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哲敏(1924— ),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8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1993年被選聘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我申請參加中國共產黨是因為我愿意為實現黨的綱領,為(將)建設社會主義和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終身。
回顧起來,我對黨的認識是有個發(fā)展過程的:
小時受的是科學救國、工業(yè)救國思想的熏陶,不關心政治,有正統思想。
正統思想之動搖,始自抗戰(zhàn)后期,特別是復員回北京之后,人為什么要活著的問題被提了出來而且想得比較多。當時形成一個人要為別人做點好事而活的樸素想法。國民黨反動派的貪污腐化,通貨膨脹,人民生活極端貧困,加之學生運動的興起,逐步使我意識到國民黨反動派需要推翻。當時已經看到,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將會成功,盡管當時我對黨的認識是很有限的。
在美留學期間,接觸到一些進步人士,特別是錢學森、羅沛霖等同志對我的影響較大。在他們的影響下,我對共產黨開始有些認識。
50年代初期許多學術界老前輩、同學相繼爭著回國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我父母1950年由香港回國(內地),哥哥不久也從英國回國,而且回來后情況都不錯。這些對我都是有影響的。
到美國后,親身感受到中國人受歧視,更增加了對祖國人民的熱愛,覺得在那里是寄人籬下。另外,看到了資本主義的腐朽面,在這種情況下,有了些馬列主義的書籍,人生要為人民服務這一點是與自己樸素狀態(tài)下的想法相通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對美反動分子罵我們的話公開唱反調,認為是為中國人民爭氣。
回國后感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是在為自己的人民工作,對消滅剝削制度我是贊成的,對肅反和反右派運動中某些情況想不通。但總的說,回國后心情是舒暢的。
我看到,解放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清除了舊中國的污泥濁水,工農業(yè)發(fā)展了,許多過去靠進口的東西,現在自己能夠生產了,這一切使共產黨在自己的心目中威信大增,并深深感到黨說話是算數的,是真心為人民的利益奮斗的。
回國后我在學習方面是比較認真思索的,對大的政策是努力跟的。跟不上時,不是責備政策或黨,而總是想,自己作為個人,了解情況不全面,容易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思想覺悟有所提高。大躍進時,為了實現趕超,自己的心情是很激動的,那時口頭在會上表達過入黨的愿望。
但也出現(1)一些問題上的偶像化、盲目性,(2)不大愿意提出問題,以至在思想認識上沒有真正搞通。一個時期,我把入黨看做是很高很高的目標,認為自己不夠條件,既然不夠,也就不必提出正式申請。
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真正的浩劫,然而我覺得還是學到了一些東西。那就是,看問題不能絕對化,不能脫離歷史。自己雖然覺悟不夠高,離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標準還很遠,但只要有為共產主義遠大目標奮斗的精神,只要深信全世界總有一天要實現共產主義,并且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地堅定地向前走,那么自己就應當正式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申請,把自己無保留地交給黨,并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改造和提高。
我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是感到高興的,我對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完全擁護的。1979年中央組織部發(fā)文為我們50年代中國留美學生同美國政府進行爭取回國斗爭做了正式的調查結論,充分肯定了這一愛國的革命行動。1979 年以后又多次派我出國訪問。今年三月為我做了政治結論。歷年來在工作中我感到黨對我一直是十分信任的,對此我十分感激。
正如毛主席在一篇文章中所寫的,一切辦法都試過了,中國唯一的出路是走社會主義道路,我對這一點已是深信不疑了。
這就是我為什么提出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原因和形成這種決心的思想發(fā)展過程。
我是積極地愿為祖國的科研事業(yè)服務的,在工作中努力貫徹社會主義的科研路線和黨的有關方針政策,與協作單位和同志間的關系一般說是好的。自參與所的業(yè)務領導工作以來,努力從全局出發(fā),積極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突出的缺點是常常過于急躁,甚至主觀片面,有時表現出對共同工作同志不夠尊重。另一方面也有回避矛盾,不能果斷行事和態(tài)度不明朗等情況,不愿意花時間與精力去做自己和別人的思想工作,結果是團結同志的面不夠廣。
在政治覺悟、理論修養(yǎng)、政策水平等方面也都待于提高。
因此我應當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理念,以提高和深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改造世界觀,逐步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學習《鄧小平文選》和整黨文件,接受黨組織對我的考驗。
二、做好黨交給我的業(yè)務工作,在工作中認真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并以普通一員的身份做好團結工作。
我希望得到黨組織的教育與監(jiān)督,使自己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鄒承魯(1923—2006),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近代中國生物化學奠基人之一,在胰島素人工合成、蛋白質和酶學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
我是一個從舊社會過來的知識分子,又曾經在資本主義國家生活多年,不但親身經歷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社會的一切苦難,經歷過國民黨政權的腐敗統治,經歷過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一切殘酷現實,在一九五一年回國以后又親身經歷過我國建國初期,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兩方面的偉大成就,我親眼見到這一偉大轉變,在我國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實現的,為了在我國實現這一偉大轉變,多少革命先烈犧牲了他們的生命,我深信,在全世界范圍內,必然要從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走向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如馬克思所預見那樣一個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消滅一切階級差別、城鄉(xiāng)差別的共產主義社會,我愿為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yè)奮斗終身。
這十幾年以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在我國走了一些彎路。但從整個社會發(fā)展史來看,這畢竟不過是一個短暫的插曲。畢竟不能影響歷史發(fā)展的潮流。和舊中國相比,我國已經在黨的領導下擺脫了任人宰割的局面,成為屹立于世界舞臺上的一個大國,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是一次偉大的戰(zhàn)略轉移,一次新的長征。要實現這樣一個光榮的歷史任務,沒有黨的領導是不能做到的。
我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制定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決心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
我自己覺得缺點還是很多,雖然經過黨組織三十年的教育和同志們的幫助,離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還相差很遠。
……
今后我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并要聯系自己的實際,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做好黨組織交給的一切任務,為四化做出貢獻。此外更要注意科學事業(yè)的接班人,努力發(fā)現人才,培養(yǎng)人才,熱心幫助青年同志在又紅又專的道路上成長起來。要熱情關心群眾的疾苦,虛心聽取群眾意見。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同志,為恢復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同一切不良傾向做斗爭,沿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開辟的道路,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