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蔚嘉
在一個炎熱的中午,我們參觀了建造于光緒17年的劉永福舊居。劉永福原本是抗清將士,后歸順清廷,在中法戰(zhàn)爭中大敗法軍。1917年1月,劉永福卒于欽州。
走進劉永福舊居,一扇巨大的屏風(fēng)映入眼簾。屏風(fēng)上雕刻著古樸典雅的梅、蘭、竹、菊。繞過屏風(fēng)向里走,踏入右手邊的第一個門洞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十個糧倉。在這些被當(dāng)?shù)鼐用穹Q為“救濟倉”的糧倉下方,竟有許多方形洞口,但洞里卻是空的,其作用是防潮。
從門洞出來,我們再向北走,又向東徑直走到頭。在那里,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房間。其中有間小學(xué)堂特別有意思,里面整齊地擺著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桌上赫然擺著一把算盤和一本《三字經(jīng)》。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來到了東會客廳。這個會客廳非常大,大概有四五十平方米,其正中擺放著一張紅木長椅,依稀可見上面刻著一些非常精美的圖案,形成一幅黑白山水畫;左右兩邊分別對稱地放著一個茶幾和兩把扶手椅,扶手椅的靠背富有光澤,紋路也非常好看……整個大廳古樸而淡雅,能看出主人是個淡泊名利之人。
走出正廳,我們來到一處很高的門廊下。仰頭一看,我們發(fā)現(xiàn)天花板上竟雕有許多浮雕。浮雕上的彩繪依稀可見,似乎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書寫著一個個快樂的篇章?!八鼈兠枥L的很像《西廂記》中的情節(jié)……”我看著那些浮雕,猜想道。
最后,我們參觀了男主人和女主人的臥室。只見男主人的臥室里有官服、太師椅、長劍、繩梯等物,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息?!澳兄魅藨?yīng)該是隨時保持著萬分警惕,以備隨時投入緊張的戰(zhàn)斗中?!蔽倚南?。女主人的臥室里則顯得很平靜:一只狗愜意地趴在地上,知書達(dá)理的夫人陪在挑燈夜讀的丈夫身邊……少了些緊張,多了些琴瑟和鳴的從容。
斯人已去,僅留一座古宅。夕陽西下時,我們沿著灰墻黑瓦,行走在青石磚上,穿梭在舊時光中,緬懷劉永福將軍。
名師點評
本文采用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細(xì)致地描述了劉永福舊居里的糧倉、學(xué)堂、會客廳和臥室之中的情景,將“我”的所見、所聞、所感融入其中,展現(xiàn)了舊居古樸、典雅的特點。難得的是,小作者將主人公的個人經(jīng)歷與舊居的整體風(fēng)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表現(xiàn)了主人公一心為國、淡泊明志的高潔志向及其強烈的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