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民,孫建濤,張青林,李建磊,郝建勇
(廣州市華南農大生物藥品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1300)
蛋雞熱應激亦稱蛋雞中暑癥,多發(fā)生在炎熱的夏季,由外界溫度過高、通風不良等因素引起。蛋雞沒有汗腺,全身覆蓋大量羽毛,有耐寒不耐熱的生理特性,一旦環(huán)境溫度過高或管理不當,極易導致其發(fā)生熱應激。
蛋雞生產的舒適溫度為15~24 ℃,在此區(qū)間內蛋雞的生長性能好,飼料轉化率高。當溫度處于25~30 ℃之間時,每增加一度,其采食量下降1.6%~1.8%,產蛋率下降1.5%,溫度超過30 ℃,蛋雞開始出現(xiàn)熱應激反應。
雞體溫升高,采食量顯著降低甚至停食,飲水量明顯增加;精神沉郁,活動減少,部分雞出現(xiàn)雙腿麻痹、無法站立的情況;呼吸頻率加快,張口呼吸;翅下垂,雞冠發(fā)紺;產蛋率降低,蛋品質下降,軟殼、薄殼蛋增多;出現(xiàn)排稀便癥狀,其肛門瘀血,黏膜發(fā)紺,有時肛門外翻,病雞有不同程度死亡。
患雞肺充血、水腫;心冠脂肪點狀出血,心室擴張,心肌松弛;腦膜血管充血;卵泡充血,輸卵管內往往有卵滯留。
3.1 解除致病因素 加強通風,及時降溫,縱向通風與濕簾降溫相結合,設定合適的風速,確保濕簾正常運行。
3.2 加強飼養(yǎng) 調整飼料配方,適當提高日糧中粗蛋白水平,降低能量和粗纖維水平,加大復合維生素的添加量。飲水中添加適量小蘇打、VC、延胡索酸、檸檬酸、藿香正氣水及其他解暑類中藥等。
3.3 刺激采食 調整飼喂時間、增加飼喂次數(shù)。喂料時間可調整到氣溫較低的清晨和傍晚或在凌晨0∶00~2∶00 天氣涼爽時給予0.5~1 h 光照來刺激采食(總光照時間不能增加),同時可增加飼喂次數(shù),做到“少添勤喂”。
處理熱應激應多種舉措并重,在解除不良因素的前提下,加強飼養(yǎng)管理,刺激蛋雞采食,確??箲こ煞旨盃I養(yǎng)物質的攝入,從而達到控制熱應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