东京热| 国产对白国语对白|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