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臣 孟祥玲 李曉梅
摘要:玉米是我市的主栽作物,常年種植面積都在6.67萬hm2以上,種植玉米已經成為農民增加經濟效益的重要途經。尤其是海倫市的鮮食玉米備受省內外人事的關愛。玉米的用途十分廣泛,玉米作為一種粗糧的分類,無論是清炒、煲湯、榨汁、水煮,還是經過深加工成各種玉米餅、玉米片等,都廣受人們歡迎;同時,玉米又是重要的養(yǎng)殖飼料,玉米碎被廣泛用于養(yǎng)殖飼料的加工中,如豬飼料、雞飼料等,能很好的促進動物的生長,同時還非常有利于降低養(yǎng)殖成本。所以說,玉米是重要的經濟作物,而且經過一代代科學家們的辛勤研究與努力探索,我國的玉米栽培技術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科技的進步,也帶動了玉米種植技術的發(fā)展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極大的增強了農民的積極性。當前,我國的玉米栽種面積正在逐漸擴大,與此同時,玉米的栽培技術與高產途徑也倍受廣大農民與科學家關注,如何應用先進的栽培技術,并配合科學的管理與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手段是保證玉米高產優(yōu)質的重要舉措。本文就玉米的主要病蟲害特征,以及綜合防治措施進行簡要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
1? 玉米種植過程中的主要病蟲害
每一種作物都有自己的特,就如同人一樣,千人千面,各不相同。玉米在種植過程中也是如此,玉米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實施的前提就是要充分準確的了解其的生長習性與生長周期,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技術條件以及市場環(huán)境進行綜合考量。玉米栽培技術相當于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程,牽涉到地質地貌、耕作技術、培育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等各方面的因素。病蟲害是影響玉米生產和高產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域的玉米種植易發(fā)生病蟲害也各不相同,就我地區(qū)而言,重點防控玉米螟、雙斑長跗螢葉甲、地下害蟲、二、三代黏蟲、大斑病、莖腐病、玉米線蟲矮化病、灰斑病。這些病蟲害一旦發(fā)生,就會嚴重干擾和阻礙玉米的生長,導致減產。所以,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玉米作物的生長情況,以預防為主,堅持早發(fā)現、早治療,盡可能的將病蟲害控制在萌芽狀態(tài)。
2? 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要點
2.1? 優(yōu)選良種,從源頭上種好病蟲害預防
眾所周知,實現玉米優(yōu)質高產的前提是良種的選擇,一粒好的種子與后期的豐產穩(wěn)產有直接的關系。就玉米來說,抗病蟲害、根系發(fā)達是主要的選種前提,所以,要選擇來源可靠,檢驗合格,品種適宜當地土壤與氣候的玉米品種來進行播種。種子確認之后,要經過播種前的催芽處理,以加速其出苗的過程。首先要選種、曬種,種子都是大批量進口而來,這其中難免有一些有瑕庇的種子混入其中,要將不適合播種的種子挑選出來,之后再進種子經過殺菌與浸泡,一方面能更好的從源頭上預防病蟲害,減輕后期管護的強度,另一方面浸泡能夠加速種子出芽,除此之外,玉米常見的病害每個地區(qū)都不同,所以,要結合當地的特點利用藥劑對種子進行處理,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利用后期玉米的優(yōu)質與高產。
2.2? 專業(yè)化統(tǒng)防統(tǒng)治技術
玉米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程,結合不同的病蟲害特征,采用相應的手段著防治,可從幾個方面著手進行:一是做好秸稈的粉碎還田,其好處在于在強力的粉碎過程中,能夠對蟲害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從而從本質上減少蟲源基數;二是做好深耕滅茬,通過深耕土壤來破壞病蟲害的生存環(huán)境;三是采取性誘劑與殺蟲燈雙管齊下的方式對越冬代成蟲進行誘殺,以減輕春播后病蟲害;四是在成蟲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滅卵,以期將病蟲害在蟲卵狀態(tài)下扼殺;五是在玉米的苗期階段,噴灑蘇云金桿菌制劑,或用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藥劑與甲維鹽復配噴施。此舉不僅能夠有效殺滅玉米螟,同時對蚜蟲和紅蜘蛛等害蟲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藥物防治過程中要注意選用有機農藥,并配合合適的噴霧機,如飛防技術等,一方面能夠有效減輕藥害,降低防治成本,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防治范圍,提高病蟲害的防控能力。
2.3? 做好病蟲害的生態(tài)防治
在當前提倡綠色健康飲食的當下,國家在大力提倡綠色種植、生態(tài)農業(yè),引導廣大農民積極踐行無公害栽培技術,所以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做好病蟲害的生態(tài)防治是踐行無公害栽培技術的關鍵,在病蟲害的防治上也要全面貫徹無公害栽培管理理念。首先要密切關注玉米生長過程中易發(fā)病蟲害的階段,早發(fā)現,早治理。二是要積極應用無公害生態(tài)防治技術,如:采取動物或植物性的無公害農藥,以減輕化學農藥對周邊生態(tài)的破壞;利用生物系統(tǒng)進行防治,如:細菌、真菌、微生物等生物作用,人工結網,以及釋放害蟲天敵等;三是采取物理防治的方式,在栽培種植之初對種子進行殺毒去菌處理,以增強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3? 結語
作為第一產業(yè)的農業(yè)是我國經濟的支柱型產業(yè),對促進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對三農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扶持,農業(yè)產業(yè)的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玉米等農作物的高產及豐收直接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益。然而,個別地區(qū)玉米的種植以及栽培技術依然落后,管理觀念與手段相對落后,而且防治病蟲害的措施不夠直接有效。所以,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加強玉米的栽培技術與種植管理,對保護和促進玉米作物的生長及豐產,以及農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吳祖幸.玉米病蟲害及其綜合防治技術初探[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3(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