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斌宏
摘 要:由于技術領域發(fā)展情況的不同,各領域的CPC分類各有其特點。本文對空調領域中的CPC分類號進行了研究,探討該領域的IPC分類與CPC分類的區(qū)別,并結合具體案例探討了CPC分類號在該領域的應用,以期提高檢索效率。
關鍵詞:CPC分類;空調領域;IPC分類;專利檢索
Abstract: Due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CPC classification of each field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in the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be- tween IPC classification and CPC classification in this field,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in this field with specific cases, so as to improve the retrieval efficiency.
Keywords: 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 air conditioning field; IPC classification; patent search
聯(lián)合專利分類體系(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CPC)是基于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分類)的主骨架下的細分,其在保留IPC五級分類層級主框架的基礎上,對IPC進行了進一步擴容,因而利用CPC分類體系進行檢索可提高檢索的效率和準確性。目前,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局已將CPC分類與IPC分類共同作為內部分類體系使用,并且已經(jīng)對部分中文文獻進行了CPC分類[1]。
在空調領域,由于技術內容沒有規(guī)范統(tǒng)一的術語,僅用關鍵詞檢索準確性和全面性較差。此外,與技術發(fā)展速度相比,IPC分類的更新速度較慢,導致各分類條目下的文獻量較大,利用IPC分類進行檢索,噪聲較大。其他分類體系如日本的FI(File Index)和F-term(File Forming Terms),雖然從技術主題的多個角度對文獻進行了進一步細分,但也存在諸多缺點:它僅針對日本文獻進行分類,文獻覆蓋范圍小。相比之下,CPC分類兼具了分類位置更細及文獻覆蓋范圍更廣兩方面的優(yōu)點[2-4]。
本文對空調領域的CPC分類號進行研究,探討該領域的IPC分類與CPC分類的區(qū)別,并結合具體案例探討CPC分類號在該領域的應用,以提高檢索效率。
1 空調領域CPC分類號的特點
1.1 空調領域CPC分類號概述
CPC分類號由主干分類號和引得碼組成。主干分類號既可以標引發(fā)明信息,也可以標引附加信息,由ECLA類號和鏡像ICO(MirroredICO)轉換而成。引得碼只能用于標引附加信息,由細分ICO(BreakdownICO)、垂直ICO(OrthogonalICO)和IPC引得碼轉換而成,所有的附加信息在大組的位置都是大于2 000的數(shù)字。作為兩種附加信息的區(qū)別,垂直ICO在大組的位置為大于等于2 200的數(shù)字,垂直ICO是相對于主干分類號從垂直的角度對技術主題進行細分[5]。
與IPC相對應,空調領域F24F的CPC分類主要涉及1/00、3/00、5/00、6/00、7/00、9/00、11/00、12/00、13/00共7個大組。值得注意的是,空調領域的CPC分類中新增了兩大垂直ICO分類號,分別為:F24F2203/00,用于空氣處理的裝置或設備;F24F2221/00,不包含在其他各組內的零部件或特征。在CPC分類表中,垂直ICO位于每一小類的最后面,往往容易被忽略,分類時,若有涉及垂直分類號的技術主題,會給出相應的分類位置。檢索時,可以通過垂直分類號和其他分類號的結合來檢索相關專利文獻。
1.2 CPC分類與IPC分類的對比分析
從分類位置數(shù)量上來看,對于空調領域IPC涉及的各個大組,CPC均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分,使分類位置由IPC分類表中的206個增加到了427個。其中,某些點組的分類號出現(xiàn)大幅增加,如F24F3/00由17個增加至66個;又如,F(xiàn)24F5/00由1個增加至28個。具體而言,與IPC分類相比,空調領域中CPC分類的主要變化在于增加了細分及2000系列分類號。
以空氣凈化技術為例,IPC分類表中與其對應的分類號為2點組F24F3/16,該2點組下無任何細分,導致這個分類位置下的文獻數(shù)量極大,檢索效率較低。相比較而言,CPC分類表中在主干分類號中增加了2個3點組、2個4點組,并增加了23個2000系列分類號,從凈化目的、凈化手段、過濾對象等多角度進行了具體細分。經(jīng)過細分后,各分類號下覆蓋的文獻量大幅減少,大多數(shù)分類號所覆蓋的文獻數(shù)量均降至1 000篇以下。
由此可知,與IPC分類體系相比,CPC分類體系具有分類位置更細致、分類角度更全面、各類目下的文獻覆蓋量更為合理等特點。在空調領域中,CPC分類體系克服了IPC分類體系分類不足的缺點,給出了更為豐富的分類條目,因而,利用CPC分類體系進行檢索可提高檢索的效率和準確性。
2 CPC分類號在空調領域的檢索應用
基于CPC分類號和IPC分類號存在的區(qū)別,在檢索中充分把握空調領域CPC分類號的分類特點,可以實現(xiàn)更為有效的檢索,下文結合具體案例予以說明。
2.1 案例1——采用CPC細分進行檢索
本案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的轉速控制方法、裝置及空調器,其發(fā)明點在于通過獲取導風裝置偏離初始位置的偏轉角度,并根據(jù)偏轉角度來調整室內風機的轉速,從而彌補空調隨著導風裝置偏離初始位置而減小的出風量,提高空調出風量的穩(wěn)定性。
IPC分類號的確定:本案為一種空調室內機的轉速控制方法,在IPC分類表中首先定位大組F24F11/00(控制或安全系統(tǒng)布置);再對F24F11/00下的分類號進行查閱后,發(fā)現(xiàn)其4點組F24F11/77(通過控制風機的速度)為本申請相關的分類位置??紤]到該分類位置是近幾年才新增的,較早的專利申請尚未分入,因此,擴展后本案相關的分類號為:F24F11/00、F24F11/02(控制或安全裝置的配置或安裝)、F24F11/04(只控制空氣流量)、F24F11/77。
CPC分類號的確定:與IPC相同,本案在CPC分類表中,同樣先定位大組F24F11/00。但不同的是,CPC分類表中,在F24F11/00下,進一步細分為三大技術分支:F24F11/0001、F24F11/0008、F24F11/0009。之后,從技術角度出發(fā),基于控制系統(tǒng)的特征,將F24F11/0009進一步細分為以下四大類技術主題:F24F11/001、F24F11/006、F24F11/0076、F24F11/0086。其中,F(xiàn)24F11/0076(以控制系統(tǒng)或環(huán)路的輸出,例如,用可變流量的風扇為特征的)與本申請主題相關;再對F24F11/0076下的分類號進行查閱后,發(fā)現(xiàn)其下的3點組F24F11/0079(控制通風設備的速度)具體限定了控制通風設備的速度,也即F24F11/0079直接體現(xiàn)了本發(fā)明的發(fā)明點。
分別采用IPC和CPC分類號在S系統(tǒng)的VEN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檢索,檢索過程如表1所示。
從上述檢索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本案而言,如果采用與本案較為相關的IPC分類號F24F11/77,則無法檢索到有效的對比文件。這是由于該分類位置是近幾年才新增的,較早的專利申請尚未分入。采用擴展后的IPC分類號和CPC分類號都能檢索到X文件,但采用CPC分類號進行檢索能大幅減少瀏覽量。這主要是因為CPC分類位置更細致,分類角度更全面,所以,在CPC分類體系下,絕大部分的案件都可以找到較為準確的分類位置,而且該CPC分類位置處的文獻量遠遠小于IPC分類位置處的文獻量。同時,從該案例也可以看出,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CPC對早期的專利也進行了分類。因此,對于涉及空調控制類的案例,采用CPC分類號進行有針對性的檢索,能減少需要瀏覽的文獻量,提高檢索效率。
2.2 案例2——采用2000系列分類號進行檢索
本案涉及一種空調器,其發(fā)明點是在室外機殼體內部限定出了兩部分隔開的空間,將蒸發(fā)器與冷凝器分開放置,同時設置有從室外向室內供風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并在管道上設置閥門,以保證當制冷劑發(fā)生泄漏時,可以及時關閉通向室內的氣流通道,最大限度地避免泄露的冷媒進入室內環(huán)境中。
IPC分類號的確定:本案的發(fā)明點在于室外機結構布置,因此,在IPC分類表中首先定位大組F24F1/00(室內空調裝置);再對F24F1/00下的分類號進行查閱,發(fā)現(xiàn)其3點組F24F1/0323(熱交換器的安裝或配置)較為合適,并相應擴展了其上位點組F24F1/032(以熱交換器為特征的)??紤]到該分類位置是近幾年才新增的,較早的專利申請尚未分入,擴展了分類號F24F1/02(單獨的,即全部處理設備裝在共同的外殼里)。此外,由于涉及制冷劑泄漏時的管路控制,相應地擴展了控制相關的分類號F24F11/02。因此,最終確定本案較為合適的分類號為:F24F1/02、F24F1/0323、F24F1/032、F24F11/02。
CPC分類號的確定:基于對IPC的分類確認,在CPC表中關注了大組F24F1/00和F24F11/00,仔細閱讀分類號并結合本案特點,發(fā)現(xiàn)在CPC分類號的F24F1/00、F24F11/00下并沒有合適的位置,但F24F11/00大組下的2000系列分類號F24F2011/0084專門有監(jiān)控制冷劑泄漏的內容。因此,最終確定了較為恰當且能夠體現(xiàn)本案發(fā)明點的CPC分類號為:F24F 2011/0084。
分別采用IPC和CPC分類號在S系統(tǒng)的VEN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檢索,檢索過程如表2所示。
從上述檢索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本案而言,無論采用IPC分類號還是CPC分類號都能檢索到X文件,但采用CPC分類號進行檢索能大幅減少瀏覽量。究其原因,CPC分類號中對F24F11/00在2000系列分類號中進行了進一步細分。因此,對于本領域這類在2000系列中增加了很多細分的位置,應當予以高度重視,熟悉這類新增的細分位置,有助于快速獲得相關對比文件。
3 結語
本文分析了空調領域檢索中IPC分類與CPC分類的區(qū)別,并通過實際案例進行了檢索實踐。結果表明:與IPC相比,CPC分類位置更細致,分類角度更全面,每個分類號下的文獻覆蓋量更為合理,便于瀏覽,提高了檢索效率。需要注意的是,CPC分類體系還沒有覆蓋全球的專利文獻,尤其是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專利文獻缺失,會影響檢索的全面性。因此,在采用CPC分類號沒有檢索到合適的對比文件時,還應采用IPC分類體系進行檢索,以作為補充,兼顧高效檢索及全面檢索,保證檢索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王林娜,王麗,招陽,等.從一個實際案例的檢索淺談CPC分類體系[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14(8):90-93.
[2]蔣營營,馬飛,王晗,等.關注制冷壓縮機領域的FI分類號,提高審查效率[J].河南科技,2020(33):64-67.
[3]朱雅琛,黃非.CPC分類體系:開創(chuàng)專利分類體系新紀元[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13(2):39-43.
[4]蘇敏CPC分類法在專利檢索中的應用探索[J].情報探索,2015(4):74-77.
[5]馬勇平.CPC分類號與IPC分類號在專利檢索中的應用比較[J].河南科技,2020(1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