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yè)》記者 李嵋屏
鳳翔縣城關鎮(zhèn)六營泥塑村地處縣城東南4公里處,轄五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530戶,2052人,耕地2095畝。全村現(xiàn)有泥塑生產戶300多戶,從事泥塑產業(yè)的勞力達75%以上,生產的泥塑產品遠銷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年銷量350多萬件。該村是全縣確立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和規(guī)劃建設的八大產業(yè)園區(qū)之一。
六營泥塑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興于唐宋,盛于明清,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留存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產業(yè)之一。
泥塑作品《牛氣沖天》
近年來,六營村按照“彰顯特色、創(chuàng)新產品、開拓市場、能人帶動”的發(fā)展思路,利用當?shù)卣惩临Y源,組織引導農民群眾將傳統(tǒng)特色與時代特點相結合,制作形成了以“簡潔、艷麗、夸張、傳神”為主要特點的5大類200多個六營泥塑產品,其構思新穎、造型美觀、形象逼真,熔奇異、熱烈、大氣、典雅于一爐,艷而不俗,清新雋永,深受人們喜愛,成為鳳翔民俗文化藝術的瑰寶。該村生產的泥塑產品“平安馬”、“富貴羊”、“福壽豬”連續(xù)三年分別被國家郵政總局選為生肖郵票主圖案;2006年,鳳翔泥塑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六營村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2011年六營村被省旅游局評為陜西省首批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
源遠流長的六營民俗文化、精細嚴格的生產制作工藝、夸張艷麗的泥塑外觀形象,給六營泥塑增添了神奇美妙的色彩。為了做大做強六營泥塑產業(yè),吸引更多中外游客前來參觀選購,該村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胡深為品牌,以省級非遺傳承人胡新明先生創(chuàng)辦的“西府民俗藝術博覽園”為依托,積極傳承泥塑技藝,壯大泥塑產業(yè),使祖國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成了興村富民的支柱產業(yè)。
在鳳翔六營村泥塑絕活展演現(xiàn)場,人頭攢動,十分熱鬧,游客市民紛紛駐足圍觀欣賞泥塑藝人們的精彩絕活展演。只見泥塑大師們坐在展示臺前胸有成竹,搟泥餅、入模具、上白粉、線描、上色……一會兒工夫,活靈活現(xiàn)的泥塑作品便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觀眾無不拍手叫好。
據(jù)了解,此次泥塑絕活展演活動邀請了廣東大吳泥塑、河南??h泥塑、北京兔爺泥塑、山東菏澤泥塑、鳳翔泥塑等20家全國非遺泥塑傳承人代表現(xiàn)場限時制作泥塑作品,展示絕活技藝。
泥塑作品
泥塑作品
為泥塑作品上色
“之前就聽說鳳翔六營村的泥塑做得好,名氣大,借這次邀請展來鳳翔交流學習,真是收獲不小?!眮碜陨綎|菏澤的泥塑大師趙東民對參加第九屆寶雞市文化旅游節(jié)·鳳翔泥塑文化藝術展演活動頗有感觸。
“做工真是精巧,線條細膩,一塊兒大泥巴在人家手里捏一捏,就變得有模有樣。而且色彩搭配特別講究,太美了!”來自乾縣游玩的張梅對泥塑制作技藝贊嘆不已。在問起鳳翔泥塑的特點及以后發(fā)展時,泥塑大師胡新明給出“鳳翔泥塑粗狂夸張、渾圓古樸,造型上吸取保留秦漢陶俑和石刻造型特點;鳳翔泥塑把傳統(tǒng)的部分做成經典,再用創(chuàng)新引領產品走向大眾市場是發(fā)展的大方向”。
“每個周末都有大量學生來這里參觀學習、動手制作,有的是鳳翔本地的,有的來自寶雞,也有的來自西安,西安的一些高校學生也在這里掛牌實習?!痹谡寡莠F(xiàn)場,泥塑大師胡深的后人胡小紅談起六營泥塑的傳承發(fā)展狀況時,欣喜地說,自己的孩子以及村子里的孩子從小受泥塑文化熏陶,大多數(shù)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學習,有的孩子年齡不大,但已經做得相當好了。
泥塑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藝術。鳳翔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時期,流傳民間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國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制品。其夸張傳神的造型,簡潔艷麗的色彩在全國眾多民間泥塑中獨樹一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深受人們喜愛。
透過這樣一種帶動與傳承,相信六營泥塑會得到更好的弘揚與發(fā)展。