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玉
摘要:本文在土地肥力、改善環(huán)境、種子處理、播種栽培、時期管理等多個方面闡述了小麥優(yōu)質高產的主要方法。其中,小麥種子處理重點闡述了種子的選擇、浸種與拌種,時期管理重點是出苗期、中后期、收獲期。
關鍵詞:優(yōu)質高產小麥 小麥種子處理 小麥各時期管理
我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糧食消費居世界首位。因此,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提升糧食產量至關重要。小麥作為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近年來,各種優(yōu)質高產技術層出不窮,本文對已經發(fā)表的高產技術進行總結討論。
1? 提高基礎土地肥力,營造小麥生長適宜的環(huán)境
山東省的土地總面積因黃河入??谀嗌秤俜e等因素不斷增大,但是土地利用系數達到了87.5%,后備土地資源稀少,剩余土地利用難度極大,因此提升土地基礎肥力是小麥增產的一個必要條件。
增加土壤肥力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增施肥料。施肥時,應因地制宜,結合土壤測試與肥料田間試驗,結合小麥所需的氮磷鉀比例,合理增施有機肥、無機肥,走無機促有機,無機有機相結合的路線,使土地肥力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
而且,在灌溉上,應使用科學高效的井灌、噴灌、滴灌,且也應大力發(fā)展林業(yè),減少水土流失,使土地肥力的提升能夠真正用到實處。
種植時,應選擇地質較為疏松、地勢平坦、排水灌溉方便的地塊,且要對土地進行近視的平整,改善土壤結構,從而能夠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為小麥的生長發(fā)育提供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
2? 小麥種子處理
為了提高出苗率,且使幼苗出苗早、出苗壯,需要對小麥種子進行處理。小麥種子處理一般需要經過三個階段:選種、浸種、拌種。
2.1? 小麥種子的選擇
種子是小麥產量的決定性因素,因此除了考慮品種優(yōu)良、產量高等因素外,也應根據當地氣候與環(huán)境,選擇具有一定抗逆性、抗病性、抗倒伏的幼苗。且在處理前應進行人工選中、機械選中,選出顆粒飽滿、完整、品相良好的種子,以保證后期的出苗率與產量。
2.2? 浸種
2.2.1? 氯化鈣浸種
為了使小麥增強抗高溫、抗干旱的能力,通常需要用氯化鈣溶液處理種子,提高細胞中的鈣離子濃度,能夠加強物質和能量轉化和代謝過程,可促進根系發(fā)達、強壯,能夠促進小麥根部吸收水和養(yǎng)分,提高存活率。
具體使用方法是將麥種放入配置好的適宜濃度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24h,撈出曬干后即可播種。
2.2.2? 磷酸二氫鉀浸種
硫酸二氫鉀的有效含磷60%以上,有效含鉀30%以上,能夠有效促進幼苗生長,而且能夠增強小麥抗倒伏、抗旱、抗寒等抗逆能力,能夠促進分蘗、提高產量。
具體的使用方法是將麥種浸泡在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中,12h后撈出,曬干后播種。
2.3? 拌種
拌種根據使用的藥劑不同,如矮壯素、微量元素肥、硫酸錳、藥劑等,拌種的方法也不同。如為使小麥能夠具有更強的抗倒伏能力,降低其旺盛程度,可以使用噴灑適宜濃度的矮壯素,悶堆4h,待藥液被充分吸收后播種。為了防止病蟲害,可以使用敵葦丹、拌種丹等殺蟲除害藥劑適量拌種,來降低幼苗被蟲害侵擾的概率。
3? 播種栽培技術
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播種的成功率及有效率,應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地形情況,使用恰當的機械設備進行播種,從而控制每畝播種量、播種密度,有效促進小麥分蘗、根系生長,從而提高出苗率、存活率,增強小麥的抗逆性。
而且使用機械設備還能使播種均勻,減少缺苗斷壟的情況,使每個個體能夠獲得充足的光照和水費營養(yǎng),能夠使小麥更好的生長。
播種時應選擇適宜的天氣,應選擇氣溫穩(wěn)在0℃以上時再播種,且土壤化凍深度在3cm以上,根據當地農業(yè)數據選擇當地的播種高產期在播種。
4? 把握各個時期的小麥生長特點,進行有效管理
4.1? 小麥出苗期的管理
小麥出苗后應對未出苗的地塊進行補種來提高出苗的數量來提高產量。補苗時應注意補苗品種應與原來品種一致,避免產生混苗的現象。而且也應查清缺苗的原因,及時調整,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若遇到雨、大霧等容易讓土壤板結的天氣,應當用鋤頭及時疏松土壤,防止土地長時間板結,從而使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夠正常呼吸,分解有機物,為植物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而且疏松土壤即劃鋤時,應結合當地溫度情況,且不宜一次劃太深,造成凍苗。
對于冬小麥可能出現的凍苗現象,及時防凍必不可少。在低溫來臨之前,可以采用灌水、煙熏等方法降低溫冷害的發(fā)生。
4.2? 中后期管理
4.2.1? 加強施肥、澆水科學化管理
進入拔節(jié)期的小麥,群體莖蘗數量達到峰值,此時應根據種植小麥品種、當地自然環(huán)境的不同,適當調整水肥的供應情況,保證作物的水肥供應,促進植物的分蘗成穗,從而提高產量。也應該注意當地的降雨情況,及時灌溉。
4.2.2? 防治病蟲害與干熱風
中期是小麥最容易得銹病、赤霉病等疾病的時期,應及時發(fā)現、采取相應的措施將負面影響降到最小。噴灑藥劑時應選擇合適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葉面肥、殺蟲劑等進行科學的混合噴灑,從而能夠降低勞動量,獲得最好的效果。
小麥生長時也應注意干熱風。可以根據天氣預報在干熱風來之前及時灌溉,或者田間噴灑少量的水來增加濕度,而且可以適當噴灑磷酸二氫鉀溶液提高抵御干熱風的能力。
4.3? 收獲期管理
小麥收獲時應科學的選擇時間,蠟熟末期應是最好的收獲時間,此時小麥麥穗發(fā)育到最大,產量最高。收獲時應注意天氣變化,選擇晴天,盡量避免爛場雨,防止麥穗發(fā)芽,使產量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王鶴鳴.小麥苗期的科學管理[J].南方農機,2002(1):21.
[2] 李秀蘭.小麥栽培關鍵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5(8):94.
[3] 李金星.沈丘縣2020年小麥中后期管理技術[J].河南農業(yè),2020,54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