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琴 林津如 陳明霞 屈勇剛*梁 晏*李 娜 常軍帥 張小玉
(1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動物疾病防控兵團重點實驗室,新疆石河子 832003)
豬偽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引起豬偽犬?。≒seudorabies,PR)的病原。PRV具有急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特點,嚴重危害了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豬是PRV的自然宿主,自然界中只有豬是該病毒的唯一宿主[1]。感染PRV后,種豬主要表現為繁殖障礙,母豬產死胎、木乃伊胎和流產。PRV對仔豬危害最嚴重,對仔豬的致死率可達100%;對成年豬危害不嚴重,一般為隱性感染,感染豬只主要表現為呼吸系統綜合征,整體生產性能變差[2]。PRV感染會引起豬的機體免疫抑制,而且豬體可長期帶毒和排毒,容易并發(fā)感染其他疾病[3]。目前對于PRV的治療尚無特效藥,最好的方法是疫苗免疫,豬場多用PRV-gE基因缺失苗免疫,并通過ELISA方法檢測豬只是否存在PRV-gE抗體。通過抗體檢測可判斷豬群是否被野毒感染,為養(yǎng)豬生產提供幫助。
由于新疆為穆斯林人口集中地,對豬肉需求較少,而北疆地區(qū)對豬肉有較大需求,豬肉產量占全新疆的76.14%,故試驗將北疆部分地區(qū)的養(yǎng)豬場作為采樣地。通過對采集的樣品進行PRV-gE抗體檢測,根據檢測結果為豬場免疫程序的調整提供依據。
1.1.1 血樣來源
2020年1—12月從北疆不同地區(qū)共采集生豬血清樣品657份。
1.1.2 試驗儀器與材料
豬偽狂犬病病毒gE蛋白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愛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量移液器、恒溫培養(yǎng)箱、自動酶標儀(購自美國Bio Tek儀器有限公司);獸用采血器(購自廣州金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1 樣品采集
在豬前腔靜脈處使用一次性獸用采血器采血3~5 mL/頭,室溫靜置,待血清析出后,移至無菌EP管中,EP管依次對應標記,4 000 r/min,離心5 min,立即進行ELISA檢測。
1.2.2 檢測方法
根據豬偽狂犬病病毒gE蛋白ELISA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室溫下,先將待檢血清、陽性對照、陰性對照均進行2倍稀釋處理,隨后在抗原包被板的微孔中添加稀釋的待檢血清和陰、陽對照各100 μL,常溫孵育60 min;經3~5次洗滌后加入100 μL酶標抗體,孵育20 min;再次洗滌,每孔加入100 μL的TMB溶液,避光放置15 min,加入50 μL終止液終止反應,測量各反應孔中的OD650nm值,進行結果判定。
1.2.3 判定結果的標準
判定本試驗成立的條件是:NC(陰性對照)-PC(陽性對照)≥0.30,否則結果不成立。若S/N>0.70,樣品判定為陰性;若S/N≤0.60,樣品判定為陽性;若0.6<S/N≤0.70,樣品判定為可疑。其中S為各樣品OD650nm值。
1.2.4 統計分析
用SPSS軟件和Excel軟件進行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
由表1可知,從北疆4個地區(qū)采集的657份血清樣品中,PRV-gE抗體陽性樣品有196份,陽性率為29.83%(196/657)。烏蘇地區(qū)的血清樣品PRV-gE抗體陽性檢出率最高,為63.06%(70/111);沙灣地區(qū)血清樣品PRV-gE抗體陽性檢出率最低,為0.00%(0/30)。烏蘇地區(qū)血清樣品PRV-gE抗體水平與其他地區(qū)均存在一定差異(<0.05);庫車地區(qū)血清樣品PRV-gE抗體水平與石河子地區(qū)、沙灣地區(qū)不存在差異(>0.05)。
表1 新疆4個地區(qū)11個豬場PRV-gE蛋白抗體檢測結果
由表2可知,北疆地區(qū)11個規(guī)?;i場(A~K)血清樣品中,PRV-gE抗體陽性樣品有196份。其中,A場的陽性檢出率最高,為83.78%(62/74);D、H場陽性檢出率最低,均為0.00%。A場抗體水平與其他場均存在一定差異(<0.05);D場抗體水平與E場、H場、I場、K場差異不顯著(>0.05)。
表2 各豬場PRV-gE蛋白抗體水平檢測結果
由表3可知,不同豬群的PRV-gE蛋白抗體水平陽性率為33.01%(170/515),試驗統計結果發(fā)現保育豬的PRV-gE蛋白抗體陽性率最高,為46.77%(29/62);育肥豬陽性檢出率最低,為27.91%(12/43)。哺乳仔豬抗體水平與其他豬群均存在一定差異(<0.05);經產母豬和種公豬的抗體水平差異不顯著(>0.05)。
表3 不同類別種豬CSFV抗體檢測結果
PR是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也是威脅我國規(guī)?;i場的主要疫病之一,能夠導致妊娠母豬流產或產死胎[5]。本試驗對所采集的657份血清樣品進行PRV-gE蛋白ELISA檢測,其抗體陽性率為29.83%(196/657),略高于齊向濤[6]、劉鴿等[7]對北疆PRV-gE蛋白的ELISA檢測結果;明顯低于魏其等[8]的檢測結果(45.14%)。檢測4個地區(qū)的PRV-gE蛋白抗體水平具有明顯區(qū)別,說明PRV-gE在不同時間、不同地方的感染情況也不盡相同。11個豬場中,有9個豬場存在PRV野毒感染,這與豬場的環(huán)境、飼養(yǎng)條件、防控意識和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等有關。不同類別豬群檢測結果發(fā)現,種豬群存在一定程度的PRV野毒感染,應加強種豬的免疫防疫。
從近幾年研究結果來看[6-10],PRV在北疆地區(qū)流行較廣,大部分豬場都有PRV野毒感染的情況。生產中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疾病預防工作,做好豬場的日常消毒工作。定期進行抗體檢測,及時發(fā)現豬群免疫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制定相應的優(yōu)化改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