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野
摘要:種子包衣劑是近幾年來推廣的農業(yè)增產新技術,它是將微肥,化肥,菌肥,生長調節(jié)劑,內吸性殺蟲劑等按最佳比例進行配制而成。為了使這項新技術盡快應用于大田生產,我們開展了艾克頓玉米種子包衣劑量篩選試驗,旨在探索不同劑量的增產規(guī)律,以尋求今后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最佳劑量。
關鍵詞:玉米;種子包衣劑;篩選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1.1.1? 氣象情況
出苗到收獲日平均溫度21.5℃,范圍在17.2~26.5之間波動。出苗到收獲降雨總量345.4mm,總日照時數(shù)1210.8h。
1.1.2? 土壤狀況
土壤類型為碳酸鹽草甸土,前茬作物為玉米。
1.2? 試材、供試品種
藥劑:37%艾科頓懸浮劑(先正達公司提供)
對照玉米種衣劑(呋喃丹+福美雙)
品種:丹玉405
1.3? 試驗設計及方法
1.3.1? 設計
設4個處理,1個空白對照,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分別為艾科頓200ml/100kg種子(A)、艾頓科300ml/100kg種子(B)、艾科頓400ml/100kg種子(C)、對照種衣劑常規(guī)用量(D)及空白對照(CK)。每個小區(qū)面積不小于36m2(6行×10m),小區(qū)周圍設立保護行,每組重復相鄰,重復組間留過道,方便調查。
1.3.2? 方法
根據(jù)用藥量和包衣比例,在室內提前1天將玉米種子包衣。播種時單粒點播,以保證出苗率調查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1.4? 生產管理
5月6日播種施底肥,行距55cm,穴距40cm,每666.7m2種植密度2600株,底肥施用中東綠聚能復合肥(12-18-15)20kg。4月28日至6月5日38d無雨、干旱影響出苗和幼苗生長6月10日除草,6月30日施肥撒藥,追施尿素30kg,撒施粘蟲散5kg,9月27日收獲。
2? 結果分析
2.1? 出苗情況
通過表1可見,在播種時間一致的情況下,播后15d調查顯示,處理B出苗率最高,平均值為86.3%,其次為處理D和CK,平均值均為84.7%,再次為處理C,平均值為83.7%,最后為處理A,平均值為83%;播后20d調查顯示,處理B出苗率仍居首位,平均值為90.7%,其余依次為處理A、處理D、CK和處理C,平均值分別為89.6%、89.3%、88%、87.3%。
對各處理及CK的3次重復平均數(shù)方差分析顯示,播后15d、20d出苗率無顯著性差異。
2.2? 病蟲害情況
由于今年病害發(fā)生輕,調查顯示無莖腐病和地下害蟲發(fā)生。
2.3? 產量情況
測產考種顯示,以666.7m2為單位,處理A、處理B、處理C、處理D平均產量依次為723.1kg、720.6kg、763.2kg、708.1kg,與CK(720kg/666.7m2)比較,處理A增產0.14%、處理B增產0.08%、處理C增產6%、處理D減產1.7%。
3? 結論與建議
綜合評價,艾科頓種衣劑以400ml/100kg種子劑量表現(xiàn)較好,且增產明顯,其他劑量增產幅度較小,但仍高于對照和常規(guī)種衣劑。在出苗率和植株素質上,艾科頓各劑量表現(xiàn)趨勢不一致,建議應進一步試驗加以驗證。
參考文獻
[1] 劉獻偉,吳慶國,郭建國.十九號種子包衣劑在玉米上的試驗初報[J].農村科技,1997(1):12.
[2] 張麗君.20%?!た藨腋》N衣劑(FS)種子包衣防治玉米蚜蟲試驗初報[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2(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