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王沛濤,藺靜,辛輝
1.青島大學,山東青島 266000;2.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山東青島 266000;3.解放軍971醫(yī)院心內(nèi)科,山東青島 266000
冠心病又被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主要是指人體內(nèi)部冠狀動脈在發(fā)生粥樣硬化之后,能夠引起官腔內(nèi)部狹窄或者堵塞,或者改變冠狀動脈的主要功能之后,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壞死等,造成人體心臟病發(fā)生,也被稱作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近些年在相關研究的患者中有勃起功能障礙的人較多[1]。勃起功能障礙主要是指男性陰莖不能夠維持足夠的勃起狀態(tài)或者不能持續(xù)達到勃起時間而獲得滿意性生活[2]。冠心病與勃起功能障礙有很多相同的危險因素及發(fā)病機制[3-4]。因陰莖動脈比冠狀動脈細,相同的脂質斑塊對前者的損傷要大于后者。由于兩者危險因素相同,并且這些危險因素能夠導致該疾病的病理發(fā)生變化,導致冠心?。–HD)與勃起功能障礙(ED)會經(jīng)常伴隨該疾病發(fā)生。目前普遍認為ED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狀動脈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該研究方便選擇2018年9月—2019年12月入住該院的160例成年ED男性患者,對其觀察冠心病及相關危險因素與ED之間的相關性?,F(xiàn)報道如下。
方便選擇該院就診的160例成年ED男性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結合其是否被確診冠心病情況分為兩組:冠心病組為Ⅰ組(90例),性伴侶固定的已婚男士;冠狀動脈造影術或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 (冠脈CTA)被確診為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組為Ⅱ組(70例),已婚男士,具有固定性伴侶;冠狀動脈造影術或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冠脈CTA)確診并且冠狀動脈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患者及其家屬均表示簽署同意書,該文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完成勃起功能障礙國際指數(shù)問卷表 (IIEF-5)同時記錄ED出現(xiàn)的時間,以便觀察ED與冠心病出現(xiàn)時間的先后,確定兩者之間的關系。根據(jù)IIEF-5填寫的情況算出積分進行程度分級,評分在0~25分。根據(jù)積分將ED分為3度,0~7分為重度;8~11分為中度;12~21分為輕度[5-6];22~25分為勃起功能正常。
觀察分析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基線水平,Logisitic回歸分析冠心病與勃起功能障礙相關性。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及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χ2檢驗,同時ED所確定的危險因素利用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和OR(比值比)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冠心病組ED患病率68.8%(62/90),非冠心病組31.4%(22/70),ED患病率在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2.1570,P<0.05)。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各項指標對比,兩組患者在年齡、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HD、TG、BMI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基線水平比較(±s)
表2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基線水平比較(±s)
項目 冠心病組 (n=90)非冠心病組(n=70)t值 P值年齡(歲)BMI(kg/m2)TG(mmol/L)LDL(mmol/L)HDL(mmol/L)TC(mmol/L)56.20±6.36 25.73±1.82 1.78±0.76 2.69±1.10 1.22±0.34 3.96±1.28 47.38±7.23 24.10±2.69 1.41±0.62 2.26±1.52 1.33±0.26 3.06±1.22 8.195 4.562 3.606 2.075 2.244 4.783<0.001<0.001 0.012 0.040 0.026 0.002
經(jīng)過對多因素實施的回歸分析得知,在一些混雜因素進行調整之后,患者的冠心病、飲酒史、年齡、糖尿病、HDL、LDL、TC、BMI對是否患ED的影響因素,其中高血壓、大量飲酒史、年齡、糖尿病、冠心病、TC、BMI、LDL是ED的危險因素,而其ED為其主要的保護因素。在調整相關混雜因素之后,男性患者年齡每增加10歲,ED患病率會增加1.15倍;冠心病患者ED患病風險較非冠心病患者多出2.68倍;另外,其與患有高血壓疾病的患者而言,高血壓患者患有ED風險會增加2.73倍;與患有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而言,糖尿病患者患有ED風險會增加3.06倍;并且患者中大量長期飲酒會比不飲酒患者患有ED疾病風險多出3.42倍。見表3。
表1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基線水平比較[n(%)]
表3 多因素Logisitic回歸分析
根據(jù)患者的年齡、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大量飲酒史、LDL、BMI、TC、HDL的現(xiàn)狀, 進行Logistic曲線回歸分析,具體如下:患者體質量每增加一個等級指數(shù),患有ED疾病風險會增加1.28倍?;加蠰DL患者增高情況下會比LDL無升高者發(fā)生ED患病風險增加1.80倍,TC增高者比TC無升高者發(fā)生ED患病風險增加1.52倍,HDL正常比HDL下降者ED患病風險下降49%。見圖1。
圖1 Logistic回歸分析
CHD患者較易出現(xiàn)ED,近年的研究則進一步證實,ED可作為是冠狀動脈硬化早期的一個危險信號。另外由于患者危險因素一致,如高血壓、高脂血癥、肥胖或者糖尿病等,與由于這些因素所導致的患病機制發(fā)生改變的情況,會導致其經(jīng)常性伴隨著ED與CHD的發(fā)生。CHD患者易出現(xiàn)ED的原因在于兩者有著可改變的類似危險因素,具有相同的起病開始因素與表現(xiàn)-內(nèi)皮功能性障礙[7]。由于冠狀動脈中包含陰莖海綿體中的動脈細,所以其更加容易受到危險因素的威脅造成海綿體動脈細損傷,從而很早就出現(xiàn)ED。此調查認為冠心病、糖尿病、大量飲酒、年齡、吸煙、高血壓、BMI、HDL、TG、TC、LDL均與男性勃起功能相關。在男性勃起功能方面,除HDL與其呈正相關外,其余危險因素均呈負相關。這個結果與國內(nèi)外的很多文獻報道都是一致的[8-11]。
有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高血壓病患者中ED的發(fā)病率是非高血壓病者的2~3倍。高血壓的嚴重程度、病程和某些降壓藥都可影響高血壓患者的勃起能力。該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組患者ED患病率為68.8%,非冠心病組患者ED患病率為31.4%。高血壓、年齡、糖尿病、冠心病、大量飲酒史、總膽固醇(TC)、肥胖指數(shù)(BMI)、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均是ED的危險因素,高密度脂蛋白 (HDL)是保護指標。ED組中,高血壓56例(62.2%),吸煙62例(68.8%),大量飲酒史43例(47.7%),糖尿病史38例(42.2%);年齡(56.20±6.36)歲,BMI(25.73±1.82)mmol/L,TG:(1.78±0.76)mmol/L,LDL(2.69±1.10)mmol/L,HDL(1.22±0.34)mmol/L,TC(3.96±1.28)mmol/L,非ED組中,高血壓比22例(31.4%),吸煙史36例(51.4%),大量飲酒史15例(21.4%),糖尿病史9例(12.8%),年齡(47.38±7.23)歲,BMI(24.10±2.69)kg/m2,TG(1.41±0.62)mmol/L,LDL(2.26±1.52)mmol/L,HDL(1.33±0.26)mmol/L,TC(3.06±1.22)mmol/L。部分研究指出中,對影響冠心病勃起障礙相關性分析指出[12-15],吸煙、飲酒史以及血脂異常及其高血壓作為患病重要因素,60例患者中分別為69.45%、48.56%、52.36%、63.56%,相比較正常人群23.65%、16.56%、18.45%、36.45%顯著偏低,與該文結果一致。在一些混雜因素被調整之后可以看出,患有高血壓的患者患有ED的風險要高于沒有高血壓患者患病風險2.73倍,另外在ED疾病發(fā)生期間,其與高血壓患病機制相似,會導致血管內(nèi)皮發(fā)生順應性變化或者造成損傷、平滑肌細胞增生、動脈硬化。
綜上所述,ED可以損傷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在臨床實踐中,對ED患者應加強其心血管事件的預防,對ED予以重視,盡早治療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