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彼得·布魯姆 [澳]卡爾·羅茲/著 程茹佳 黃秋菊/譯
人們罔顧初衷與自身的價值觀,將CEO的管理智慧吹捧為獲得成功的基礎,將這種智慧視為解決全球自由市場結構性問題的根本藥方。CEO社會是一個不平等的社會,人們以成敗論英雄,但這種評判標準卻占據(jù)道德制高點。
2016年11月9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他的勝選讓整個世界錯愕。對一部分人來說,他們歡欣雀躍,認為這給腐敗的經濟和政治體系來了當頭一棒,然而對其他人而言,他們害怕這是種族歧視、性別歧視、仇外主義及獨裁主義的抬頭。幾乎所有人都認可的是,自由民主和資本主義充滿了不確定性,而它們從獲得不容置疑的地位到今天也才僅僅十來年。其實,在競選總統(tǒng)的過程中,質疑美國現(xiàn)狀的不止特朗普一個。盡管選舉失利,民主社會主義者伯尼·桑德斯的參選本身對很多人而言就是一次備受歡迎的進步,這是反體系的草根力量注入根深蒂固的美國寡頭與精英政體的體現(xiàn)。
這些事件都不是憑空發(fā)生的,它們標志著民粹主義對新自由主義及自由市場在歐洲和美國的正統(tǒng)地位發(fā)起的攻擊越來越猛烈,甚至達到了一個制高點。上至政客、決策制定者,下至普通民眾,他們無一不意識到失控的新自由主義的危險。特朗普在這種情況下受到追捧,更是讓人心生恐悸。奇怪的是,盡管社會各界都質疑自由市場全球化,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卻把選票投給了這位超級富豪CEO,讓他當選總統(tǒng)。
一般來說,即使在資本主義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刻,人們仍然幻想著商界領袖是干實事的中堅力量。諷刺的是,商界領袖這一資本主義的化身——經濟危機、政治腐敗、環(huán)境破壞的罪魁禍首——居然被追捧,被認為會為改變現(xiàn)狀而殫精竭慮。為何其英勇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呢?
正邪CEO
CEO是當代社會最引人注意、最矛盾的形象,同時也是最著名的群體之一。新生代CEO如臉書CEO馬克·扎克伯格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同去世的蘋果前CEO史蒂夫·喬布斯等商界領袖一樣,成為大眾羨慕和仰望的對象。然而,每個人觀點不同,加上政治派別以及新聞媒體的瞬息萬變,任何CEO都可能被敬仰,抑或是被唾棄。他們可能同時被描繪成空想主義者和現(xiàn)實主義者,既是道德楷模又是道德反面教材,既是慷慨的慈善家又是自私的收藏者,既是成功的關鍵又是成功的絆腳石。因此,人們對他們的態(tài)度是又愛又恨,既認為他們是當今世界的威脅,又認為他們是救世主。
我們該如何理解這種矛盾的現(xiàn)代人物呢?為什么人們總是一次次地堅信CEO具有美德呢?簡單描述一下這些商界領導履行的職能會得到一種解釋:正是他們帶領企業(yè)推動了全球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但是,這樣簡單粗暴的解釋無法捕捉到當今時代CEO所具備的吸引力和權力,也無法揭示CEO們是如何借用這種吸引力避開外界對他們的指控的——人們指控他們通過犧牲他人獲得特權,他們是精英富人階級的代表。對許多人而言,CEO是偉大的先知,是行動力最強的英雄,他們不僅經營企業(yè)、賺取利潤,還被定位為全球財富的主要生產者。
人們對CEO群體的崇拜很令人驚訝嗎?當今時代,不平等現(xiàn)象日益嚴重,商界領袖日進斗金,人們滿懷抱負地仰望這些明顯的社會贏家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豐厚的經濟回報、社會的贊揚,CEO們擁有的一切看起來好像是受之無愧的,好像他們每個人都歷盡艱難,全憑一己之力獲得了今日的輝煌。
對CEO的這種描述無疑已經滲透到普通老百姓心中,影響了他們的判斷。這種影響在一些國家尤為明顯,因為這些國家將新自由主義與自由民主及全球資本主義相結合,從而形成了當今的世界秩序。
但是,關于CEO,也有不同版本的故事。如有的商界領導被認為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有的因各種企業(yè)丑聞而飽受爭議。這些CEO們的故事更為精彩,媒體對故事的描述所用的也不是常見的褒揚口吻,而是認為這些CEO們應該被拉下神壇,貶為最讓人懼怕的壞蛋。盡管CEO們可能被稱贊為創(chuàng)造價值的創(chuàng)新先鋒,但他們也可能被刻畫成精神病患者及寄生蟲。如果是后者,人們面臨的問題就不再是CEO們如何拯救經濟了,而是如何從CEO們貪婪的魔掌下拯救我們的社會和經濟。
盡管飽受垢病,屢遭挫折,CEO們仍然不斷被塑造為資本主義美德的具體化身,即使他們一手造成那么多災難,他們仍然被大眾認為是實現(xiàn)社會和經濟進步必不可少的力量。由這種觀點看來,CEO們才是能夠探索出對抗氣候變化的機智方法的人,只有他們才能砍掉令人心力交瘁的繁文縟節(jié),平衡經濟增長與責任的關系。CEO們是否已經成為拯救世界最后和最大的希望呢?對一些人而言,答案是響亮的“是的”!
CEO力挽狂瀾?
人們不僅仰慕CEO,還努力模仿CEO,這反映了市場理性在社會層面的沉淀。市場理性主張人類的智慧與熱情必須被用于贏得社會、政治、經濟和生活的游戲,而當今的普遍現(xiàn)象是,人們已經淪落為生存與財富方面互相競爭的對手。美好的生活似乎只屬于那些非富即貴的群體,人們認為CEO能夠給予他們實現(xiàn)夢想所需要的金錢與權力,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為贏得游戲而不擇手段,只有那樣才能最終獲得勝利,得到幸福。
CEO社會是幾十年來新自由主義政治與經濟改革的產物,不局限于管理層面,也不只是將企業(yè)管理實踐用于非企業(yè)組織。它所蘊含的價值觀已經在文化層面與CEO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并被應用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CEO社會反民主,極具個人主義,推崇手段、果決、競爭、盈利、效率和效果。
在CEO社會中,CEO不僅是一份精英職位,還代表一種看事、處事的生活方式,可以被不同的文化、階層和個人情況所接納。如果你想升職,CEO的智慧可以教會你如何在職場風生水起;如果你希望獲得一份精彩的愛情,可以通過應用CEO的方法來得到夢中女孩的芳心。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基督教徒常說的一條格言就是“如果是耶穌,他會怎么做”,而如今,人們或許要想象一下“如果是CEO,他會怎么做”。據(jù)說,這個問題的答案能讓你過上一種原本不可企及的生活。
但是,執(zhí)著于學習CEO會危害社會,給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CEO社會排斥其他理念,宣揚競爭、手段和剝削,倡導包容、正義、合作、深思、平等以及集體轉型等原則,將人類生存簡單歸納為一套市場公式,由個人不惜一切代價渴望成功的愿望所推動。另外,CEO社會還會給人一種個體可以擁有強大權力的美好愿望,而這種幻影只會加深人們的無力感,進而使人們任由始作俑者擺布。不批判、不質疑、不推翻這種現(xiàn)狀必將導致社會墮落、道德破產。
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尤為深刻地挑戰(zhàn)了當代CEO的權力與影響力。2016年,在被視為自由市場革命的現(xiàn)代堡壘的美國,不走尋常路的伯尼·桑德斯競選總統(tǒng),他相當溫和的社會民主政策背后,是一股推動變革的深刻的革命力量,這是CEO價值觀在全世界范圍內可能發(fā)生根本性轉變的征兆。但是要想進一步實現(xiàn)這種變革,就要進一步挖掘,批判性地理解為什么在破壞政治和經濟的鐵證面前,CEO們仍然具有吸引力。
(摘自浙江大學出版社《CEO社會:警惕CEO崇拜對經濟、政治和生活的綁架》 作者:[美]彼得·布魯姆 [澳]卡爾·羅茲 譯者:程茹佳 黃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