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飏
初讀《名人傳》,驚訝于其獨特的敘述方式和精妙的語言。
米開朗基羅,見證了人類劃時代性的歷史事件——文藝復興。他集桀驁不馴和柔情似水為一身,在大起大落的人生中締造著空前絕后的藝術,完善著自己的靈魂。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像撫珍珠一樣,細細地欣賞米開朗基羅的靈魂。
每一件藝術作品,其實都是在傳遞著藝術家的靈魂。米開朗基羅憑借著他的藝術直覺,將大衛(wèi)應戰(zhàn)的動態(tài)瞬間轉化為蘊含著巨大張力的靜態(tài)姿勢,這種姿勢具象化地傳遞出大衛(wèi)內心深處的不受壓制,勇敢追求正義與自由的精神。
“大衛(wèi)”正是米開朗基羅的化身。
文藝復興,雖說是一場意義非凡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可是由于當時教會仍然執(zhí)掌著實權,在社會語境之下,思想仍受教會束縛。米開朗基羅卻敢于贊美人的陽剛之美與自然之美,勇于對抗封建教會對人性的禁錮。他的思想和勇氣,源自于他不受壓制,勇敢追求正義與自由的偉大靈魂。
通讀米開朗基羅傳,我們也可以追溯至他年輕時,看他初生的靈魂如何升華成偉大的靈魂。
錘子和鑿子,敲擊在路旁的巖石上,叮叮當當,幼小的米開朗基羅滿臉通紅,笑得正歡。剛會走路,他就拿著一把小錘子到處敲敲打打,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被鄰居們戲稱是“小石匠”。
“青年的朝氣倘已消失,前進不已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沒有意義。”穆勒說。米開朗基羅走上藝術道路,全憑自身的好奇心。也因為好奇心鑄造了他充滿活力、不容被壓制的自由靈魂,“小石匠”最終變成了“大工匠”。
保持好奇心,這是讓米開朗基羅靈魂不朽的原因,也是對當代學生的勸誡。我們從他的靈魂中提純出了古老的藝術情結。
合上書,今天,他的靈魂仍在起舞。
(指導教師:黃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