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學習平臺
2021 年7 月17 日以來,河南出現(xiàn)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天氣,多地受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yè)救援力量奔赴一線,一批新型科技裝備投入抗洪救災。
7月21日11時,山東消防志愿者服務中隊的應急志愿者操作排水機器人在河南市龍亭區(qū)龍昇麗景小區(qū)和榮勛花園小區(qū)開展排水。
7月21日,中國無人船舶企業(yè)——珠海云洲智能公司連夜調撥118 套水上救生機器人——“海豚1 號”送往鄭州。“海豚1 號”自重13公斤,可承重150 公斤,航行速度3 米/秒,最長遙控距離800 米。遇到險情時,只需將救生機器人拋擲水面,即可快速、精準航行至落水人員身邊,將其拖拽到安全區(qū)域。
7 月21 日—22 日,航空工業(yè)“翼龍”-2H 應急救災型無人機,在河南災區(qū)上空執(zhí)行任務超過8小時。該無人機可在“斷路、斷電、斷網”等極端災害條件下,完成多譜段災害現(xiàn)場探查;公/專網應急組網通信、應急物資投送等任務。
7月23日,復星捐贈的八輪驅動全地形水陸兩棲車在河南投入救援工作。全地形水陸兩棲八輪驅動車,每輛長約3.15 米,寬約1.57米,水里能游,路上能跑,能上山下坡,平蹚淤泥沼澤,全天候全地形暢通無阻。
7 月22 日晚,中國安能出動救援“航母”應急動力舟橋參加救援。經過一夜的持續(xù)奮戰(zhàn),兩臺長40 米、寬8 米的動力舟橋架設完成,每臺可按10.8 公里/小時的速度,滿載450 人,實現(xiàn)快速水上機動。
7月23日中午,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援豫搶險隊攜帶充電方艙抵達鄭州,該設備可一次滿足300臺手機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